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抵御寒冬?

《古代如何抵御寒冬?》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总会想到现代的暖气、羽绒服等保暖设备。但在古代,尤其是在宋朝之前,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今天,让我们跟随老达子的脚步,一起探索古人是如何抵御严寒的。

火:最原始的取暖方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火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从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猿人时代开始,火就被他们发现并利用起来。火的出现使他们能够御寒、击退野兽,并且改变了他们的饮食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火一直是古代人对抗严寒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房屋的出现,古代人已经不能像猿人那样整夜不间断地生火取暖了。于是,他们创造了各种方式来利用火来御寒,如火盆、火墙和火炕等。

木炭取暖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通常不会去烧制炭,然而为了生存,他们会秘密砍伐一些坚硬的木头作为制炭的原料。这些木材富含高碳含量,非常适合制作炭。一旦砍伐完木材,他们会剥去木皮,将其锯成适当大小的块,并将其堆放在炭窖内。随后,他们会覆盖上泥土和其他绝缘材料,以确保木材在适宜的环境中燃烧,而不是被烧成灰烬。木炭在炭窖内,木材逐渐燃烧,但不完全燃烧,因为氧气供应被限制。这使得木材中的水分和杂质逐渐挥发,最终形成了炭。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完成烧制后,人们会打开炭窖并取出炭块,这些炭块可以用于取暖。将它们放置在炉子或火盆中点燃,炭火能持续较长时间,帮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保持温暖。

兽皮衣服

除了木炭,他们还依靠兽皮来制作保暖的衣物,如皮袍、皮大衣和皮靴等。经过加工和缝制,野兽的毛皮或兽皮能够有效地抵御严寒。为了保暖,人们还会利用兽皮制成毛褥子或毯子。这些毛皮被制成毯子或垫子,放在床上或床垫下面,可以增加床铺的保暖效果和舒适度。此外,百姓可能还会使用兔毛或其他动物的绒毛来制作衣物。这些皮草绒衣可以在家中或户外穿着,能够有效地保持身体温暖。为了保暖头部,人们使用兽皮制成毡帽,覆盖头部以防止寒风侵袭。这些方法是古代百姓在没有现代暖气和保暖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皮草制品来抵御严寒的常见方式。皮草的厚实和保暖性成为了古代人们在寒冷季节里的重要保暖材料。

秦朝-纸裘

在秦朝时期,人们将睡觉时盖的被子称为“衾”、“裯”或“寝衣”。许多达官显贵和富裕家庭常使用表面为绫罗绸缎的被子,里面装有各种动物皮毛。打猎是古代人擅长的技艺;动物的皮毛轻盈而保暖,不仅适用于作为被子的填充物,还可以制作成羊皮袄、狐裘、狼皮大衣等衣服。然而,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它们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的被子大多由麻布制成,填充物则是柳絮、茅草或旧衣物等,无法承受动物皮毛填充的高价格。纸裘的出现使古代人御寒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纸裘是用楮和藤纸等材料制成的衣服。由于纸张成本低且易于获得,从魏晋时期开始,穿着纸衣过冬成为民间最常见的御寒手段之一。

汉-花椒泥涂墙

“花椒涂壁”是一种古代提高墙体保温功能的技术,从汉朝到晋朝一直被广泛采用。首先,普通百姓会积极采集花椒,并将其磨成粉末或粒,然后与当地的泥土或黏土混合,制成花椒泥。有时候,他们也直接使用花椒颗粒。因为花椒具有辛辣的性质,这能有效提升墙体的保温效果。接下来,他们将制作好的花椒泥均匀涂抹在建筑的墙面上。通过花椒泥的涂抹,墙壁形成了一层保温层,减缓了室内外温度的传递,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效果。此外,花椒中的辛辣成分还能起到一定的驱寒作用,使室内更加温暖。除此之外,花椒还寓意着辟邪避凶,皇后的寝宫通常被称为“椒房殿”,寓意着“花椒多子,子嗣延绵”。在“石崇、王恺”的斗富环节中,石崇甚至不惜重金,利用花椒作为涂壁材料,并带有花香,以达到“涂壁香凝汉殿中”的效果。

唐-手炉和脚炉

唐朝时期,人们使用铜制手炉。手炉呈椭圆形,内部装火或灶灰,外部加罩,类似于现代的暖宝宝。大多数手炉都有提梁,古人宽袍大袖,可以将手炉放在袖子里,方便携带,温暖舒适。相比手炉,脚炉更大,可以放在脚下保暖。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汤婆子”的暖足瓶,里面灌上热水,这样晚上在睡觉时可以放在被窝里取暖。专家考证,手炉由火盆演变而来。当时的手炉器型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内部装火炭或灶灰,小型手炉还可放入衣袖内“熏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5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