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二)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二)经济学有一个效应叫“羊群效应”,描述的就是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二)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进化心理学》《重口味心理学》《影响力》《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活出生命的意义》《积极情绪的力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第一篇请回看……

三、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比如诱导或施加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云亦云”“随大流”。

经济学有一个效应叫“羊群效应”,描述的就是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攻击行为,人格心理学,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比如我们的祖先,听到丛林中的风吹草动,甭管是不是老虎、狮子,总之先跑起来再说,想要先确认是不是老虎、狮子再跑的那部分人,大概率会被吃掉。这种从众基因就通过那些生存下来的祖先,遗传到我们现代人身上。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过一本书叫《引爆点》,认为,思想、行为、信息及产品常会像传染病暴发一样迅速传播。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全城流感;几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能引发大规模流行风暴。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达到临界水平并爆发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可分为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以及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波人,甭管是不是绿灯,先过了再说,这就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效应。再比如,马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或者道路上有人打架、吵架,前面路过的人停下来观望,后面的人也停了脚步往向人群里观望,结果驻足停留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交通堵塞……这些都是消极的从众效应。流行电视剧、电影,网红,打喷嚏,抬头望天空……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从众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二)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一部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分析研究了社会历史运动中作为主体参与的群众的行为、心理等特征,最早阐明了“个体在群体影响下思想与行为的转变”。

比如,老人或者小孩在街头摔倒却无人前去帮忙,导致老人或小孩死亡,大家可能都会埋怨众人太冷漠,埋怨这个社会缺少爱心。但是从勒庞的观点来看,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攻击行为,人格心理学,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福勒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巴纳姆的名字将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在评价自己的表演之所以很受欢迎的原因时说,他的节目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的表演“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被骗”。

巴纳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不管是西方的星象学、塔罗牌、占星术等,还是中国的看相、摸骨、算命等,其实运用的都是巴纳姆效应。

福勒的经典描述如下: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大家看一下,这个描述说的是不是你自己,好像还真是。

五、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奥克学校做了一个实验,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的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

八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并深深爱上了她。他还给“少女”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她、亲吻她,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女神阿芙洛狄忒,阿芙洛狄忒令雕塑“少女”变成了真人,于是两人相爱结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有学者研究表明,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四个理论基础:

一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变得更完善。

二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外部激励相结合可以增强个体动机强度,从而达到激励效益。

三是巴甫洛夫的阳性强化法,巴甫洛夫认为,人们会因奖励而加强为他人所赞赏的行为,因惩罚而减少不为人们所认同的行为。

四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行为形成外部强化。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儿童教育领域,特别有用。通过外部激励(不管是正面的激励还是负面的惩罚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儿童更好的成长。孩子确实要多鼓励、多激励,但是该揍的时候也不要手软,这个共识我想就是李玫瑾老师应该也没有异议的。

未完,请看后续内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3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