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幕府专题系列(二)——对左宗棠幕府体系的分析与思考

曾氏幕府瓦解之后,晚清逐渐出现了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三位有识之士和治国能臣。三位都仿效曾国藩开辟了自己的幕府体系,形成了同光年间三大幕府并列的局面。左式幕府辟建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延续至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其兴起时间较早,历时26年之久。本文着眼于左式幕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以此为载体分析晚清政局变化之新特点。

一 早期的游幕与辟幕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在职期间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期间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陕甘回乱,并统率军队规复新疆。晚年,在中法战争时亲临福建前线督师,最终殁于海疆。

左宗棠在开辟左式幕府之前,曾长期在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张亮基、湖南巡抚骆秉章两人幕府中充当幕僚。尤其是在骆秉章幕府工作期间,其以幕僚身份实际上掌控了湖南全省军政事务长达6年时间。这些特殊经历为其后来自辟幕府埋下了伏笔。

根据大清律例,幕僚没有任何正式的官职,只能在幕主身后为其出谋划策。但是在左宗棠任骆秉章幕僚期间,骆秉章将全省军政事务一起托付给左宗棠处理,左宗棠也打破幕府内部种种规则,敢说敢干。

他对内整顿社会风气,对外省给予各种经济和军事援助,任职期间宛如一个第二巡抚的角色,使得湖南省成为了当时的强省,左宗棠个人名气也在全国迅速打开。但是由于自己并无巡抚之名,却操巡抚之权,省内大小官员都必须服从他的领导,久而久之就引起了人们的反感,甚至结下了私仇。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总兵樊燮因不满左宗棠行为将其控告至朝廷,由于樊變案牵动清廷视听,中央与湖广地方开始展开激烈的博弈。左宗棠最终在京官潘祖荫等人的大力辩护下才得以平安无事。樊燮案的爆发加上左宗棠本身性格刚烈、自恃清高又不喜佐幕,由此产生了自己辟建幕府之意。

二 左式幕府的发展与特色

由于左宗棠在担任幕僚期间对幕府的运作结构了然于胸,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其幕府体系发展较为迅速。左式幕府的发展大体也可以划分为形成、发展、顶峰和衰落四大阶段。咸丰十年,左宗棠受命乡办曾国藩军务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遂在湖南召集五千人,编为楚军奔赴皖、赣边界独立作战。左式幕府在此期间初步形成。这一阶段的左式幕府主要以参谋军事、领兵作战和镇压农民起义为主,机构较为单一。

1861年后,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在此期间,他设立供应军粮的粮台,为平定浙江叛乱设置善后局。1867年后,左宗棠专职镇压捻军起义和陕甘农民运动,屡建战功,幕府势力获得较大发展。

1875年后,左宗棠奉旨出师关外,收复新疆。在此阶段,由于涉及新疆建省和恢复生产等事宜,左式幕府发展为涵盖粮饷筹备,运输、文案、地方善后等几大领域,机构不断完善,幕府势力达到顶峰。1881年后,左宗棠在京受到排挤,外调任两江总督和南洋通商大臣,其幕府势力逐渐衰落,直至1885年,左宗棠病逝,左式幕府彻底瓦解。

仔细观察左式幕府的机构设置我们可以发现左式幕府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曾氏幕府的结构,二者在幕府职能、机构、管理方式等都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不过,左式幕府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从左式幕府的人员出身来看,其印证了“绍兴师爷湖南将”的谚语。

在左宗棠幕僚群体中,湖湘士子与江浙士人双峰并峙,两地能人志士互相配合,江浙幕僚多在幕中出谋划策、综治军饷以及文书章奏,而湖南幕僚则主要办理营务,以至督队打仗。其次,由于左宗棠常年忙于战事,他的幕僚多为边防人才,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疆,他的幕僚一直跟随其在前线出谋划策。

最后,左式幕府在人才选拔方式上也有所创新,其选拔方式多以奏调和札委为主。奏调指左宗棠通过私人联系的方式将他处人员请奏朝廷后调入本府;札委即幕主通过公文直接委派某位幕僚担任官职,类似于上级对下级的任命。

三 从左式幕府看晚清政局的变化

根据国内目前对左式幕府的研究统计显示,左式幕府前前后后人数大约不及100人,虽然总体来看其规模不及曾氏幕府400余人,但是左式幕府作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力量,其成员涵盖了当时大清的7位督抚。其中分别包含了谭钟麟、陶模等四位陕甘总督和刘锦棠、饶应祺三位新疆巡抚。

庞大的幕府势力使得当时晚清政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中央权力的下放。当时清朝设置督抚的初衷本就是为了掌控各地军政,督抚享用官吏任免权、财政监督权、司法审判权和对外交涉权。其实督抚权力在地方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太平天国爆发后,清朝中央统治受到严重威胁,特殊时刻清政府只能放权地方,尤其是军权、财权和任免权,三大权力的下放使得各地督抚势力得到了空前壮大。

这一因素又导致了当时的政局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中央与地方“内外相制”。由于清政府也意识到权力下放会带来地方割据的不良后果,所以只要社会局势稍微稳定,清政府就会试图重新收回部分权力,尤其是对文武官员的任免权极为重要。

但是地方督抚也意识到只有通过中央放权,自己在当地的位子才可以坐稳,因此各地督抚就会凭借自己在当地的威望和势力,与中央政府相互钳制。在这种制衡状态下,清政府与各地疆臣实力此消彼长,短时间内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

参考文献:

王本能,左宗棠幕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石学远,中国晚清督抚幕府制度研究,燕山大学;

眭达明,左宗棠幕府生涯之败,《廉政瞭望》,2013年第8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35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