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晚年回忆三陈: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4月的一天,闲赋在家的邓小平突然念叨着问妻子卓琳:“今天几号?今天几号?”卓琳虽然不解,但还是回他“6号啊,如何了?”

谁知道邓小平听完后,似乎略有些伤感地注目远望,“再道走了一年了啊,他真的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陈再道,上将军衔,曾被毛主席评价“打仗很勇敢、很不简单的一员战将”,更是和邓小平有着无法分割的亲密关系。

邓小平麾下曾经有着“三陈”,陈再道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最让他觉得心疼的一位,邓小平又为何这样说?

战将陈再道

老红军,老革命出身的陈再道,打起仗来从不含糊,甚至坐到了指挥官的位置,也要带着枪上前线去冲锋,他的老上司徐向前就时常叮嘱他的警卫员:“看好陈再道,不准他去打冲锋!”

1932年彷徨镇一战,陈再道救了徐向前的一条命,当时红四方面军正要往西转移,却遭到了国民党杨虎城部的围追堵截,眼看着指挥部就要受到袭击,危在旦夕。

陈再道立马挺身而出,带领一个营守在了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的后面,一开始就对着敌人猛冲猛打,打着打着变成冲锋,陈再道提着刀就冲进了枪林弹雨中。

警卫员吓得赶忙把他给拉了回来,徐向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看好,结果,陈再道还是被敌人的流弹给击中了后颈,顿时鲜血直流。

“挖出来!”陈再道二话不说,就递给了警卫员一把匕首,这警卫员哪里敢啊,陈再道只好咬牙睁目,硬是用双手把后颈的子弹给挤了出来。

再让卫生员给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后,就马上又投入了战斗,这一战,让陈再道直接升任红四方面军11师师长。

骁勇善战,被毛主席称为“一员战将”的陈再道,平生最喜欢的就是打仗,一天不打就上瘾,一天不摸枪就手痒痒。

抗战的时候,陈再道和陈赓搭档,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在山西地区对日寇痛下杀手,屡立战功,也和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挺进大别山后直至解放战争胜利,陈再道一直都在邓小平的麾下效力,和陈锡联,陈赓并称为“三陈”。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陈再道率部听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在龙固集一带抵御邱清泉的进攻。

这一战,被邓小平誉为“模范战例”,当时邱清泉率领第5军,联合陈诚部的整编第11师,正要对刘邓大军发动一次全面进攻。

而刘邓大军在经历了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后疲惫不堪,再独自面对蒋介石手下的两个王牌部队,就连毛主席也不敢盲目乐观。

“你们与第5军、第11师接触接触,试打怎么?”刘伯承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后,也洞悉了毛主席的意图,但是一向敢打敢拼的他仍旧决定:先集中火力,消灭其中一支部队。

相较于邱清泉的第5军,整编第11师的战斗力较弱一点,尤其是在防御邱清泉部队这一点,刘伯承亲自来到了陈再道这里,查看他的部队部署。

“邱清泉善于用炮火开路,你们一定要分散布置,节节抗击,不可将主力全部集中在第一道防线,多设几道防线,梯次配置。”

陈再道一向勇猛,但他也懂得分析利弊,这一战他的任务主要是防御,主力进攻任务并不在他这里,只要拖延住邱清泉部队,这一战他就算是获胜了。

一个多星期下来,邱清泉的第5军只前进了不到10公里,而且付出了1500多人的伤亡,陈再道只伤亡了500余人。

邓小平得知后,亲自电令嘉奖,称“龙固集一战为值得全军学习的优秀防御战例”,还着重表彰了陈再道的优秀指挥。

建国后,陈再道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新成立的武汉军区司令员,将武汉军区管理的井井有条,直到1975年退居二线,担任中央军委顾问。

统领铁道兵

陈再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缘分,还要从铁道兵的成立之初开始说起,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北大地一片凋零,交通陷入一片瘫痪。

同时,国民党还不断派遣特务组织,潜入到东北解放区,对东北的道路进行破坏,试图阻挠修复铁路交通。

为了保护铁路交通,铁路护路军应声成立,从东北人民解放军里抽调出一支部队,由郭维城临时担任铁路护路军司令员。

1946年,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由苏进担任,负责保卫铁路安全,同时兼任指挥和调度军事运输工作。

苏进后来回忆道:“我当时手下只有几名参谋,和从东北民主联军里抽调来的一个警卫连,简直像个光杆司令”

可就是短短的几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发展到万余人,拥有装甲列车部队,日夜守候铁路安全,还有千余名技术人员,开展铁路建设工作。

下辖工程部、供给部、卫生部、材料部等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喊着“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道哪里!”的口号,为解放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1948年,郑家屯至西阜段的铁路遭到了国民党军的破坏,铁道兵派出一个团的人,日夜抢修,还将铁路道路进一步延伸到了前线。

吉林松花江大桥被敌人用炸药炸断,用以拖延解放军的行军速度,铁道兵接到命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修复大桥的任务。

要修复这座大桥,难度比起攻城拔寨来一点都不小,主要问题就是怎么在没有建造图纸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完成修复。

等不及建造工具运到,铁道兵就地自制工具,没有图纸,就以残余的桥墩和断掉的桥梁为参考,一点一点地还原了大桥的本来面目。

有时候赶上雨季,修桥工程的进度遭到了极大的延缓,刚刚堆上去的砂石被雨水一冲就垮掉,而且一连几天都干不了。

最后还是决定,将断掉的桥架从江水里捞起来,先行铺设铁路轨道,以水泥、沉木、钢轨等做支撑,建造起一座浮桥。

为了节省时间,铁道兵们常常昼夜不断地干活,白天,要冒着被国民党飞机轰炸的危险,还要祈祷飞机的炮弹不要落到正在搭建的桥梁上。

晚上,没有照明,江水还异常寒冷,铁道兵们一边站在江水里冻得直打哆嗦,一边搭设脚手架,一直干到天亮后才和其他人换班。

修桥的材料不够的时候,还要冒着风险,跑到敌人眼皮子地下去搜集材料,把被炸毁的电线杆搬来当桥墩,把废电线捡来充当电焊条。

仅仅辽沈战役,铁道兵架设修复的铁路道路,就运送士兵超过20余万人,运动物资50万吨,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快速地将敌人击溃,打败,赶出去,铁道兵应当记上一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铁道兵的任务还没有完结,一边要承担国内的道路修复和铺设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开赴朝鲜战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铺设出一条条生命之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因为时间紧迫,物资补给只携带了一小部分,而朝鲜的铁路被敌人的飞机和大炮轰炸的七零八落,铁道兵的任务可以说是既紧急又艰巨。

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又高歌猛进,一路推进,不到一年就把敌人打回了“三八线”附近。

铁道兵就在后面,每天顶着炮火施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克服了气候严寒,山地众多等种种恶劣条件,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推进任务。

美国也在战后对中国人们志愿军的运输系统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美国从未停止过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运输系统,但无论如何轰炸,朝鲜地界总是有火车在行使”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正式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工作。

包兰、贵昆、成昆、襄渝、京原、京通、青藏、南疆等铁路干线,共计1.2万公里的铁路线路,铁道兵也付出了8000余名官兵的宝贵生命。

毛主席曾亲笔为《铁道兵》题字,朱德也题下“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铁道兵而奋斗”的誓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也在不断地扩编,渐渐地,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的任务与部队数量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地显现了出来。

为经济裁军

1977年,陈再道接到了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任命,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带成了一支铁打的部队。

不管是长城脚下,还是巴山汗水,不论是新疆火洲,还是唐古拉山口,陈再道总是奔走在建设施工的第一线,尽心尽力。

陈再道的夫人张双群后来也回忆说:“老陈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又恢复了打仗时候的劲头,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还年轻,根本不会认为他是一个70多岁的人。”

在青藏铁路建设的时候,陈再道冒着风雪,到工地上看望工作的战士们,看着战士们手上厚厚的老茧,和结满冰渣的脸庞,热泪止不住地留下来。

“同志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一定帮你们实现”这些战士都是为了祖国的建设,自愿离开家庭,驻守在这苦寒之地几年甚至几十年,陈再道觉得有必要替他们做些什么。

可战士们淳朴又简单的愿望再次感动中带点心酸“首长,要是能在每天下班后洗个热水澡就好了”一个战士不好意思地提出来这一点要求。

他当即吩咐下去,要无论怎么,也要让这些战士们洗上热水澡,他后来回忆:“洗个热水澡,我们的战士们连提出来的要求都这样的简单。”

也正是和这些战士们一起,认识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朴素艰辛,后来邓小平提出要裁军,取消铁道兵编制的时候,陈再道是一万个不情愿。

1981年10月,邓小平在会议上提出要裁掉铁道兵的时候,陈再道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只要不脱军装,保留铁道兵,和铁道工程局合并也不是不可以。”

他不愿意那些可爱的铁道兵就此消失,但也愿意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最后他折中了一下,表示希望保留铁道兵,铁道兵可以自负盈亏,不吃军费。

1982年3月,邓小平召见了陈再道,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说:“再道啊,你的意见我已经看了,但是裁兵是一定要实行的,铁道兵编制撤销,归铁道部管理,没有第二种选择。”

陈再道了解这位老首长的脾气,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只好不情愿地说:“那万一打起仗来,国家需要铁道兵的时候,该如何办?”

“打起仗来,铁道部就是铁道兵!”邓小平的话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看着陈再道还想再说些什么,邓小平又说道:

“铁道兵如果保留编制,势必要实行征兵制,这样会增加农民负担,对国家经济建设也会造成负担,铁道兵必须要撤编。”

陈再道再也无话可说,只好点头同意,1982年4月命令通知下发后,陈再道妥善地进行了铁道兵的撤编任务。

“铁道兵虽然撤销了,但我们的队伍还在,我们的事业还在,铁道兵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在撤编大会上,陈再道动情地说道。

自此,为革命,为建设做出伟大贡献的铁道兵,从此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铁道兵各部成为铁道部各工程局,仍然奋战在祖国的建设当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0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