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经常来看看我呢?”
此时的毛主席拖着病体,躺在床上对着女儿李敏说道。
在这大半年的时间,毛主席几乎是水米不进,只能通过鼻饲管提供营养。
这时的毛主席,最希望的就是子女们前来多看看他。
当女儿李敏来时,这就是他问的第一句话,稍有责怪之意。
可李敏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早在1964年搬出中南海时,李敏的通行证就已经被没收,她何尝不想多来看望父亲。
李敏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与父亲说完,毛主席才默默点头,说道:娇娇,苦了你们了。
在之后的交流中,毛主席声音非常微弱,李敏几乎是将耳朵贴着父亲嘴巴才能听清。
到最后,毛主席连微弱的声音都很难发出来,护士建议他多休息,但毛主席似乎还有话没有说完。
随后,毛主席微微抬起自己的手掌,艰难的打了个圆圈的手势。
李敏并不清楚,便问照顾父亲的护士,可护士也摇摇头,并不懂其中含义。
这个手势,让李敏琢磨了许久,直到多年后,她与好友聊天时提到,好友才说:“有没有可能是想知道你母亲的现状?亦或是让你照顾好母亲?”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敏这才想起,母亲贺子珍是中秋月圆时出生的,因为当时的月亮又大又圆,空气中弥漫着桂香,所以贺子珍的父亲给她取名贺桂圆,直到初中时才改为贺子珍。

原来父亲比划的圆圈,指的就是自己的母亲,是与父亲育有6个孩子的贺子珍。
可惜的是,此时毛主席已经病逝,李敏责怪自己当时没读懂父亲的意思,如果知道,定会告知母亲的情况。
可奇怪的是,在毛主席病逝后,与其感情深厚的贺子珍为何没来参加追悼会?
贺子珍出生于江西永新,从小就受到哥哥贺敏学与好友袁文才的影响,对革命逐渐有了深刻的理解。
贺子珍17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永新小有名气,人称“永新一枝花”。
后因蒋介石屠杀共产党员,贺家组织赤卫队,与其对抗。
但因实力悬殊,被迫于1927年撤退至井冈山,在这里,他见到了未来的丈夫毛泽东。
在井冈山的革命岁月,也是毛泽东与贺子珍难忘的岁月。
他们心有灵犀,两颗心慢慢靠拢,这事被袁文才发现,便悄悄撮合这档婚事。
1928年5月,两人结为革命伉俪,没有大办酒席,只有袁文才多炒了几个菜,喝了几杯喜酒,算是成婚了。
那时候没有交换戒指,毛主席甚至都没有送东西给贺子珍,反倒是贺子珍,凭借自己精湛的女工技艺,绣了一个大挎包给毛泽东。
在之后的日子,毛泽东时常挎着个包,里面装着都是随身要用的办公用品,这一幕在现在的影视剧中也能看到。
两人并肩作战,贺子珍巾帼不让须眉,在军队中被称为“双枪女将”,这也让毛泽东刮目相看。

只是在之后战斗的日子,贺子珍为了掩护伤员,自己被炮弹碎片击中身体,其中头部、背部、肺部都有大小不同的弹片,足足有17块,这也对贺子珍晚年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贺子珍做的不止这些,她经常充当丈夫毛泽东的侍卫,多次帮其引开敌人。
之后毛泽东病重,贺子珍也是竭尽全力照顾,那时候也是毛泽东的低谷,李敏也说:“当年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的那段日子肯定更加糟糕难过。”
1929年,贺子珍为毛泽东生下第一个千金,毛泽东高兴地合不拢嘴,因为在这之前,毛泽东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皆为杨开慧所生。
现如今,自己有了女儿,毛泽东非常喜欢,取名毛金花。
只是当时局势不稳,带着孩子更危险,所以便寄托在一个农民家,待情况稍有稳定便接回到身边。
只可惜这一别竟是永别。
1932年,贺子珍来到这个农民家,可农民告诉她,孩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也是同年11月,贺子珍为毛泽东生下第二个孩子,这次是个男孩,那时候取名讲究排辈,为了和杨开慧生的孩子并列,所以取名毛岸红,小名毛毛。
毛毛非常可爱,毛泽东每次都是又抱又亲。

后来毛岸红被送去给毛泽覃(毛泽东弟弟)抚养,这让贺子珍也非常放心,只是后来毛泽覃因革命牺牲,毛岸红便从此失联了。
之后,贺子珍又早产了一个男孩,那个年代早产小孩存活率都不高,没多久便夭折了。
贺子珍生第四个孩子是在红军长征时,当时正顶着个大肚子翻越白山山峰,突然肚子痛了起来,负责照顾的连长候政立刻找到一间茅草屋,让随行的护士为她接生。
他们停下后,最后上来的殿后部队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要在4点前让她生下来,不然敌人就追上来了。”
贺子珍听闻后,只得用尽全身力气,终于生下一个女孩。
生完后,贺子珍多看了几眼,连长告诉她要走了,把孩子交给附近的老乡抚养吧。
就这样,贺子珍拿出4块银元,交给钱希均,让他找个老乡帮忙抚养,等情形稳定后,自己再去接。
钱希均抱起孩子,三步并作两步,走出十几米后突然返回说道:“赶紧给孩子取个名字吧,以后也好相认。”
贺子珍担心和以前一样,便说道:“不用了,她是革命的后代,就留在人民当中吧。孩子将来要是参加革命,我们定会相见!如果不参加,做个老百姓也好,我只求她能安稳一生,跟着我们随时都有性命危险。”
这是贺子珍当时的想法,可能是受了前几个孩子的影响,在晚年与女儿李敏聊天时,她满是悔恨,称如果当时取名就好了,哪怕留个相认的物品也好,如今自己连孩子的长相都不知道,如何能找到。

1936年,贺子珍又为毛泽东生下一女,取名李敏,这是毛主席与贺子珍两人陪伴最久的孩子,尤其是晚年给贺子珍带来许多慰藉。
与毛泽东生下的第六个孩子,是在莫斯科生的男孩,取名廖瓦,不过在十个月时便夭折了。
1948年,贺子珍回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浙江省妇联主席。
此时的女儿李敏,已经被接到北京生活,读书。
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思念越发的浓郁,但她知道,此时再回到丈夫身边已是不可能的了。
索性一个人清净下来,因为身体不适,便在贺敏学家中休养,一日听收音机时,突然听到毛主席的声音,便再也忍不住了。她一遍一遍的听,直到收音机烧坏为止。
而自己此刻也病倒了,听闻贺子珍病重的消息,毛主席伤心落泪。
回想起两人相遇相识相知,一起生活了十年之久,这期间,贺子珍跟着自己,没有享过一天福,反而为他生下六个孩子,都是在环境极其恶劣时所生,这无疑给贺子珍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6个孩子,如今只有一个女儿活下来。
如今这个女儿还不在她身边,想到这些,毛主席亲自写信给贺子珍:望按时吃药,不要抽烟。

收到毛主席来信的贺子珍,心情恢复的特别快,身体也慢慢有了好转。
虽然贺子珍回不到自己身边,但毛主席依旧让女儿李敏充当鹊桥,每次都送东西带话,两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并没有减弱。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
而她与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时是1959,在庐山。
之后两人便再无相见,直到毛主席病逝,贺子珍都没能参加追悼会。
这倒不是因为贺子珍不想去,而是她根本去不了,且不说身体不适,当时外界情形并不乐观。
直到1979年,北京的形势好转,贺子珍才来到北京,瞻仰和缅怀毛主席。
贺子珍献上自己准备好的花圈,在毛主席遗容前,久久不能平静。
尤其是在得知自己不能去北京的原因后,贺子珍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那时候两人虽然已经离婚,但毛主席并没有忘记这个革命伴侣。
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与儿子毛岸英商量,把贺子珍接到北京。
吃了一辈子苦,打了一辈子仗,如今就不能享受享受?
毛岸英非常同意,并亲自告知贺子珍的妹妹操办这事,可当她们正准备来北京时,却受到了康生的阻扰。
两人心心相念,却无法相见,这是最为残酷的。
1984年,贺子珍也因病离世,当遗体被火化时,众人才发现,她的骨灰中仍有战争年代留下的弹片。
最后,中央研究决定,将贺子珍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令世人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
荣辱与共、艰苦相依、感情笃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