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大年初一,是农历一年中的岁首,在古代多称为元旦。但历代元旦日期不一,据《史记》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和汉初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采用

大年初一,是农历一年中的岁首,在古代多称为元旦。但历代元旦日期不一,据《史记》记载,夏朝元旦为正月初一,商朝为十二月初一,周朝为十一月初一,秦朝以及汉初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采取“太初历”,恢复了夏代的历法,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年节的日期固定了下来,一直因循至今。将新年称为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农历以及公历并用,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正月初一前的晚上,人们俗称除了夕或年三十夜,从来有守岁、别岁、迎春的风俗。在辞旧迎新之夜,一家人团圆在一块儿,喝酒是最大的欢喜。梁代徐君蒨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中吟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宋朝苏东坡在《岁晚三首序》中记载:“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了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了夕饮用的酒品主要是屠苏。这类酒的称呼原是草庵之名,相传是三国时代的华佗创制的,拥有除了邪避疫、祛风散寒、益气温阳等药用效用。后经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完美以及推崇,无数典籍所转载和民间千百年实践之总结,使其更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指出:“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避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屠苏的配制办法,明朝屠隆的《遵生八笺》记载:“屠苏方:大黄十六铢,白术十五铢,桔梗十五铢,蜀椒十五铢,去目桂心十八铢,去皮乌头六铢,去皮脐茇葜十二铢。”按马南邨的《燕山夜话》解释,古人把一两分为二十四铢,照这些份量按方配制,就成为屠苏酒。清朝梁章钜的《归田琐记》记得详细一些:“盖孙思邈出庵中之药,与人作酒,因遂名为屠苏酒尔。其方为: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六钱,茇葜一两二钱,各为末,用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

饮屠苏有个规矩,初饮时不能同时共饮,大家干杯,而要让春秋最小的先来,然后顺次及长而饮。即使不饮酒的也要拿起羽觞触碰一下嘴唇,婴幼儿则由大人用筷子沾一点酒放在嘴里。由于过了除了夕,迎来了新的一年,每一人都要增寿一岁,年少者尤其是孩子得一岁,蓬勃向上,得首先庆祝其健康成长,所以先饮;年迈者失一岁,岁月不禁人,没有什么可贺的,故而退居最后才饮。正如苏东坡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

跟着现代酒业的发展,屠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万家灯火、合家欢聚的除了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吃团聚饭、喝团聚酒、守岁迎春的习俗仍然存在。借用北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了,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终审:尹宏群

<公家号ID:kepuing>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11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