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公元前210年,距秦始皇统一六国已经过去十年之久,然而,本想继续安坐皇帝之位的嬴政,却在巡游天下时,病逝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

其死后不久,长子扶苏在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的杀子谷)离世。更令世人意料不到的是,他竟然是自刎而死,而且是因为收到赵高、李斯与胡亥假传的嬴政遗诏。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要知道,他在当时号令30万秦军,且手下有蒙恬这一员猛将,完全可以如“玄武门之变”,保全性命,甚至登上权力的顶峰。

可是,扶苏的离世,成了秦朝如昙花一现走向末路的开始。他因何走到自杀的地步?又为何会与父亲嬴政分处两地呢?

一场篡权夺位的阴谋

秦始皇嬴政作为千古之帝,历史影响巨大,其丰功伟绩也从未被世人否认。可是,他辛苦一生创立的大秦江山,竟然葬送在一代继承人的手中。

嬴政有23个儿子,但被广为人知的仅有四人,长子公子扶苏,公子高与公子将闾,以及第十七子胡亥。而且,相较于其他两人,长子扶苏与胡亥在历史上的描写居多,这也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首先是扶苏,作为嫡长子,在封建时期必定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虽然嬴政没有明确地将其立为“太子”,但他的教育与资源,都远高于其他人。

而胡亥,虽不是顺位的次子,但历史上“废嫡立幼”的变故不在少数,自然也对皇位野心勃勃。

因此,至于“秦二世”的位子会花落谁家,两人虽面上不争不抢,但背地里暗流涌动。可是,没想到失去先机的,竟然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史记》中记载,嬴政在焚书坑儒时,扶苏首当其冲地站出来反对:“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要知道,嬴政虽一向以强硬手段著称,但绝非毫无理由的暴政。而此次“焚书坑儒”,也事出有因。

那时,嬴政非常信任作为方士的卢生与侯生,赐予尊贵的地位与待遇,但这两个书生却做事不周,还担心受责罚而逃跑。嬴政自然不会放过愚弄自己的人,下令全国搜捕。

可是,卢生与侯生非但不知悔改,竟然出言诽谤秦始皇,甚至还联合其他书生,一同传递谣言。嬴政一气之下,下令在咸阳处置460余书生,并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便有了震惊世人的“焚书坑儒”。然而,长子扶苏没有支持嬴政的作为,反而当着满朝大臣,公然反对,甚至还堂而皇之地讲述起自己的治国论点。

比如刚结束战乱,天下民不聊生,应当休养生息,发展教育,改革选举用人制度,让百姓们耕有其田、安居乐业。

其实,扶苏此举,也是考虑到秦朝的发展。不过,对于龙颜大怒的嬴政而言,与火上浇油无异,特别是他越俎代庖地一系列改革良策,虽有利,却不合时机。

其实,在此之前,扶苏与父亲嬴政之间就有过一次政见冲突。

当时,秦朝深陷“分封制”与“郡县制”的选择中,秦始皇因为之前的分封制实践中意识到不利于中央集权,迫切推崇郡县制,而扶苏却站在父亲的对立面,支持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家派,支持分封制。

接二连三地爆发的矛盾,再加上朝堂上支持胡亥为太子的大臣们不断施加压力,嬴政与长子扶苏的关系降至冰点,随后他一纸调令,发配扶苏到边疆,与大将蒙恬一同磨炼。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然而,父子俩的分开,却成了有心者利用的契机。

首先是被归为“宦籍”的赵高,嬴政在位时,担任中车府令,照管皇帝的车马。但是,看在身处权力中心的秦始皇,他又如何不对权力动心呢!

不过,赵高并未将目标放在长子扶苏上,反而寄托于希望于胡亥。因为胡亥享乐无度,不谙政事,最容易被人拿捏,

而他也能借此握有如皇帝般高度集中的权力。

另外,李斯与赵高要好,而且是典型的“投机分子”,不关心谁上位对国家有利,只在乎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而且,他与扶苏之间一直不睦。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扶苏幼时,曾师从韩非,关系密切,但韩非于公元前233年被杀,而当时的舆论直至李斯因嫉妒其才能而痛下杀手。因此,扶苏曾立誓:“他日必报此仇。”

在各有所谋的情况下,赵高、李斯、胡亥结成党派,虽有“细水长流”的考虑,但扶苏的流放,让他们不由得而加快了步伐。

为了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赵高决定隐瞒嬴政的死讯,甚至伪装其仍在世而写下遗诏的过程。

《史记》上记载:“会暑,上辒车臭,李斯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没过多久,扶苏收到由赵高修改,借“秦始皇”之名而发出的诏书,上面说他:“直言不讳,忤逆尊上。今与蒙恬驻守边疆,依旧未进寸土之功,应立自刎,以死谢罪。”

看到父亲要自己自刎而死,扶苏不由得惊慌。相距千里,这份诏书是真是假无从考证,而蒙恬也劝说道:“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想要他得到准确答复后,再作安排。

可是,扶苏却泪流满面,说:“父亲要儿子死,何须再请示

”话罢,他拔剑自刎,潦草地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扶苏落得这样的结局,令世人不禁为其感到唏嘘与可惜,但是,仅因为寥寥数语,就轻易地自杀,未免过于表面。而他选择自刎的背后,也有着许多审时度势下的无可奈何。

个人与外因

首先是关键信息的缺失,上文提到过,赵高、李斯作为秦始皇手下的头号重臣,有意隐瞒其死亡的消息。但是,扶苏在朝中也有不少拥护者,蒙恬蒙毅两兄弟就是其一。

然而,赵高手段之高,令人防不胜防,原本蒙毅也在嬴政出行巡游的陪同人员中,但赵高借口“祈福”,让蒙毅被外派,因此,失去与扶苏传递消息的先机。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另外,赵高与李斯所处的朝臣等级,是可以接触到秦始皇的玉玺与掌印,并且在某些时刻,嬴政也会让两人代笔,在盖上皇帝印玺,与诏书无异。

因此,即便蒙恬,或者扶苏有疑,也不可轻视那份致他们于死地的诏书。

不过,这些外部因素,对于有心者而言,不过是螳臂当车,例如李世民逼宫夺权而发动“玄武门政变”,如果扶苏执意抗旨,也尚有一丝活路。

那时是匈奴人战马休养的时期,不会有北边来犯的威胁,而且他所处边塞,远离秦朝的行政部门,再加上武有蒙恬,文有蒙毅。

如果扶苏真的起兵夺权,便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胜算之大,不可估计。而他最终做出的选择,虽被世间争议,却完全出于他的本性。

其实,在历史的少数记载中,曾指出扶苏是一个敦厚仁慈,甚至迂腐、愚善,在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中就可得知。

而这都是因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看到诏书后,扶苏第一反应不是考虑“真或假”的问题,而是不打折扣地执行秦始皇的“命令”。

另外,秦朝等级森严也是他选择自杀的诱因。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自商鞅变法开始,法令的执行力度之大空前绝后,特别是白起因战败受罚,不得不死。扶苏作为长子,从小接受着严苛的法令,对这些律法自然耳濡目染,因此,才会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

最后,最直接,也最令人惋惜的,是扶苏被发配边疆后,就以为自己被踢出权力中心,甚至丧失斗志,哪还会考虑争夺皇位的事由。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嬴政让其与蒙恬一同到驻守边疆的初心,是明贬暗升,想要锻炼其的领兵能力。这在后来揭晓的秦始皇遗诏中有体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嬴政想在自己死后,扶苏能赶来咸阳处理自己的后事。如若不是有了传位之心,哪里会让儿子亲力亲为,可见,扶苏继位一事未来可期。

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

图源网络

然而,扶苏与父亲之间存在各种巧合、甚至人为的误会,导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清楚对方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他决意赴死,不愿多留的原因。

当然,赵高之所以能阴谋得逞,不仅是拿捏住扶苏不敢反抗的软弱,还有他在送达诏令时直接下了蒙恬与扶苏的兵权。即便他有三十万精锐秦军在手,但没有兵符,起兵也会被后人论为“谋逆重罪”。

赵高、李斯、胡亥的环环相扣之计,将扶苏、蒙恬、蒙毅逼迫至穷途末路,无任何反抗之法。

胡亥继位后不久,赵高为实现彻底的专权,发动“望夷宫之变”,他也走上兄长的道路,自刎而死,秦朝如落叶般凋零,再无往日的辉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33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