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行卷是什么意思?

唐朝年间曾有一种和科举有关的习俗叫行卷,行卷的目的和科举一样,都是为了选拔人才,不过行卷是靠有地位的人帮你推荐,并且决定最终的排名。行卷是唐朝的一种科举习俗,你知道行卷是什么意思吗?行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人脉,托关系。唐朝管这种行为

唐朝行卷是什么意思?

唐朝年间曾有一种和科举有关的习俗叫行卷,行卷的目的和科举一样,都是为了选拔人才,不过行卷是靠有地位的人帮你推荐,并且决定最终的排名。如果有关系的话,就不能保证其公平性,但这又是一种能够高升的途径,所以当时不少书生都会被行卷所迷惑,导致被骗。但总体来说行卷的质量是不如正式科举的,但也有少数才华横溢的人能得到高人的帮助,这就看你有没有这份运气和实力了。

对于古代普通人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唯一能够出人头地的途径。行卷是唐朝的一种科举习俗,你知道行卷是什么意思吗?在最近播出的《无心法师3》中,贫寒书生贺景明就为了行卷误入歧途,最终彻底毁掉了自己的仕途。

科举考试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跟我们现在的高考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代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当然了,不可避免的也会有考生走后门的情况,比如唐朝的科举考试就没有那么严格,因为唐朝规定,读书人在应试之前,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行卷。

揭秘:唐朝行卷是什么意思?

行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人脉,托关系。所谓的行卷,需要考生们在进京考试之前,把自己平时写过的诗文,比较能够拿得出手的,事先先让一些在各行各业名望比较大,地位比较高的达官显贵和文人学者看一下,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够得这些人的认可和推荐的话,那就代表着科考已经成功了一半。唐朝管这种行为叫做投行卷。

在《无心法师3》中,家境贫寒的书生贺景明,虽然满腹才学,却因为家里穷,在长安城里举目无亲,没有什么人脉,行卷无门。所以为了行卷,他这才误入歧途,帮助崔钺做了很多的错事,贺景明最后也受到了该有的惩罚。

行卷之风与诸科中前途最好的进士科紧密联系,所重在文词的优劣高下。应明经等科则不须行卷。此一风尚的兴起,据考在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安史之乱以前。由于进士科录取人数甚少,下第者众,登第艰难,准备独特的题材从事行卷,是应举者的重要活动。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这种行卷制度,其实是一种不良的竞争氛围,因为在行卷风气的影响下,考生的答题水平,真正实力反倒成了次要的了,考生的人脉关系,权势地位却成了他们能否及第的重要考察标准。这跟我们现在的“黑幕”、“托关系”、“走后门”何其的相似?所以行卷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灰色地带,不值得学习和借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11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