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问:“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什么?选项中有人名,也有山名。

看来这道题考察的不仅是对成语涵义的了解程度,还考察了答题人的人文素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东山再起”经常会用来形容失败后重新振作的那些人,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究竟指的是哪一座山,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首先,东山的确是一座山,不过具体是哪座山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是位于如今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南区,另一种则说是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

不过倘若想要真正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渊源,以及东山究竟象征着什么、与什么人有关,还要溯源到东晋时期。

一、家族败落,东山再起力挽狂澜

东晋的政治制度以九品中正制而闻名,世家大族不仅有着相当大的政治权利,也掌握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谢安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高门大户——谢家。

要知道,谢家是东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乌衣巷》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名句,其中“王谢”的“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的这个谢家。

谢安的父亲曾任九卿之一,负责掌管文史礼仪和求天问神的相关事务,位高权重。族中的其他长辈也都在朝廷担任要职。

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谢安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敏异常,书法也非常有灵气,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宰相王导和各路文人名士的称赞。

随着年龄增长,谢安不仅在文墨上显出天分,也逐渐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他对历代兵书和布阵方略都颇有研究,具备了优异的军事素养。

在当时的人眼中,凭借谢安的家世和文武兼修的才华,将来必定会在朝廷中谋得高位,继续延续谢家的辉煌。

可谢安并不是一个贪图安稳而循规蹈矩的人,他拒绝了朝廷授予的司徒府著作郎的职务,而是毅然决然离开家庭,前往东山。

东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原来在东晋时期,文人墨客们之间流行清谈、谈论玄学、寄情山水,很多人都过着淡然风雅的隐居生活。

王羲之和许询是其中的代表,而他们当时正是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一带。

谢安羡慕那样的生活和氛围,于是才主动前往东山加入他们的郊游之中。

东山远离冰冷的门阀,远离尔虞我诈的政治博弈,只有新火新茶,他们借诗和酒来纵情吟咏,享受年华。

后来,谢安不满足于泛舟湖上的情致,甚至跟名士孙绰一行人驾船到了海上,海面波涛滚滚,同行者皆面色惊恐,只有谢安仍旧安然自若,此时他不凡的气度便已有所彰显。

另一头,谢家并未强行干涉谢安的选择,毕竟家大业大,族中有为的青年才俊不止谢安一人。

例如谢安的弟弟谢万,选择从军报效朝廷,为家族扬名。谢万的骁勇善战没有令家族失望,的确也一度给家族带来了荣光。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升平三年(公元359年),谢万奉命率军北伐前燕,两军对战中,由于指挥失误,使得晋军队伍被击散,溃不成军,损失极其惨重。

谢万只得狼狈逃跑,才勉强捡回一条性命。

这件事震惊朝野,使得东晋朝廷蒙羞。谢万很快被革去职务,这桩丑事也沉重打击了谢家的威望与根基。

当时的执政王司马昱说:“安石(谢安字)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果然不出司马昱所料,远在东山的谢安自然也得到了谢万革职和谢家被打击的消息,久久难以平复心情。

其实谢安心里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随心选择生活方式,根本上还是源于家底的支撑,此时家族面临危机,对于谢安来说,继续隐匿于东山已经不合时宜了。

于是他准备走出东山,去往政坛施展抱负。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在大将桓温的邀请下,年逾四十的谢安没有推辞,很快便出任司马,凭借过人的才智与政治手腕,他很快便从司马晋升为中书。

随后升为司徒,地位节节攀升的同时,不仅帮助谢家稳固了朝堂地位,还帮助晋室渡过危机。就如《晋书》中所言:“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这也就是“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来源,谢安在关键时刻出山力挽狂澜,无疑是明智而成功的。因此后人也多用“东山再起”来形容重新奋起、改变局面的情形。

“东山再起”后的不息人生

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后最难的也许不是一鼓作气、东山再起,而是在重振旗鼓之后怎么才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不被再次击垮。

在这一点上,谢安的人生经历同样能够给我们启迪与答案。

咸安元年(公元371年),桓温立司马昱为帝,第二年却再立新帝司马曜,命令谢安等人入朝迎接。

同行者皆人心惶惶,桓温气焰熏天,臣子们皆怕会把官途乃至性命断送在他手中。此时的谢安却依旧不慌不忙,面色如常,只说道:“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

而当百官们抵达后,所有人望着桓温身后的重兵都禁不住浑身冷汗,谢安却从容就座,与桓温谈笑,放松了桓温内心的警戒,使得他最终没有下手,放谢安一行人平安无事地回去了。

桓温逝世后,谢安再次升职,官拜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的同时还又加封了后将军,可谓真正的位高权重。

当时晋室最为头疼的边防问题就是前秦的屡屡进犯,多州接连失陷,士气低迷,可谢安并没有气馁,他审时度势,步步为营,才总算安定了内外的局面,在朝廷内外威名远扬。

但一时的安定远不是长久之计,果不其然,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号称此次远征要彻底吞并东晋,一统中原。

谢安临危受命,被任为征讨大都督来指挥军事,他派出谢石、谢玄、桓冲等人率军迎接前秦部队的进犯。

尽管有谢安坐镇,可是面对比东晋多出数十倍兵力的前秦大军,谢玄等人心中难免没底。

于是出征前谢玄再次登门拜访谢安,同他作别的同时,也向他再次讨教用兵之法,谢安并未露出忧虑不安的神色。

他照旧不紧不慢地同好友喝茶聚会,直到晚上才召集谢玄等人会面,将军机事务一一交待提点。

桓冲得知谢安这副悠然自得的态度后颇有些焦虑,甚至还对手下的士兵们说:“谢公气度非凡,可是在打仗这方面却并不擅长。

大军压境,他还怡然自乐,我们的兵力本来就少,将领还都是年轻人,我觉得我们很可能要失败了。”

尽管如此,将领们还是遵从了谢安的授意与指挥,终于在383年的12月,在淝水迎来最后的决战,谢玄等人带领七万晋军击破前秦十五万大军,晋军得以大获全胜。

经此一战,谢安的德望与声名在朝中无人能及,倘若说“东山再起”只是谢安仕途的起点,那么淝水之战的胜利则让他的仕途走向了巅峰。

东山再起靠的是对家国的责任,那么能够在出山后依旧平稳前进,走向顶峰,更多则是因为他有着足够坦荡的心胸气度。

总是镇定自若地面对人生里的每一次考验,不因外物的纷繁而自乱阵脚,也不因人事的更迭而内耗犹豫。

功高隐退,心系东山

尽管中年时期出山,可谢安的心中一直没有放下过逍遥自乐的隐逸生活。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安为避免功高盖主带来的祸患,主动交出了手上的权力,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自请远离朝堂。

甚至还提前请人做好了出海的船只与工具,预备再约老友把酒言欢,畅游海上。

只可惜不等心愿实现,谢安便重病不起,同年病逝于建康城内,享年六十六岁。在位的孝武帝听闻谢安死讯后哭吊三天,追赠职位并亲封谥号。

尽管没能完成归隐东山的最后心愿,但对于他而言,年轻时享尽荣华与风流,中年后仍能在朝堂之上立一番作为,人生也许并没有遗憾。

东山像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一半是安逸的隐匿,一半是轩昂的成就。

丞相王导的后人王俭后来说过:“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

这样高的一个赞誉给予谢安并不过分,他宠辱不惊、不以物喜的气度心胸和一生起起伏伏的光辉事迹也都藏于“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背后流传至今。

给予低谷时期的人以激励,也给予上升时期的人以警醒,不愧为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千古佳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7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