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苍穹中,有一颗恒久璀壞夺目的星,它释放着一个王朝热情如火的激情,彰显着中华民族强盛的恢弘气度。

它代表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活泼开朗、轻松自由的文化境界。

它,就是唐代民族文化。

在这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唐诗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表现唐代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向世人传递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力与自豪感。

民族乐舞艺术与唐诗

唐诗作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以其真实性、生动性与艺术性开创了唐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乐舞诗中的唐代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民族艺术,在长期的多民族融合过程中孕育而生,在大唐王朝开放大气、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成长、鋭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唐民族音乐、舞蹈风靡一时,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娱乐场景从宫廷到民间,在美妙悦耳的旋律中,在赏心悦目的舞姿中,一种直达人心底的快感油然而生。

正是这令人不可抗拒的乐舞艺术,唤醒诗人内心的激情,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此诞生了大量反映大唐民族艺术的诗歌。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据学者杨旻玮在其论著《唐代音乐文化之研究》附录二中统计研究发现:“《全唐诗》中有关唐代音乐文化之诗作辑录,作者人,诗作多达首。”

在一首首韵律和谐、华彩飞扬的的诗歌中,我们跟随铿锵有力的盛世之音,窥见大唐王朝自上而下的娱乐生活,领略民族艺术的无限魅力!

唐代诗歌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据独一无二的至高地位,离不开当时民族艺术对其创作的影响。

尤其是少数民族乐舞艺术的兴盛,使诗人在遵循诗歌创作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添加了音乐元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正如学者张明非在其文章《唐代乐舞诗的艺术成就》中所言:“诗歌讲究音韵、节奏等音乐美,而音乐追求诗意和扦情性,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唐代高度繁荣的音乐艺

术,激起诗人丰富的灵感和巨大的热情。”

唐诗之所以闻名于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位置,且在世界文学领域内产生巨大反响,受到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这要归功于唐诗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具体体现在它极富音乐美以及其韵律和谐、节奏分明的艺术美。

而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其作品《美的历程》第七章《盛唐之音》中也谈到唐诗的艺术性:“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音乐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唐代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都是因为音乐美的融入而提升了各自不同的审美境界,唐诗也因此具备了它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魅力,流传于后世,经久不息。

民俗诗中的民族风情

民俗诗歌是唐诗中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类,前人对唐代民俗诗歌的研究成果丰硕。

主要有何立智《唐代民俗和民俗诗》,其对唐代民俗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程蔷、董乃斌合著的《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书,探讨了民俗与文学的内在关系,并指出“世上没有人可以不与民俗生活发生关系,世上没有不包含民俗内容、不烙上民俗色彩的社会生活,应该说民俗生活才是士人作家汲取创作素材的真正源泉。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极其丰富有趣的民俗史画卷。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而由于作家内在条件的差异,他们在利用民俗生活素材时又形成了创作上的千姿百态。这些可谓真知灼见。

唐诗中体现民族风情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全面展现了当时民族融合的社会局面,其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踏歌诗,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类。

踏歌,是古代长江流域民间的一种歌调,一边走,一边唱,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所谓踏歌,就是踏步而歌的简称。

《唐声诗》中关于踏歌辞曰:“且步且歌。”又云:“唐有‘踏歌’、‘踏曲’、‘踏谣’诸名,其义则一。”单纯歌唱的声诗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但在集体歌唱时,常以集体舞蹈伴之,用踏步以应歌拍,这也是歌舞中之一种基本动作。

这种歌舞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上古时期歌、乐、舞一体的文化形态。诗歌自从其产生就与音乐、舞蹈、歌声有着天然的联系。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从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先民面对每天抬头是天,俯身为地如此平淡无奇的生活,仍能发挥主观丰富的想象力,在劳动过程中仔细感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谏,创造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歌辞。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人民、玄鸟、草木、五谷、天地直至万物之极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事物,一经先民富有逻辑地思维加工,便成为具有哲理意味的文学经典。它告诉人们,自然给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供其生存和发展,人类应以其实际行动回报天地万物。人们应该辛勤劳作,脚踏实地,敬畏天地,遵守人伦道德,这样才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

踏歌以其音乐、舞蹈、歌声多种形态结合的特点,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唐代的踏歌极为盛行,且呈现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踏歌分宫廷和民间两类,尤以民间为最。踏歌的灵魂在于“踏”这个字眼,它具有灵动性、节奏性和审美性。它要求人们以轻快的步伐踏出生活的美好。

除此之外,这项娱乐活动需要集体力量的配合。庞大的人群,男男女女,老人幼童都可以融入其中,舞出不一样的精彩。

唐诗中多有对踏歌热闹场景的书写。

唐五代无名氏所作的《杂曲歌辞太和第一》大曲云:“帘外碾为车马路,花间踏出舞人场。”也正是由于踏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颇具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也使得参与其中的人们兴致极高,越踏越开心,仿佛青春的活力都在这灵动自由的舞步中释放了出来。刘禹锡在《绘那曲》中写道:“踏曲兴无穷。”顾况也有《听山鹤聘》一诗云:“踏歌接天晓。”

这些诗歌都表现了当时民间对踏歌的热爱之情,此外踏歌规模宏大、集体娱乐的特点使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唐代,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乐舞也非常兴盛,各族乐舞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被引入大唐,促进了唐代乐舞艺术的繁荣发展。而踏歌乐舞的流行也被西域少数民族人民所喜爱。他们与长安百姓一同手舞足蹈,享受这人间少有的娱乐盛宴。

《全唐诗》卷载张说《杂曲歌辞踏歌词》云: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这首踏歌词描绘了西域与东华民族融合的热闹场景,民族艺术的交流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踏歌由长江流域影响遍及各地,踏歌舞的风靡当然也被写进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唐诗中诞生了以此为题材的民俗诗,诗题往往带有“踏歌词”字样。

诗人们用华丽的辞藻写出了唐代踏歌的艺术魅力,而诗中所呈现出的唐代社会欢乐祥和、自娱自乐的民俗风情,也成为唐代轻松活拨的民族文化的生动写照。

刘禹锡的诗中大多收集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春江月、红霞、鹤聘、桃柳、云雨、花钿等,为踏歌这一原本单一的艺术活动增添了许多色彩与情趣,可谓做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全诗的意境与美感也很好地得到了提升。

谢偃诗中选取的意象,较之于刘禹锡的诗句多了些许灵动与俏皮。大量动词的加入写出了踏歌的节奏感与律动感,自然景物如花开、叶吐、莺飞、飘雪、风卷等自然动态景观,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色彩斑斓表现地淋璃尽致。而踏歌人在这般美景中舞动衣袖和裙摆,实在是生动活泼,美不胜收!

从乐舞诗,看唐代的民族文化!

诗人崔液的《踏歌词》二首则用简洁明快的诗句表现了舞蹈艺术带给人无尽的快乐,踏歌不仅受到唐代宫廷、民间的广泛欢迎,成为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

而且还传至日本,成为其固定的宫廷仪式活动,并且在“平安中期以后又由女踏歌延伸出男踏歌的形式,使踏歌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仪式化的女踏歌变为游园性的娱乐活动,踏歌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完全摆脱了中国的原型”,对其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唐代民俗诗中对唐代踏歌的大量描写,足以说明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大的吸引力。

唐代社会开放活跃的艺术氛围离不开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唐代乐舞诗中举国欢庆的温馨画面也是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从不断摩擦、互相接纳到友好往来的过程中各自努力而收获的结果。

倘若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唐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团结民族、维护安宁的重要作用,这一点要比它创造的文学价值还要重要得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2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