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齐泰,黄子澄为什么要向建文帝建议削藩?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建文皇帝的兵部左侍郎是谁?,以及明朝朱允文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朝的推恩令?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朱允炆主政风格的变化与对藩王的不信任

朱允炆是皇孙,原先太子朱标的早逝,对于朱元璋预先设下的政治构想是一个致命打击。朱标的死,也多少让朱元璋有点心灰意冷的感觉。而作为第三代的朱允炆,很显然没有经过朱元璋如调教扶持朱标般的经历。

从小被儒家文化熏陶的朱允炆,从其亲近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做法来看,其执政风格和朱元璋完全是两个路子。亲近文官集团往往就代表着大权旁落,皇权式微。而朱棣是很像朱元璋的,事实证明,后来做了皇帝的朱棣,在诸多政务上的表现,很有朱元璋的杀伐决断。所以,朱允炆和朱棣有着天然的文化隔阂。

同时,朱标逝世后,因为朱元璋的支持,朱允炆成为了皇长孙,但并不代表朱棣服气。而朱棣是朱标之后,为数不多有能力,有人脉,又有手段,甚至勉强还算有资格服众的第二代典型代表。所以朱允炆对其是非常不信任的。

国家政策重心的偏移

朱棣等藩王无疑都是军事好受。仅看朱棣驻守北京,就很有抵御北方蒙古的意思在。而当时,经过蓝玉的一系列打击,蒙古的北元余孽已经没有实力和心思南下重建元朝了。而国家的重心也由军事行动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

朱棣等藩王常年对蒙古的军事行动和庞大的军费支出,无疑给朱允炆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削藩的另一重考量,是从军事征伐转变到国家经济建设。

中央集权的必要手段

这个很好理解,凡是大一统的中央封建王朝,都难以忍受有特权的地方势力。而明初的藩王无疑是中央集权的重要阻碍。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文官集团的集火目标

当皇帝和文官集团走的亲近的时候,皇权和朝臣的关系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不论话语权谁轻谁重,但是总归是在蜜月期。这个时候,文官集团必须要找出新的集火目标,防止自身的内斗和消耗。而明初的藩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方孝孺有没有怂恿削藩

怂恿削藩了,方孝孺认为应该削藩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建文皇帝的兵部左侍郎是谁

齐泰(?-1402年),本名德,获明太祖赐名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官员。齐泰是向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发动靖难之变,于建文四年(1402)夺得帝位后,齐泰惨被斩首

朱允炆的四大辅臣

朱元璋特意挑选了三个人留了下来,用来在日后辅佐皇太孙朱允炆,这三人就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继位后立刻把当时还是地方小官的方孝孺召回京城任命为翰林侍讲,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就是三位顾命大臣。

而后每逢大事,朱允炆都要与此三人参议一番,如果是一般政务,这三人或许还能胜任,但是朱允炆重用他们,却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削藩。

削藩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君不见昔日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建议,最后惹得“七国之乱”,若非后来周亚飞力挽狂澜,汉景帝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而这次朱允炆也要行削藩之事,他重用了爷爷留下来的三位顾命大臣,准确的说是三位读书读久了已经读的麻木的书呆子。说三人都是书呆子,可能不准确,至少方孝孺和齐泰还是在削藩上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但是黄子澄绝对是名副其实。

当年朱元璋在位时就派黄子澄为东宫伴读,当朱允炆的讲师。一次朱允炆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到:“诸叔各拥重兵吗,何以制之?”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随后又以汉朝七王之乱被平定的事迹来鼓励朱允炆,因此黄子澄在后来的三人中更得到朱允炆的信任。

明朝削藩手法

明朝削藩的代价非常高昂。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开始,永乐帝朱棣削藩为止。在这期间,大明朝经过几年的血雨腥风,兵祸不断,建文帝丢了皇位,装疯卖傻逃过一劫而逐渐崛起的朱棣荣登大宝,方孝孺这样的读书种子被诛杀,与其说是削藩,不如说是闹剧与惨剧,叔侄之间的各种相爱相杀,比美国大片的情节都精彩。

(朱允炆)

先说说建文帝削藩的背景。

朱元璋把天下留给朱允炆后,燕王、周王、齐王、湘王、代王、泯王互相暗中煽动,朝廷表面平静,内部暗流涌动,朱允炆仅仅凭借是朱标的儿子就能获得皇位,让这些跟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藩王们内心极度不平衡,虽然不敢明面搞事,但暗地里互相倾轧的小绊子还是不少的。对于新登基的朱允炆来说,消除隐患势在必行。

如何消除藩王势大的隐患?朱元璋曾经与朱允炆探讨出可行之法

朱元璋封诸王卫边,与朱允文说:“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分封藩王是朱元璋为了稳定边防定下的治国方略,确实收到很好的效果,朱元璋活着绝对可以强势压住各个手握大权的儿子,一旦朱元璋归天,这些藩王很可能各怀心思。朱允炆就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他问道:“虏不敬,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沉吟良久,反问道:“汝意如何”?朱允炆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深以为是。

那时候的朱允炆思路非常清晰,削藩的策略也很是高明,与西汉主父偃推恩之策非常相似,削其地,或变置其人,诸王侯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南北对调封地,让藩王更加弱小,如脱水的鱼儿,徒劳挣扎。可惜啊,一个人的出现让朱允炆的削藩之路彻底失败。

这个人就是黄子澄。

这黄子澄削藩的策略与西汉的晁错几乎相同,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刚猛,不计任何后果与代价,任性而行。

西汉的晁错向景帝献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黄子澄向建文帝献策:“诸王护卫之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临以六师,无人能挡”。

于是,建文帝在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了强势削藩。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大同。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建文帝一年削了五个王,让余下的藩王心慌不已,尤其朱棣更甚。

朱棣是个极有心机之人,为了给自己喘息发育成长的机会,他选择了装疯,怎么装?

蓬头垢面走在大街上跟别人抢东西吃,晚上睡在大街上,大夏天穿着棉袄抱着火炉瑟瑟发抖还让加炭。如果说那时候有奥斯卡奖,朱棣绝对堪称影帝级别,他骗过了监视他的谢贵和张信,更让朱允炆信以为真,还放了他的三个人质儿子。

晁错的谋划导致七国之乱,毫无疑问,朱允炆必然要承受靖难之役。当然,汉景帝与建文帝的结果完全不同,汉景帝靠周亚夫把诸侯强势镇压,建文帝就尴尬了,他几乎没有大将可用,只有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耿炳文稳扎稳打,虽然有小败,但以全国之力对付偏居一隅的朱棣,靠消耗就能将其磨死,可惜,齐泰和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代耿炳文,想一举打垮朱棣,结果欲速则不达,不但没有很快平乱,反而使朱棣不断壮大。李景隆先败于北平,接着在白沟河全线崩溃,最后李景隆开城门投降,让燕军兵不血刃破城。靖难之败让朱允炆的削藩彻底成为浮云,一切烟消云散。

朱允炆削藩失败了,朱棣的削藩之路还在继续

朱棣绝对深知藩王威胁,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人与人之间就怕比较,同样是削藩,朱棣轻描淡写,随手间便将藩王隐患消弭于无形。

高巍曾向建文帝建议的削藩之法: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慰问,贤者下诏褒奖之,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将北方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南方诸王子弟分封于北,如此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朱棣用的策略与高巍曾向建文帝的建议不谋而合。

(朱棣)

朱棣先将建文帝废掉的藩王全部复爵, 并大加赏赐。同时, 朱棣不动声色,将威胁较大的藩王改变封地。藩王脱离了经营已久的地盘和军队,即使谋略在高,用兵再强,也只能虎落平阳。复封后的齐王朱樽,嚣张跋扈,朱棣为了麻痹其他藩王,竟然赐书劝诫,希望齐王“涵养德性”,连续劝诫三次,朱樽依旧不悔改,朱棣便有了口实,下诏削朱樽爵位,废为庶人。接着如出一辙,废除谷王朱槔。岷、代、辽三王也因罪被革去护卫军。宁王朱权从此退出政坛,整日弹琴读书,周王也主动交出军队,其余藩王俯首听命,从此朱棣彻底收回中央权力,藩王隐患彻底消除。

朱棣的手段高明吗?其实并不是。朱允炆也好,朱棣也好,同是皇帝,他们只需要做选择题,去选择大臣所建议的削藩之法。而如何选择,就要看当事人的眼光和韬略。朱允炆弃之不用的计策让朱棣贯彻实施,结果截然不同,也从侧面反映出,两者之间眼界格局的巨大鸿沟。

明朝朱允文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朝的推恩令

与西汉初期类似,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决定实行分封制,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帝国各地就蕃,建立封国,由此引发藩王势大尾大不掉的局面。对西汉皇帝来说,为了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问题,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成功地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现实威胁。推恩令的主要内容在于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自家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并将这些侯国的管辖权收回归所在郡管辖,不再受原来的诸侯王国管辖。这样一来,原来的诸侯王国分裂为多个侯国,\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诸侯国逐渐失去了对中央朝廷武力对抗的资本。

在各个列侯们力量涣散薄弱之后,汉武帝还充分利用了列侯酎金夺爵制度,在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在祭宗庙的时候,他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一百零六人,进一步打击了诸侯们的势力。 最后,汉武帝制定的《附益之法》为诸侯国的行动进一步加上了明确的限制。该法不许诸侯王随意结交各路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汉书·诸侯王表》)。

但是,明朝时期的藩王制度与诸侯王制度有很大区别。后者可以采取“推恩令”加以解决,是因为汉初的诸侯国有很大的自主权,不但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军队,还可以任命官吏、征税甚至像吴王刘濞那样可以铸造钱币,可谓是国中之国。“推恩令”将诸侯王们的封国一分为多,大大降低了诸侯王们对抗朝廷的综合国力,而且此举还是让诸侯王们有苦说不出,毕竟这是朝廷对宗室子弟的恩德,自己处理不当,还会带来自己儿子们之间的纷争,因此,“推恩令”的推行相当顺利,最终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朝廷已久的诸侯国问题。

反观明朝的藩王制度,却大不相同。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社会底层卑微的出身和悲惨的遭遇,在他们性格形成的阶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一旦他们因机缘巧合风云际会登上了大位,本质里的小农意识就不由自主地驱使他们想尽办法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皇权,为此,在不断铲除异姓功臣的同时,朱元璋决定采取分封皇子为藩王拱卫皇室的政策。“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了二十六位藩王,除了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外,其余二十五位藩王都是明太祖的皇子。明朝的藩王分封原则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说明朝的藩王有封地却没有分疆裂土;位列王爵却不能直接管辖封地内的百姓;享有丰厚的亲王俸禄却没有权力行使封地内的行政刑事民事管辖权,所有的官员都由朝廷来任命选拔。但是,所有的亲王手里都有武装护卫,特别是位于北部边疆的九位亲王如秦王晋王燕王宁王等都手握数万精兵,被称为“九塞”,如宁王手里就握有包括“朵颜三卫”的八万精兵,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由于这些明朝藩王们并没有实际的封国,直接采用“推恩令”不太合适,因为这些藩王无地可分。

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些亲王都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到了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削蕃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推行削蕃前,黄子澄和齐泰等大臣给出了三种削蕃策略供建文帝参考:一是逐步削蕃,但要讲究顺序;二是快速削蕃;三是参照汉武帝时期做法,对这些藩王手里的兵权逐步分散至藩王的儿子手里。这是“推恩令”的翻版。户部右侍郎卓敬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即在藩王子嗣瓜分藩王的权力后,再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再册封时要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再册封时要封在北方。还特别指出燕王朱棣野心最大,建议将其转封至南昌,方便朝廷监管。

权衡利弊之下,建文帝选择逐步削蕃的做法。但削蕃政策最终失败,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逐步削蕃本身没问题,但削蕃的顺序不对。在确定逐步削蕃的顺序前,建文帝的大臣们各执己见。黄子澄认为应先易后难,从实力弱的藩王开始削蕃;齐泰认为应“擒贼先擒王”,先从最有可能造反的燕王开始,处理好了燕王,其它藩王不攻自破。建文帝最终选择采纳黄子澄的意见,假如采纳齐泰的意见,先对燕王下手,可能削蕃大计成功概率更大。

二是建文帝手上没有能征善战的名将。随朱元璋开国的淮西军事集团名将们,要么像常遇春这样的早逝,要么像蓝玉这样的被朱元璋怕后世帝王难以驾驭而找借口处死,给建文帝留下的除了少数像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就是一些二三流的将领如李景隆。而燕王旗下虽然兵力少于朝廷,但大多是久经沙场的边关将领,导致双方在山东战场僵持不下。假如朝廷方面有像蓝玉徐达这样的名将,燕王早就被擒下送京师了。

三是建文帝性格优柔寡断。第一年,先后以各种借口处理了周王珉王齐王等五位藩王,其实朝廷还有充足的时机一举拿下燕王。可惜建文帝优柔寡断,怕担上杀叔的骂名,不敢果断处理。不但被燕王装疯卖傻骗过,还把作为人质留在南京的燕王儿子放回北京,使得燕王没有后顾之忧,并有时间整备军力,建文帝错失良机。

四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虽然老将耿炳文在山东战场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遏制了燕王攻势,时间拖延下去对朝廷有利,但此时建文帝屡出昏招,由草包李景隆代替出战,此人葬送了朝廷五十万大军,逃回南京后,建文帝并没有严厉处理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反而偷开城门献降,把建文帝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靖难遗孤是什么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他看到自己的叔叔们各个兵强马壮,已严重威胁了自己的统治,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下削藩。朱棣得知此事后,开始装疯麻痹朱允炆,而朱允炆一直没有放松对朱棣的监视。朱棣回到北平以“清君侧”为名,立即发动了靖难之役,很快就攻占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允炆的辅政大臣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继位后立刻把当时还是地方小官的方孝孺召回京城任命为翰林侍讲,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就是三位顾命大臣。

而后每逢大事,朱允炆都要与此三人参议一番,如果是一般政务,这三人或许还能胜任,但是朱允炆重用他们,却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削藩。

削藩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君不见昔日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建议,最后惹得“七国之乱”,若非后来周亚飞力挽狂澜,汉景帝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而这次朱允炆也要行削藩之事,他重用了爷爷留下来的三位顾命大臣,准确的说是三位读书读久了已经读的麻木的书呆子。说三人都是书呆子,可能不准确,至少方孝孺和齐泰还是在削藩上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但是黄子澄绝对是名副其实。

当年朱元璋在位时就派黄子澄为东宫伴读,当朱允炆的讲师。一次朱允炆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到:“诸叔各拥重兵吗,何以制之?”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随后又以汉朝七王之乱被平定的事迹来鼓励朱允炆,因此黄子澄在后来的三人中更得到朱允炆的信任。

关于明朝朱允文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朝的推恩令?,明朝削藩手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42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