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收养大批义子为何要与他们断绝关系?一场长时间的投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孔夫子看来,若想治理好天下,君臣父子都应该有自己样子。君父,臣子,为人臣的对待主上,要有一种子敬父的心态,既要对父亲保持恭敬,也要尽可能地替其分忧。

臣工们在工作时,应将皇家的江山当成自家看待,事必躬亲,排忧解难,不应有异心生出,唯有如此才能保皇帝天下无忧。

朱元璋在打天下时,和一批下属真正做到了“君臣如父子”。

《明史》记载:“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当年朱元璋收养了二十余位义子,如沐英、马儿、文辉、朱文刚,朱文逊等等。

朱元璋把义子们派发出去,其中大多数战死,有个别存活下来的,等天下大定后,朱元璋也和他们断绝了父子关系。

比如沐英,他与朱家关系最为密切,被朱元璋和马皇后当作亲儿子看待,也曾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可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却以“不可使其本宗无嗣”为由,也让沐英改回了原姓。

其实,朱元璋收养义子,不过是一场长时间的投资。

具为朱家子孙,有难同当

朱元璋出身布衣,却在元末那大争之世,荡平各方势力,将天下归于一统,其自身定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好比在一个企业工作,你与老板素昧平生,那么彼此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如若公司的老总,认你为义子,那么你在工作时也会更为卖力,同时也会更希望公司能一路长虹。

对于兴兵起义的朱元璋而言,他需要自己的嫡系部队,需要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之人。

而收养义子,将双方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再用亲情浇灌,彼此的关系就会变得愈发密切。

古代人收养义子的风气在元末年间最盛,张思道是元朝大将,他的弟弟张良臣收养了七个义子,个个勇武善战。人们都说:“不怕金牌张,唯怕七条枪”。

被朱元璋赞为“天下奇男子”的王保保,是察罕特穆尔的外甥,而后被其收养,王保保在养父兼舅舅的察罕特穆尔的提携下,逐渐跻身元朝高层,并一度成为北元小朝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朱元璋后来收养李文忠,很可能是受到察罕特穆尔收养王保保的影响。

不只是元朝勋贵有养子,朱元璋的那帮死敌们也都有养子。陈友谅麾下的大将熊天瑞有养子熊元震,而张士诚有养子张虬。就连朱元璋的很多手下,都有养子,比如胡大海。

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孩子,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也都是出身低微之人。其生父病死,母亲又亡在了逃难的路上。

沐英只能一人流浪,在八岁时被朱元璋与马皇后收留,自此成为朱元璋的义子。

沐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也十分忠心。沐英12岁时就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侍奉其左右毫无怨言。

在其成年之际,朱元璋委任他为帐前都尉,后又擢升为指挥使。沐英年纪虽小,可打起仗来十分勇猛。

朱元璋进军福建时,分水关久攻不克,沐英带头冲锋,数日就拿下了这块硬骨头。进入福建后,沐英大破闵溪十八寨,将陈友谅的手下打得丢盔弃甲。后来吐蕃生乱,沐英跟随邓愈一路打进了昆仑山。

在收复云南时,沐英率领精兵出其不意,大破曲靖守军,后又兵不血刃地拿下昆明,立下战功无数。

沐英之所以如此拼命,一是为了报答朱元璋和马皇后对他的恩情,两人从小把沐英当成自己亲儿子看待,给他饭吃,教他读书写字;

二是因为沐英对朱元璋夫妇掏心掏肺,他将两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自然也把朱元璋的江山,当作自己誓要守护的基业。

朱元璋在沐英身上,看见了收义子的好处。只要多收几个干儿子,悉心地照料他们,这些人就会为自己陷阵杀敌,无所畏惧。

等到攻城略地之后,让义子们前去镇守,他们也会更为卖力,且其兴兵谋反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如《明史》记载:“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

相比于亲儿子们,这些义子的生死,对于朱元璋而言并非那么重要。因此,有什么危险的工作,他都可以尽情派遣义子前往。

对于义子而言,朱元璋夫妇对自己形同再造,为报答恩情,有何理由不拼命而为。

朱元璋的义子们,也从未让他失望过。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李文忠本是朱元璋的外甥,其母曹国长公主在他12岁那年溘然长逝,其父带着他颠沛流离,最终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后,很是怜爱,决定留在自己身边收养他,还让李文忠改姓朱。

朱元璋对文忠很好,请来胡翰当他的老师。李文忠对朱元璋也满是感激,一直想报答他的恩情。在文忠18岁那年,文忠带着朱元璋的亲军,星夜兼程支援池州。

这是文忠有生以来,第一次领兵作战,他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文忠大败赵普胜之兵丁,又连克四城。他与胡大海、邓愈的人马汇合后,挺进元朝重镇浙江建德,又和胡大海拿下诸暨,可谓是冠勇三军。

文忠驻守浙江之际,朱元璋的部下经常叛乱,不是临阵起义就是倒戈仇敌。文忠每每临危不乱,率领大兵浴血奋战,为朱元璋解除了后顾之忧。

时值朱元璋与张士诚交战的关键时刻,明军部将谢再兴叛变,文忠孤立无援。他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在三军面前宣誓道:“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

而后骑上骏马,冲杀在队伍的最前列,有效的鼓舞了士气,配合了朱元璋攻灭张士诚的战役。

何文辉也是朱元璋的义子,他也是战功赫赫,战江西,打邓仲廉,援安福,驱饶鼎臣,克山尖寨,收淮东,占平江。

在洪武三年,又镇守北平。当年的北平,是御敌第一线的边关要塞,也是后来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的封地,可见朱元璋对何文辉的信任。

何文辉也是兢兢业业,最后因劳累过度而亡。

还有徐司马,他在九岁那年被朱元璋收养,将朱元璋夫妇视作亲生父母。曾与常遇春一同进军婺州,又陪李文忠北伐,活捉了元宗王庆生。曾跟随进军建昌,越辒,却也因此而遭受株连,以至于两个儿子双双获刑。

这些义子们为朱元璋打江山,也为他守城池。相较于那些出生入死的大臣,义子和朱元璋的关系肯定是要更亲近一些。

朱元璋往往会派义子前去重要的城镇驻防,一面是因其不会生出二心,另一面,也是希望他们能充当自己在军中的耳目。

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朱元璋的养子也是他在军中的代表。古代的帝王有时会御驾亲征,这会极大地鼓舞士气。朱元璋的义子,如果出现在战场上,也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情绪。

泾渭分明,最是无情帝王家

朱元璋刚开始收义子的时候,会让义子们跟随自己姓,等到时机成熟,朱元璋再恢复其本来姓氏。朱元璋这么做,可谓是用心良苦。

首先,幼年的孩子心灵异常脆弱,如若不赐予其朱姓,则会引来他人非议。其收养的义子,极有可能与其产生隔阂,认为朱元璋非自己的亲生父亲,收养自己不过是想要利用自己而已。

其次,朱元璋的确是想将养子变成自己的亲信势力,但并不想封其为王。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给养子们衣服食物,的确是对养子们都有极大的恩情。《明史》记载:“太祖初取天下,有养子十余人,或为其至亲,或见其年稚,或因其勇。”

如果朱元璋不让义子们改为原来的姓氏,等到封王封地时,就会十分麻烦。

朱元璋经常宣扬自己和义子们的感情,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可封赏之时,他的亲生骨肉都成了王爷,有了封地,义子们该怎么处理。倒不如让其改回原来的姓氏,如此可避免很多麻烦。

朱元璋只是让义子们恢复姓氏,让他们失去拿到封地的权力,并不意味着自此与之恩断义绝。

天下大定时,朱元璋也会给义子们封官,只不过以亲疏远近和功劳大小为依据。

其实朱元璋对待义子们很是大气,好比沐英,他镇守的云南,当时虽是“蛮荒之地”,可在他的治理之下,云南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沐英虽然没有封王,可他的子孙后代,皆是云南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很多人心目中,沐家就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所以,沐家的府邸也被称之为沐王府。

沐英的后人们镇守云南,不必参与朝堂纷争,避免像其他王爷那样,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兔死狗烹,大功即大过

最后,未雨绸缪,以防养虎为患。纵观中国历史,义子反养父的案例不胜枚举。唐朝末年,藩镇节度使叛乱,沙陀族首领李克用作为一方诸侯,收养了12位义子,加亲儿子李存勖,人称十三太保。

李嗣源作为李克用的养子之一,对他还算忠心耿耿。

李克用本打算让这些义子辅佐自己的亲儿子李存勖,未曾想在同光四年,李存勖的手下齐齐哗变后,李嗣源也兴兵犯上。

客观而言,李存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任用奸佞,的确是无道之君。但李克用的养子,反了他的亲儿子,还夺了皇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此前在网络上被疯狂吹捧的冉闵,他能建立一番功业,也是因为被后赵的石虎认作养孙。

当年石虎对待冉闵就如同亲孙子一般,后来又封其为修成侯和游击将军,历练出来的冉闵,才能杀死石鉴,建立冉魏。

有这些前车之鉴,朱元璋怎能放心让曾经建功立业的养子们继续姓朱。

朱元璋给养子们恢复原姓,他自称是害怕其本宗无后嗣,其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倘若朱元璋不让其恢复姓氏,即使这些养子们不会心生异心,那朱元璋继承大统的子孙们,也不会轻易饶过这些人。

皇权面前无兄弟,莫说是义兄义弟,即使是亲兄弟,亲叔侄,为了巩固权力也会打的不可开交。

朱元璋和养子们断绝关系,并给予其封赏和虚职,让他们安度余生,还能荫蔽其子孙,也算是对其不薄。

相比于那些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们,朱元璋养子的结局可称善也。

刘伯温号称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朱元璋不止一次的称赞他:“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还经常称刘伯温“吾之子房也”,可刘伯温的下场怎么?

天下统一后,朱元璋就担心刘伯温的智慧被他人所用,也担心刘伯温会谋权篡位,竭力的打压刘伯温。

在胡惟庸一案中,共有3万余人惨遭杀害,就连韩国公李善长也难以幸免。后来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以蓝玉谋反为契机,斩杀了1.5万人,开国功臣们鲜有善终者。

这些人哪个不曾为朱家王朝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哪个未曾给朱家江山流过血,负过伤。

但在权力面前,朱元璋顾不得往日的情谊。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担心天下初定,年幼的长孙允炆无以驾驭群臣,一心只想为其铲除后患,以保其继位无忧。

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这些明朝的开国元勋,无一人落得个善终的结局,而朱元璋的养子们,除了病死,很少有被他杀害的。

其实对于帝王家而言,在战时立下赫赫功勋这是大功臣,可等到战争结束,也就是功臣们落幕之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6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