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青海西宁和甘肃兰州是我国西北的两大重镇,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兰州则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两座省会城市距离很近,历史上,西宁和兰州同属于甘肃,直到1928年10月17日,西宁才划归青海,并成为其省会城市。

1933年的夏天,几名西洋传教士从西宁出发,前往二百公里之外的兰州,沿途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当年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和自然风光。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从西宁出发

一行人出了西宁城门,一路向兰州方向跋涉,虽然骑着马,但泥泞不堪的道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此地距离西宁城已经有30里远了,路况变得更加不好。走在前面的是四位西洋人,最后是他们的中国向导,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他。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狭窄的道路

途径黄土坡中间一段狭窄的道路, 夏日的阳光非常强烈,空气中没有一丝的风,这是一段蒸笼般的旅途。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路边客栈

终于来到了一家客栈,一行人打算住宿休息。客栈的门脸是一排木结构的房子,门前的走廊前铺着大石头,显得非常粗犷,屋檐下挂着的木牌子上有“清真”的标识,说明这是一家穆斯林客栈。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岩盐运输

院子当中摆放着一只牲口背负的轭架,上面挂载的是大石块一样的岩盐。骡子休息时,它被卸了下来。这些岩盐的目的地是兰州的盐场堡,那里是兰州一个重要的食盐中转站。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中国向导

在第一张图中,我们看到过他的背影。这是一名戴着高顶草帽的年轻男子,面容憨厚,他的职责是在这次旅程中为洋人带路,此时,他夹着他的铺盖卷正准备前往自己的住处。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客栈休息

在客栈房间内休息的两名西洋人,一个穿着皱巴巴的中式长袍,脚下的皮鞋满是泥巴,看样子,艰难的路程把他折腾得够呛。另一个穿着条纹衬衫,已经把鞋脱掉坐在了床上,只是不知为何眼神凶巴巴的,看着怪吓人。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西宁河

西宁河又名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地理景观独特,“湟流春涨”被誉为西宁古八景之一。图中的两名男子正驾着木筏顺流而下,此地碧水青山,让人赏心悦目。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一个渡口

西宁河上的一个渡口,岸边布满了白花花的鹅卵石,两艘小船停在岸边,巨大的船桨摆在船头。清澈的河水里,有两名光着身子洗澡的孩子。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小马过河

并排的两只小船上载着一匹马,显然是打算摆渡去对岸去。不明白为什么这匹马会“脚”踩两只船。对岸是一个小城镇,可以看到高大的土城墙和远处的群山。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桁架桥

横跨在湟水上的一座桁架桥,两侧桥头建有牌楼,上面盖有顶盖,是一座廊桥的样式。下雨或刮风的时候,行人可以躲在桥上休息。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干涸的河道

这里是西宁至兰州的必经之路,桥也建得坚固美观。桥下的水流很小,露出干涸的河床和大大小小的乱石,这一队旅行者骑着大马站在桥头留影,而摄影师的目光更多是被大桥所吸引了。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小镇街道

黄土道边的的一个小镇子,镇子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两边的商铺是一些泥巴垒成的土屋,简陋的商铺门头上高高挑着幌子, 遮阳的白布棚下坐着一名男子,一个小孩在蹲伏在街道上玩泥巴,旁边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公鸡。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小镇市场

这张照片很有意思,画面中的四名男子来自四个不同的民族,从左到右分别是回族、藏族、蒙古族和汉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却能非常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城堡残迹

道路边的一座残存的城堡遗址,传说曾经有大批逃难的百姓住在这里,它也因此被称为“难民之城”,当困难过去之后,这里便被遗弃了,成为了矗立在旷野之上的“孤独之城”,只有荒草和罂粟陪伴着它。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黄土大道

离兰州越来越近,道路也变得宽阔而平坦。对面有一列马车队正行走过来。当地百姓称这种马车为“草窝子”,顾名思义,车厢里一定铺着厚厚的草,供长途旅行的人躺在上面休息。

大西北民国旧影:1933年夏,从青海西宁前往甘肃兰州沿途所见

羊皮筏

到达兰州。在城外的黄河上可以看到很大的羊皮筏,它由无数个充气的羊皮囊组合而成。筏子上装满了打包的羊毛,四名船夫步调一致地奋力摇动船桨,齐心协力把这些羊毛包送到黄河对岸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3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