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理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

知识不运用,还是那个知识,许多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没见有多少力量,其命运也不见有多少改变。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运用知识,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力量,而是靠掌握知识的人,去转化,去运用。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我们忘忘忽视了这句话的下半句,即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现如今,不要说考上大学才能翻身赚大钱等等!就是北清研究生毕业,当中小学教师,杀猪卖肉也不乏其人。好似突然发现,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知识,最后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于是,又开始说读书没用,大学白读了。

不是知识没用,而是你不会灵活运用,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是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有时候,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自动形成固定的意识,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比如:1+1=1;1+2=1;1+11=1 1+364=1这些等式成立吗?我相信看到这些等式的人,90%以上的人认为是错的。其实,这些等式并没错。动动脑筋,想想看。(可在评论区留答案,研讨)

如果你认为这些等式是错的,说明您多多少少有点习惯性思维了或者说您形成了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

让我们看一篇小学生作文吧!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被这个小学生给逗乐了,陆老师评语:有才!为师觉得挺好!中英文双语且赠生小名(乳名)。

有时候不仅仅是我们在教育小孩,他们也在用他们那独特的视角教育我们。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

“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答对。”

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聪明之间关系是一个习惯性思维。

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习惯性思维。

知识和经验越多,越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就象电脑一样,存储太多容易运行不畅,所以,需要清理内存,人脑也是如此,不清理无用(长期用不上的知识)内存,就无法装进新知识(用得上的知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也说乎”。学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也是挺高兴的事吗?孔子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学习的目的在应用,而且全在于运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6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