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始终不赞成出兵朝鲜,被周总理批评,毛主席一席话揭开其软肋

美军仁川登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在朝鲜人民军的进攻下南韩军溃不成军,金日成认为胜利在望。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朝鲜人民军因连续作战,加上后勤补给线遭到敌机轰炸,日显疲态。

美军仁川登陆前,朝鲜人民军主力与固守朝鲜半岛东南一隅、以釜山为核心的环形防御阵地的美军和南韩军形成僵持状态。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遭到敌人南北夹击,战局从此急转直下。

对于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毛主席早有预测,并多次提醒金日成要注意。毛主席后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提到这件事,他写道:

“还在今年四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地注意外国反动军队侵略朝鲜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当作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

很遗憾,金日成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对于仁川登陆,斯大林严厉批评了苏联在朝鲜的军事顾问,“不了解敌人在仁川登陆的重要战略意义。”自从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毛主席深感中国出兵朝鲜可能性大增,他决定找林彪来谈谈。

孟良崮战役后的粟裕

为何是林彪呢?这要从东北边防军成立说起。朝鲜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毛主席立即调整国防部署,指示周总理主持召开保卫国防会议。1950年7月10日和13日,周总理两次主持会议,重点研究成立东北边防军问题,解放军所有最高级别将领全部参会。

林彪在会上积极发言,他表示四野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要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要出多少武器就出多少武器。根据两次会议精神,中央军委形成《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下称 《决定》),毛主席当天便批示“照此执行。”

根据这个决定,立即抽调四野第13兵团(兵团部、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部(炮兵司令部、第1炮兵师、第2炮兵师、第8炮兵师、高射炮兵4个团)、骑兵1个团、工兵第6团、汽车兵3个团,总兵力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决定》中还就东北边防军司令部组成人员做出安排: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万毅负责指挥边防军特种兵部队,段苏权为司令员组成东北空军司令部。

粟裕

众所周知,彭德怀是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但一开始毛主席倾向粟裕,可惜粟裕身体情况很不好,最终未能挂帅出征。对于自己未能出征朝鲜这件事,粟裕自己晚年曾专门解释过。1983年4月,粟裕将一封自己保存多年的毛主席回信送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并附信做了说明:

“这是1950年我在青岛休养时向主席写信报告我的病情后主席给我的回信。信中所指新任务是抗美援朝作战,因我的病经久未愈,后来改由彭德怀去担任了。”

原来,自从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他非常着急,可头痛欲裂,视力大受影响,严重时连吃饭时都需要把饭菜摆在一条线上,于是向中央请假到青岛休养。毛主席同意,可休养半个月后迟迟不见好转。

粟裕心急如焚,他请来青岛看望他的罗瑞卿给毛主席带去一封信。毛主席收信后,立即回信一封:

“粟裕同志: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之。问好!毛泽东 八月八日。”

粟裕

这就是粟裕送到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那封信。眼看粟裕身体迟迟不见好转,而朝鲜局势越发糟糕,美军战机不停飞临鸭绿江边侦察,不时投下炸弹,东北国防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

毛主席决定找林彪谈一谈,希望他能挂帅出征朝鲜。毛主席虽然没有直接任命林彪,可他私下跟周总理等人商讨过,大家认为林彪是合适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东北边防军主力90%以上都是四野部队。林彪在四野的威望极高,而且常年在东北地区作战,加上他本人全程参与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由他来指挥这支部队也是理所当然。

二、林彪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解放战争期间,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战绩出类拔萃。与粟裕一样,林彪也非常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林彪又擅长指挥打硬仗、打大仗,向来有“三大战役有其二”,“渡江战役有其半”的说法。

三、中国出兵朝鲜必然要跟朝鲜人民军将领、苏联军事顾问配合行动。林彪在东北期间,跟朝鲜人民军将领交流顺畅,加上四野部队里本身就有很多朝鲜族官兵。另外,林彪在苏联治病期间,跟苏军高级将领也很熟悉。

四、毛主席倾向林彪挂帅还有一个考虑,抗美援朝意味着要在冬季作战。林彪在东北时,有指挥大兵团在冬季作战的经验,朝鲜气候跟东北地区类似,这也便于指挥。

毛主席

很明显,从这四点来看,林彪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毛主席不能不考虑确定主帅人选,他决定找林彪先谈一谈。1950年9月下旬,毛主席专门就出兵朝鲜,与林彪有过一次长谈。

林彪本人的意见直截了当,向毛主席表达了“不赞成出兵朝鲜”的想法。当然,林彪不赞成出兵并不是他害怕战争,而是从我国国家利益这一立场上来发表不同的意见,他从国内情况和军事力量两个方面坦率地讲了自己不赞成出兵。

从国内情况来看,林彪认为我们国内战争刚刚结束,西南地区还有不少残余势力、台湾也没有解放,各方面没有准备好,而且我们打了20多年仗,国家都打烂了,这一仗能不打就不打,何况老百姓也渴望安宁的生活。

从军事方面来看,林彪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工业国,美军武器装备高度现代化。林彪还以中美一个军的火炮数量来举例,美军一个军拥有各类火炮达到1500门,而我军满打满算才36门。

林彪还指出我军打国军是有胜利把握的,可打拥有海、空军优势的美军,获得胜利的把握性不大。如果冒然出兵,很可能引火烧身,如果美军派出战机轰炸沿海大城市,以及重要设施,到时就比较被动了。

不过,林彪并不是只是提出不赞成出兵的原因,他提出了一个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派出重兵驻扎在东北或朝鲜北部靠近鸭绿江边一带,一方面可以保证东北国防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给朝鲜人民军以战略支撑,即“出而不击”策略。

毛主席主持会议

林彪这种策略早在毛主席找他谈话前,就已经形成了。1950年9月初,林彪专门约见刚从朝鲜回国的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参赞柴成文。一见面,林彪就问柴成文:“朝鲜人民军有没有上山打游击的准备?如果我们不出兵,让他们去打游击行吗?”

柴成文也无法直接回答,只见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以我对金日成的观察和了解,如果形势真到了那一步,他们应该是能够上山打游击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林彪一直坚持最好不出兵朝鲜。

对于林彪不赞成出兵朝鲜,而且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毛主席对此没有责怪,但是他建议最好不出兵朝鲜的意见是难以接受。当时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心已下,他深知这一仗如果不打,将来一定还会打,迟打不如早打。

毛主席找林彪谈话结束不久,朝鲜局势越发糟糕,美军进抵“三八线”。10月1日,南韩军在美军海、空军的掩护下越过“三八线”朝北进攻。危急关头,金日成以亲笔信形式向中国和苏联求援。

10月2日下午,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朝鲜问题。会议开始前,毛主席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起草了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但没有立即发出,他等待这次会议结束再做决定。

毛主席

这封电报直接告知斯大林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

第二件事是会议召开前,毛主席对周总理说:“他们一千条道理,一万条道理,驳不倒我们的一条道理:我们和朝鲜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在一旁看着敌人把朝鲜灭亡了。唇亡齿寒嘛,怎能见死不救呢?另外,为了我们自己的建设也要出兵。”

会议开始后,毛主席请参会人员都说说不同意见,林彪还是不赞成出兵,所说到的原因跟之前他跟毛主席说得几乎差不多。同时,绝大多数人也比较认同林彪的意见,这让毛主席深感出兵朝鲜比想象中的复杂。

据聂荣臻回忆说:“当时在我们党内也是有不同意见的。主要是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建国才一年,困难重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眼看出兵朝鲜阻力很大,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主席想到了一个人,彭德怀。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先是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让他转告斯大林:

“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我们将举行一次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主要同志都将出席。”

《决策出兵》

从这点可以看出,毛主席并没有放弃自己坚持出兵的主张。10月4日下午,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在会议召开到一半时,才乘坐中央派出的专机从西安赶来,他没有发言。

彭德怀当晚下榻北京饭店,一夜无眠,他反复思考毛主席在会议结束时所说的那句话,“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如何说,心里也难过。”多年的军旅生涯令彭德怀深感形势严峻,可他认为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是正确的。

10月5日上午,毛主席指示邓小平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一走进菊香书屋,彭德怀就表示自己拥护出兵朝鲜的主张。毛主席很高兴,反问他谁来挂帅出征?彭德怀说:“我不是听说中央决定派林彪同志挂帅吗?”

毛主席摆了摆手说:“不谈他,不谈他,我和中央的意见是这副担子还是由你老彭来挑,你思想上还没有这个准备吧?”彭德怀直接坚定回答:“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主席很感动,他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下午会上你摆摆意见。”

当天下午,毛主席继续主持会议,会上依旧有不赞成出兵朝鲜的声音。当轮到彭德怀发言时,只见他一针见血地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毛主席和彭德怀

彭德怀的发言得到毛主席认可,这次会议最终就出兵朝鲜达成一致意见,与会者一致同意由彭德怀挂帅出征。10月6日,周总理主持军委会议,研究出兵朝鲜的具体事宜,林彪在会议上还是坚持不赞成出兵。

周总理给予严肃批评。关于这件事,周总理的军事秘书雷英夫最有发言权,当时他在解放军参谋部任职。雷英夫在《抗美援朝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第27页)中写道:

“1950年八九月间毛泽东曾考虑让林彪领兵出征,但林彪却一再以有病为借口,坚决不去,并要求到苏联去治病。10月6日,中央已经决定出兵,林彪在军委常委会议上仍然不赞成出兵,并提出了‘出而不战’的方针,遭到周恩来的严肃批评。”

另外,毛主席私下还对周总理说了这样一番话,“(林彪)打仗谨慎有余,而胆略不足,身为高级将领,如此缺乏战略眼光和临阵怯战,实属不该。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最后我一定打败你!”毛主席这席话可以说是指出了林彪的软肋,缺乏战略眼光。

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签署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虽然坚持不赞成出兵朝鲜,毛主席也没有责怪,考虑到他身体很不好,还亲自抄写曹操的《龟虽寿》一诗,劝他注意身体。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70多年,历史早已证明毛主席这一决策的伟大。这是一场立国之战,为新中国打出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6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