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深度解析有效沟通,用这个方法让说话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

沟通中70%是情绪,30%是内容——这种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宣泄情绪,会使用一些明显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比如“猪圈”等,这样沟通的效果,自然是也很容易将对方的情绪点燃,然后双方进入到“情绪化”的斗争中。)——这样的沟通方式,不容易激发对方的情

在沙龙里,大家一起探讨沟通之道,一个妈妈说:她感觉和孩子说话老是“踩不到点上”,孩子总是高兴而来,生气而归。她自己对此状况也很无语。我请她讲一个例子,她说:我女儿暑假想去旅游,我问她:你想去哪玩?女儿回答:日本。于是我说:好,那我就下个月给你定一个(旅行团)。结果她女儿很不高兴。

我问她:你女儿不可能自己去吧?她才十岁。你一起去吗?她回答:去,我们一家,加上姥姥姥爷都去。我很好奇的问她:那你为什么说“给你定一个”,让我感觉好像是单独给她报一个旅行团似的。

我的问话让这位妈妈笑了,她说: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去。而且女儿其实也知道我们是一家人一起去。反正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那样回答了。说完,她又补充了一句:我说话经常让她不高兴,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和她沟通了…..

事实上,亲子沟通确实是一门艺术,很多来向我咨询的人都提到一点:“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话”积极心理学 情绪,她们因此沮丧而懊恼。今天我们就简单谈一谈“沟通”这个话题。

1. 沟通中70%是情绪,30%是内容

这个沟通定律适合任何沟通。在社会沟通中,人们常常动用自己强大的“情绪反应抑制机制”,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因情绪而引发矛盾(冲突)的几率较小——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非绝对的事实。因为很多情绪实际上是被刻意压抑了,但是它们并没有真正消失,所以还会在看不见的地方施加着无形的影响。

在亲子关系中,或者说在家庭生活中,人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这时候人际沟通更多的受到“感觉”的影响,也就是情绪的支配。

明白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我们自己常常将点于“对方具体说了什么”(内容)上,却忽视了每个人都常常受情绪影响,产生情绪反应的事实,这就造成是沟通不畅的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文中妈妈问孩子:你暑假想去哪玩?孩子回答:想去日本。——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孩子提到自己想去的理想目的地,心中是喜悦的、充满希望的。带着这样的情绪,她希望听到的回应是怎样的?这个希望,往往是潜意识里的,也就是她自己不明确,但是如果对方没有按照她的期望回答,她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她一定是希望得到一种对她自己情绪的回应,即也希望妈妈的回答是积极的、对此感兴趣的语气。

但是妈妈的回答是:哦,那我下个月给你定一个。妈妈的回答,问题在哪?答案是她的回答,完全是针对于“具体事”的,没有对对方情绪的回应。即她对孩子(潜意识里)的期待、渴望引起共鸣的“情感需求”没有反应,只单纯了表达了对具体事件的处置结果。自然,这样的回答不会让孩子满意——这种满意,不是意识层面的,而是潜意识层面的。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沟通时对另一方对自己情感方面的回应要求一般都很高,这是因为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更看重的是情感,而非理智,所以,当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发懊恼、孤独、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反应。

我们常说一句话“家,是讲情的地方,而非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其实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沟通中的原则同出一辙。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昨晚妻子失眠,和老公抱怨:昨天晚上我又失眠了。这个时候,妻子想得到的是来自丈夫的关心、共情,她需要的也许并非是具体解决什么事,而是一种情感反馈。如果这个时候丈夫回答:“早就跟你说让你吃点中药调理一下,你也不听。”——那么妻子的反应是很失望,因为这个回答完全不是她所期待的。如果丈夫回答:“要不再去医院看一下吧”——这个时候,妻子会感觉好一点,因为起码丈夫“看到”了她的困扰,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意见。如果丈夫回答:“那你昨天没休息好,今天一定很难受吧?要不咱们去医院检查一下?”——那这个时候妻子就会觉得很温暖,因为她的“难受”被丈夫共情了,而且丈夫还表达了想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态度。

人是感受性动物,感受,是人的本能,所以,剔除感受,只讲道理,或者只讲具体事的沟通,会使沟通结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

2.看懂对方“表达”背后的真正需求

这一点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正如前文所说,很多时候,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谈话的内容上,很容易忽略对方在“肉眼可见的语言表达”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心理诉求?

所以,如何做到看懂对方表达背后的需求?答案是同理心。用心理学的语言,叫做“共情”。

① 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它原本用于心理治疗方面,它最初的意思是指“咨询师要有能够体验别人内心的能力”。现在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在人际沟通中,一个人是否拥有共情能力或者一个人共情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沟通的质量。

共情这个词说出来很容易,它本身的含义也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很多人深陷“我很想理解对方,但就是get不到ta的点”的窘境。所以,我们除了从字面上深刻的理解这个词,还必须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共情?

第一,有意识的尝试共情。

从“从未共情”到游刃有余的共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觉察自己以前在沟通中经常忽略共情对方,而专注于表达(输出)自己观点的问题。所谓“觉察即疗愈”,只有先对自己的“弱点”有所觉察,所以才能有所改变。

第二,共情的要点不在于同情对方,而在于“换位思考”的理解对方。

共情的本质,是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信号传递给对方。但是很多人往往错误的认为和对方一起“卖惨”就是共情,这样做常会造成“过度共情”的局面。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跟咨询师说:我遭遇了出轨。如果这个时候咨询师说:你真是太惨了。这种情况就属于过度共情。

第三,学会倾听

倾听指能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在沟通中,不止是语言本身的传递,更是整个状态的传递,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来自于身体语言。

“倾听”本身,不仅是指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音速的快慢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会倾听的要求: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反馈。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能否做到“倾听”的状态,非常关键。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敷衍、漫不经心的状态都会极大的刺伤孩子,引发孩子失望和愤怒的情绪。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才能真正进入到共情环节。能够共情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能够读懂对方的重要方面。

② 去“自我中心”

想要实现对对方语言背后真实需要的解读,需要“去自我中心”。它和共情紧密联系,也是决定“能否看懂对方”的关键所在。

我们常说“知己难求”,被看到并被读懂,是每个人的核心需要,这种需要在家庭的亲密关系中更为明显——显然,我们在潜意识里都知道,想要让社会上的人理解我们很难,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这种需要投向自己信赖的家人身上。

凡是和孩子沟通不畅的人,都有比较严重的自我中心。它是一种人格的特质。

自我中心,简单说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凡事不由自主的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诉求。有的人认为自我中心严重的人是自私——这实际上是一种“贴标签”的说法,的确,它表现出来的状态,确实和“自私”比较相似。但是我们更要说明的是:自我中心是一种人格特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自动化反应”,而不是主观故意的“自私”——恰恰相反,它往往很难自我觉察。

怎么觉察自己是否有自我中心?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自己的思维,是否经常有“我觉得”“我认为”,“我估计”,“我感觉”这样的模式。如果自己经常不自觉的以“我”为出发点思考问题,就是比较严重的“自我中心”。

举一个例子。一个妈妈带两个孩子去吃麻辣烫,她把做好的麻辣烫放在了桌子上,让两个孩子先吃。这时,她发现,儿子将碗里的麻辣烫分出了一些给妹妹,剩下的准备自己吃掉。她对此非常愤怒,她认为儿子很“自私”,加上她本身就对儿子的“胖”怀有潜意思的恼火和敌意,所以她想当然的认为,儿子的行为是想“又想多吃多占”,于是她非常生气的和儿子说:你为什么要把那个碗放在自己面前吃?你知不知道,那是大家的?

“碗里的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这是妈妈的认知,她基于这个观点,认为儿子“独占”是自私的行为,并因此产生了愤怒的情绪。

事实如何呢?事实是:她不经意的将盛满麻辣烫的碗放在了儿子面前,而以前在家里,她给儿子树立的规则是“你只能吃你眼前碗里的东西”,所以,儿子默认为放在他眼前的这碗麻辣烫是属于他自己的。

事实上,儿子不但不“自私”,反而还很“慷慨”,他将“自己的”东西还分给了妹妹一份。然而“自我中心”的妈妈,则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带着对儿子的偏见,给儿子扣上了“自私”的标签。不仅如此,她全觉察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全是儿子的错。

自我中心的父母习惯于从自己认为“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往往缺少耐心,会带给孩子很多憋闷、委屈、压抑、愤怒等情绪,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心理。

所以,如果想实现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当家长的人,必须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去自我中心。

③ 表达尊重。

尊重包括:

(1) 尊重对方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

(2) 接纳对方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

(3) 善意理解对方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

(4) 以尊重并且恭敬的态度表达自己与对方不同的观点。

(5) 不做价值判断,尊重对方的选择。

在尊重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价值中立的意思,就是不随意对别人的观点做出评判。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经常使用“对错”为判断标准对孩子进行评判。这种评判,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隐含的。但无论哪种,都会导致“沟通不畅”的结果。

比如,孩子想去日本旅行。假设妈妈本身对这个目的地是不赞成的,她的内心就会有评判,并因此发出否定的评判声音。如果妈妈直接表达这种评判性的态度,她可能会直接说:“日本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某地”。——这种直接否定的方式,会直接刺激孩子的情绪,引发孩子情绪上的对抗,孩子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一种“对抗”状态,将注意力停留在“说日本不好就等于是说我这个人不好”的情绪中,这时,她维护的已经不是“日本”这个目的地了,而是自己的自尊心。自然这样的沟通就开始进入“情绪化”的状态,从而偏离主题。

同样,如果父母没有明确说出来自己对于日本的否定,但是不由自主的在表情、动作上有所表示积极心理学 情绪,孩子也一样可以感知到。微妙的情绪变化不止体现在语言内容上,更表现在眼神、动作、表情中。有一句话这样说:你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你每一个毛孔都能流露出来。所以,如果父母内心当中做不到价值中立的尊重,而带着自己的评判和标准,就很难在和孩子的实际沟通中表现出来“真正的尊重”。

3. 真实表达技术

在沟通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真实的真正需要,并且对对方的需要表达“恰当的回应”,在沟通当中,“真实表达技术”是需要各位家长学习的。

举个例子。妈妈回到家,发现屋子很乱,脏袜子左丢一只,右丢一只。我们可以设定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大家自行体会一下。

“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是:你看你,把屋子搞得这么乱,像猪圈一样。——这种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宣泄情绪,会使用一些明显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比如“猪圈”等,这样沟通的效果,自然是也很容易将对方的情绪点燃,然后双方进入到“情绪化”的斗争中。

“克制”的表达方式是:屋子太乱了,你最好赶紧收拾一下。——这种表达方式,虽然避免了将自己的愤怒情绪直接宣泄,但是强行压抑的愤怒却是无法掩盖的。“你最好赶紧收拾一下”——这种隐忍的攻击实际上带着一种威胁的意味,同样会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

“真实表达”的表达方式是:我看到屋子里桌子上放着一只袜子,沙发上还放着两只袜子,毛巾也放在水池子里…..我看到这样的屋子感觉很不舒服,我希望家里的环境是整洁的,我们能不能收拾一下?

真实表达技术最核心的要务,依然是“不带评判”。真实表达,主要建立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我看到屋子里桌子上放着一只袜子,沙发上还放着两只袜子,毛巾也放在水池子里…..),这种对事实的描述是不带主观色彩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不会有差异。

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很不舒服),然后真实的向对方提出自己的期望(我希望家里的环境是整洁的,我们能不能收拾一下?)——这样的沟通方式,不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而自己也保持了一个平和的状态,既没有对自己的情绪压抑隐忍,同时,也没有以“攻击”的方式宣泄情绪,而是将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恰当的”陈述和表达。

当然,也许对方并不接招,他对你的建议会表示否定,或者不赞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继续以“协商”的态度和对方沟通,直到达成一致的意见——“愿意协商”并不是单纯的行为,而更是一种“态度”。

在家庭沟通中,父母需要有共情孩子情绪的能力,这样才能看懂孩子语言背后真实的情感需要,尽量去掉自我中心和评判性思维,以中立的态度和孩子进行友好的协商,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沟通”的效果。

沟通,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而是一个互相反馈和互相影响的结果,但是沟通的目的,一定是求同存异,达成一致。所以,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牢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陷入情绪的怪圈中,错失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有效”沟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40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