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发烧”这件事

发热的病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更常见。2、急、慢性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曾加和散热减少,体温超过正常,则出现发热。常见的热型及临床意义:是指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

发热是指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腋温37℃、口腔温度37.2℃、肛温37.7℃)而言,是提问调节异常的结果。

人的正常体温是随部位不同而异, 腋表为36℃-37℃,口表为36.3℃37.2℃什么是无菌性脑炎, 肛表为36.5℃-37.7℃。

一般说发热是机体有较强反应能力的一种表现,发热本身可以增强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动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另一方面发热可给人体带来不适和危险,如常发生头痛、无力、全身酸痛,严重发热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层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发热的病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更常见。

感染性发热 :1、急、慢性传染病 2、急、慢性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发热 :1、风湿性疾病 2、恶性肿瘤 3、无菌性组织坏死 4、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物理因素 7、变态反应 8、其他

正常人体温是由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曾加和散热减少,体温超过正常,则出现发热。

发热的分度:根据体温的高低不同,将发热分为如下4度

1、低热:温度为37.3℃-38℃

2、中等热:温度为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温度为41℃以上。

自发病起可分为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1、前驱期: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此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变现各异,多数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

2、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温度下降,病人感到发冷或恶寒。

3、高热期:指发热的最高阶段,可见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

4、体温下降期:此期常表现为多汗和皮肤潮湿。

常见的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是指体温明显升高在39℃-40℃以上,24h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弛张热 是指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的体温曲线类型,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化脓性炎症和细菌性肝脓肿等。

3、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骤升骤降),无热期可持续1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 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骤然上升什么是无菌性脑炎,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如此反复发作。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

5、不规则热 是指发热患者体温曲线 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如有补充可留言、评论,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0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