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邓小平在兰州视察,看见一女工惊愕道:原来你隐姓埋名在这

1964年,身为国家领导人的邓小平在兰州考察工作,他细致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露出满意的笑容。

突然他看到工厂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顾不上工作人员的讲解,他径直走过去,一脸惊愕道:“原来你隐姓埋名在这。”

看到邓小平,这名工人似乎并不惊慌,只是微笑回应。

那么,这名女工什么身份?为什么邓小平会做出那样的反应?

大家别急,先往下看。

坚定的选择

1961年的某天,担任副部长的钱三强请人转告王承书,说有要事与她详谈。

当王承书到办公室后,他却没有开口的勇气,一脸为难地看着她。

反复思索后,他最终开口说道:“是这样的,王承书同志,国家目前急需你这样的人才,你是否愿意参加高浓缩铀的研发工作?”

高浓缩铀,是原子弹研发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建国后,中国一直坚定不移跟随苏联学习,希望能尽快成为科技强国。

可是在1960年中国拒绝苏联驻兵的要求后,苏联毅然决然撤走在我国的全部专家,包括研究的图纸和资料。

高浓缩铀研究停滞不前,国家领导人也无可奈何。

建国初期,人才匮乏,钱三强能想到的只有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王承书。

她在物理方面的造诣无人能望其项背,若是有她加入,一切会简单得多。

这种事,为什么他不好说出口呢?

因为一旦决定参与研究,就意味着王承书要和过去要一刀两断,不能出席任何学术讨论,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

研究成功前,她只能改名换姓,任何有关研究的事也不得告诉家人。

最重要的一点,她会被调去荒无人烟的工厂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这些她能接受吗?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传统思想还是觉得女性应该相夫教子,事业再重要,都要给家庭让步。

钱三强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

但他没想到,话音刚落,王承书就说了三个字:“我愿意。”

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她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知道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也知道钱三强的顾虑,更知道一旦答应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钱三强有些难以置信,继续说道:“王承书同志,这一行你从未涉及过,一旦同意就意味着要重新开始,在研究铀同位素分离方面,我国还是空白,一切都要慢慢摸索,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既然这项工作这么重要,总得有人去做,不如我来吧。”

看着她坚毅的表情,钱三强许久没有说话,他知道王承书看起来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并不比男人差。

曾经王淦(gàn)昌就是因为隐姓埋名研究原子弹,三次错过大奖,可他无怨无悔。

王承书也一样。

原子弹研究中,兰州铀浓缩厂是钱三强时刻关注的地方。

苏联专家撤走后,几千台机器放在厂里落灰,从未有人使用过。

不是大家暴殄天物,而是没有人会使用!

启动分离机需要复杂的程序,更需要精密的设计方案。

想要生产出适合原子弹发展所需的铀,需要专业的研究人员带着他们在工厂不断试验。

分离机经过几百天的运转,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铀。

一旦失败,原子弹研究工程不仅会陷入困境,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重拾。

可眼下科研力量实在不足,钱三强思来想去还是王承书最为合适。

看着优雅的王承书,他再一次开口:“这次研究不在北京,要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谁也无法保证研究的时间,或许你以后都需要隐姓埋名。”

他还是想让王承书慎重考虑。

“我知道,也愿意接受。”

“你可知道,这次要和文裕同志分开,或许是几年,或许是十几年。而且…”

他停顿一下,觉得有必要把一切困难都说透,再让王承书做决定。

“而且,这件事属于国家机密,你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你丈夫和你的孩子。”

她点点头,转身离开。

不可小觑的人才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被送到日本深造。

留学深造的父亲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他虽然生活在民国,却一点也不封建,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受到父亲影响的王承书,从小对知识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她先后在北京培元小学、贝满中学接受教育,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天才。

与别人不同的是,她并不喜欢琴棋书画。

在别的女子都钻研诗书和乐器,把自己培养成民国名媛的时候,王承书在钻研数学和物理。

仿佛天生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她的数学成绩每次都是班上第一名。

就连家里人都感慨,请来的账房先生还不如她算得快。

擅长理科的她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虽年幼,但她清楚地知道,如今的中国想要崛起,一定需要发展高科技,也必定会用到物理化。

她的兴趣,说不定会成为帮助国家发展先进武器。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中国,王承书能有这样的胸怀和见识,十分难得。

18岁的她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是班里唯一一位女生。

由于生理原因,男生似乎在理科方面要比女生轻松,接受能力也比较快。

可那又怎么?

王承书入学后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纪录,稳稳霸占物理系的榜首。

在燕京大学,她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出身好、学习优秀、为人又随和,奖学金年年都不落。

她用实力证明:女生也可以学好物理化,一点也不逊色于男生。

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人生中的另一半——张文裕。

张文裕出身微寒,和书香世家的她身份并不相称,两人的爱情根本不被接受。

但王承书觉得爱情是自己的,无需在乎他人的看法,两人彼此支持,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信念,这就足够了。

结婚没多久,她打听到美国有一位老太太曾拿出所有遗产作为慈善基金,专门支持未婚女性到美国学习。

尽管已婚,不符合条件,可王承书还是想要挑战一下。

但,世界上哪有轻松做到的事?

密歇根大学按照惯例,接收的都是未婚少女,接到她的申请后,也有些为难。

鉴于王承书过往的优秀履历,国际物理学权威专家乌伦贝克破例录取她。

在美国稳定后,丈夫张文裕也赴美深造,两人一起为祖国的物理事业打拼。

在美国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她提出的观点被导师当场否决。

王承书不厌其烦诠释她提出的观点,换来的却是导师一次又一次的“NO”。

换作别人,或许早已放弃,或者惊慌失措,可王承书淡定地讲解着,最终获得导师的高度认同。

对别人来说,她简直是天才一样的存在,在那个时代,三十多岁拿到博士的女性凤毛麟角。

她凭借自己过人的本领和对事业的不断追求,让世界都为她喝彩。

天才在哪里都格外受人照顾。

导师乌伦贝克经常单独给她授课、培训,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人才”。

师生相互配合,在美国完成多项研究,王承书的名字在美国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按照她的轨迹来看,毕业后留在美国大学工作,和心爱的人携手相伴,共度一生,再孕育一个孩子,简直是人生赢家。

她完美诠释幸福的定义,有体面的工作,享受优厚的待遇和丈夫的体贴。

在外人眼里,她就是成功的象征。

若是按照现在的势头继续发展,她有很大可能会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顶尖的物理学家。

不过,这些光环和回国效力相比,不值一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消息让她激动不已。

王承书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理应在国家需要她的时候挺身而出。

原本打算立即回国的她,却发现怀有身孕,无法坐飞机,只能暂缓回国的打算。

孩子出生后,她向学校提出辞职申请,愿意放弃她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只希望一家人能尽快回国。

对于她的选择,同事和朋友都不理解。

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回到经济落后的国家呢?

对于他们的不解,王承书只说了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谁会不喜欢美国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呢?只是相比这些,我更加热爱我的国家,那里才有我的事业,才更加需要我。”

冲破障碍,毅然回国

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援助朝鲜,中美两国关系不太融洽,对于她的回国申请,美国政府没有批准。

和钱学森一样,当美国方面知道王承书要离开时,也是极力阻挠。

他们甚至颁布禁令:但凡从事理工、医学、农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离开美国。

不管在哪个国家,人才都是炙手可热的。

国家的发展需要高精端的人才。

美国政府知道夫妻俩有多么优秀,早已把他们列入原子弹参与者的名单中。

为了改变两人回国的想法,美国政府甚至愿意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面对美国政府的挽留,他们平静地说了一句:“我只有一个要求,回中国。”

看着他们油盐不进的样子,美国政府也恼羞成怒,不仅派出特务监视她的行踪、搜查行李、时不时传唤她接受审讯,还没收她采购的半导体材料。

顶着莫须有的罪名接受联邦调查局的监控,隔三差五被叫去谈话。

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越长,她的心里越难受。

明明是中国人,儿子的英语说得却比母语还流畅;

明明是为了中国的发展来美国接受先进的学习,却被迫留在异国他乡;

明明再三解释,可以不携带任何在美国研究的资料,却还是不被允许离开。

夫妻俩一次又一次申请回国,都没有成功。

国家领导人周总理知道后,积极和美国交涉,甚至借用国际的舆论力量迫使美国同意。

在长达7年的拉锯战中,王承书最终顺利回到中国。

在笔记本上,王承书这样记载:“当我第一次看到国旗在空中飘扬的时候,内心说不出的激动,时隔15年,我终于回到了中国,无论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全力以赴。”

刚回国的她就感受到美国和中国的巨大差异。

在美国,她住的是大别墅,出门开小轿车;每年拿着十几万的年薪。

在中国,她只能住在简陋的楼房,每天挤公交,每个月也只有200多块钱。

对于这样天差地别的待遇,她没有任何怨言。

回国后的她俨然是一个工作狂,不分昼夜在科研工作室研究资料。

她只希望能够尽快帮国家脱贫,让国家能摆脱科技落后的面貌。

我愿意接受国家的安排

这并不是王承书第一次为了国家的发展做出牺牲。

早在她回国没多久,就有人向她提出能不能研究热核聚变技术。

虽然她学习的是物理学,可是这项研究对她来说并不熟悉,从未接触过。

但她还是答应从事研究,国家把她送到苏联学习深造。

在苏联,她一周就把美国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全部翻译成中文,带领中国热核聚变研究的工作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专家毫不留情拿走所有资料和技术设备,临走还不忘挖苦我们:“你们这个厂子估计只能造一些破铜烂铁,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们什么也不是。”

看着他们丑恶的嘴脸,王承书二话不说,扛起发展的重担。

钱三强找到她时,王承书已经接近50岁,分离铀同位素对她而言也是从未涉及的领域。

一旦参与,不仅意味着她今后再也无法出席任何研讨会,更要一切从零开始,放弃人生前半场拥有的一切。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个艰难的抉择,但她毫不犹豫点头答应,可见国家在她心中的位置。

分离铀同位素在哪个国家都是一项艰难的技术,尤其是在中国,没有任何研究的基础,没有任何理论的指导。

完全如盲人过河般,只能一点点摸索,实践。

国家设立模拟车间,先试验,若试验成功,在兰州504厂运行。

谁也不清楚这项研究多长时间才能结束,王承书收拾行李只身来到504厂。

在整个504厂,只有王承书一位女性科学家。

在浓缩铀工厂里,她让大家刮目相看。

作为一个曾经留学美国,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又是富裕人家出身,年近50的她竟然没有一点女子的骄矜。

在工作中,别人都叫她“拼命三娘”,那种拼劲让很多男性都自愧不如。

在兰州的最初两年,应该算得上她一生中最忙碌的。

除了上班就是研究资料,她没有时间穿旗袍,也没有时间打扮自己。

苏联专家撤走了,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钻研,她把专家留下的讲课内容和书籍翻了一遍又一遍。

依靠过去在美国学习的相关理论,她掌握许多有关浓缩铀的科研知识,把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晚上讲给其他年轻科研者听。

当时还没有大型计算机,一切都要依靠王承书从美国带回来的手摇计算器。

这种计算器计算时,很耗费体力,为了加快进度,她不厌其烦地敲打着。

一天,钱三强找到王承书聊天:“王承书同志,浓缩铀厂环境简陋,你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组织能满足,尽管提出来。”

王承书根本顾不上讲究,一心都是理论研究,她摇了摇头。

“我明天就离开兰州回北京了,你有什么话需要我转告文裕同志吗?”

“我没什么要转达的,若你没什么事情交代,我要回工作岗位了,那里离不开人。”

钱三强不禁感慨道:“王承书同志一旦投入工作,还真是忘我。”

高强度的工作和高度用脑的生活状态,使王承书快速衰老。

原本在同龄人中年轻优雅,年纪成谜的她,两三年内增添了不少银丝,看上去苍老十几岁。

幸好她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回报,经过三年的艰苦岁月,504厂的浓缩铀终于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964年我国大西北上空升起一朵蘑菇云,让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

大国重器横空出世,不仅让苏联刮目相看,就连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但美国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们当初在放钱学森和王承书回中国时,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作为原子弹研究的领先者,王承书被称作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虽然这项伟大的研究已经实现,可她的工作远没有结束。

中国还有许多机密的科研工作亟需她带领科研人员完成,每一项工作都如铀同位素分离,属于高度机密。

这些工作注定她只能隐藏身份,做一名无名英雄,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默默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培养无数优秀的理论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就连邓小平同志都不知道她在哪里的原因。

一直到1978年,年过60的她才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眼中,负责科研工作,做一名普通员工。

王承书的晚年完美诠释:“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她觉得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还能在离心技术和激光技术上有很大作用。

再一次从头开始,从事这两项研究工作。

最终把离心技术和激光技术推到工业应用的阶段。

对待自己严苛

王承书对待工作全力以赴,对待自己却十分“敷衍”。

作为新中国的科学家,她每个月有280元的工资,可是200元拿出来交党费,只给自己留80元生活费。

还要从这仅有的80元里,拿出一部分钱资助生活有困难的人,明明她才是最需要帮助的那个人。

党委劝她:“王承书同志,你要留一点给自己和家人,你们也是要生活的。不能对待自己如此严苛,多给自己买些营养品,看你瘦弱的样子。”

她摇摇头:“我作为一名党员,要给党做贡献,我不是一名好党员,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

每天睡着硬板床,家里连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到处都是窟窿的破旧沙发,一打开就会“吱呀吱呀”的木柜子,几个喝水的茶缸。

回国几十年的时间,她从未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买过新鞋子,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就连饮食上也很节约,每顿一两米饭,没有蔬菜和蛋白质,也没有新鲜的水果。

每次吃饭都是匆匆忙忙,因为还有很多工作在等待她完成。

长年累月无休止的工作,让她积劳成疾,可她却从不去医院检查。

长时间使用眼睛,导致晚年的她患上眼疾,医生建议她使用进口药治疗,一针要600块钱。

她听后果断拒绝:“医生,我的眼睛这么值钱吗?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不治疗眼疾,一是没时间,担心影响工作;二是手里没钱,也不想浪费国家的钱。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候,她病倒在医院。

临终前,她拿出仅有的十万元捐给希望工程,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读书的梦想。

在她的笔记本中,有一张纸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条件,都要无条件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哪怕付出生命。”

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对国家坚定不移的“愿意”,30多年的清贫和孤寂,换来国家的兴旺发达。

她把国家装在心中,献出全部心血,却唯独忘了她自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6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