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告老还乡装了10箱“金银”,皇帝大怒,一查打开都是石头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这句话,是名垂千古的包拯所说,像包拯、海瑞这类清廉勤恳的好官,一直被百姓牢记在心中。

他们的事迹,不仅被记载在史书上,更是通过民间故事口口相传,至今依然在电影、电视剧等形式中演绎更新。

反腐倡廉一直是古代王朝仕途之路的重中之重,但如赵高、和珅之流的贪官污吏依然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清廉的好官为人所知的并不多。

可见,清廉二字,说来容易,做到确实不容易的。

为官只有手口如一,行动上落实清廉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民心所向。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官员在告老还乡之际,因为太穷,他装了10余箱的石头撑场面,乾隆得知后,立刻派人将他的石头换成了真金白银。

这位官员,是历任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也是清朝一位有名的肱骨清官。

他虽然没有像包拯、海瑞那样千古留名流传至今,但在当时的百姓心中,他依然是难得的受人爱戴的清廉好官。

敢言直谏肱骨能臣

孙嘉淦,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康熙年间出生于山西。

幼年家境贫寒,但他志向远大,为求取功名,自幼便饱读诗书。

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

孙嘉淦兄弟三人皆是进士,但一门三进士的荣耀,一开始也并不能为孙嘉淦带来顺畅的仕途。

初出茅庐的孙嘉淦官职不高,康熙在位期间,他敢言直谏的性格并不讨好。

枪打出头鸟,遭受排挤的他并没有太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好在他未曾颓丧,依秉持着正直的品性。

1722年,康熙驾崩,经过激烈的争夺,雍正排除万难得以登基。

新帝上位三把火,且孙嘉淦对雍正帝也有所了解,他终于等到了实现抱负的机会,他很快上书给雍正,提出了“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三条建议。

兄友弟恭、减少纳税、停止打仗,第一条“亲骨肉”的建议直击要害,激怒了雍正。

他勃然大怒,雍正最终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出,其间的手段不容小觑,孙嘉淦的这句话简直是在挑战天家权威,是找死的行为。

而“停捐纳”、“罢西兵”这两条建议,也十分直接。

不仅批判雍正频繁发动战争,还直指西北用兵掏空国库、加重百姓税负。

盛怒之下,雍正立刻召集朝中大臣,下令要罢黜孙嘉淦的官职,将他处死。

群臣应和,不敢有任何异议,只有雍正的老师,朝廷重臣朱轼向他求情:“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

虽然十分恼怒,但雍正也不得不承认,孙嘉淦的这份胆量令人佩服,“朕亦服其胆”。

如果换一位混淆是非的君王,孙嘉淦大概已是小命休矣。

但雍正并非一般的君主,冷静下来后,他不仅没有责罚孙嘉淦,还赞赏了孙嘉淦的刚正不阿。

之后更是将孙嘉淦升职,提为了国子监司业。

自此,孙嘉淦凭借自己的敢言直谏,进入了帝王的视线,也获得了圣上的青睐。

不过他并不曾因此骄傲自满,依旧如从前一般兢兢业业的工作。

他还保持着清廉的为官之本,从不曾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

清正廉洁的孙嘉淦,得到了雍正的重用。

雍正四年,皇帝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

雍正六年,他被任命为署理顺天府尹。

同年,孙父去世,守丧期满,被雍正调回京城,担任工部侍郎,仍兼任顺天府尹、国子监。

但在雍正十年,孙嘉淦经历了一次挫折。

彼时孙嘉淦在祭酒任上,负责对方从仁、宋镐等人的教育培养。

学习期满,孙嘉淦认为二人可以委以重任,但后期他发现方从仁名不副实,又直言上书告知圣上,令雍正非常生气,斥责他反复无常,欺蒙圣上。

因荐举方从仁等人有失,雍正将他撤职,交给刑部治罪。

刑部提出孙嘉淦犯了欺上之罪,准备将他斩首,但雍正体谅其清廉:“孙嘉淦太戆,然不爱钱”,赦免了他的死罪,令其到银库效力。

虽然降为小吏,但孙嘉淦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在顺时不得意忘形,在逆时也不沮丧挫败。

“权衡轻重,与吏卒杂坐,均劳苦”。孙嘉淦查核所计,账币全符,没有丝毫赢绌。

此事为雍正所知晓,便愈发看重他。

雍正十二年,孙嘉淦被任命为河东盐政。

为民请命百姓爱戴

1735年,雍正十三年,孙嘉淦的第一任伯乐雍正帝驾崩,弘历即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孙嘉淦是那个幸运的例外,继位的乾隆依然重用孙嘉淦。

乾隆登基之初,孙嘉淦直言上疏《三习一弊书》,直言不讳地告诫皇帝要三习一弊,不要养成“喜谀而恶直,喜柔而恶刚,喜从而恶违”这3个陋习。

因为这最终会导致“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的弊端。

他还告诉皇帝要除掉这三个陋习该怎么做,“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唯在乎心,故臣愿言皇上之心也。”。

一位明君,要杜绝陋习,关键在于他的心是怎么想的。

孙嘉淦的这份《三习一弊书》,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

而乾隆帝见到孙嘉淦的直言奏折,对他清廉实干、敢于直谏的品性更加信任赞赏,积极采纳,“宣示于朝”,因此将他提任为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

感念帝王的赏识,孙嘉淦也愈发尽心尽力地工作。上任后,澄清并公正处理了各类事件。

此时,恰逢河南郑州发生一桩冤案,一位叫做焦韬的平民。

他本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却被污蔑为邪教,经过严刑拷打,焦韬被屈打成招,株连了数百人。

乾隆派人审理后依然没有查清,乾隆很是不满,便派遣孙嘉淦前去审理。

孙嘉淦到达目的地后,就开始不竭余力地审查涉案人员,四处奔走了解情况。

经过仔细梳理、思考、审理,最终,他终于发现了破绽,洗刷了无辜之人的冤屈,涉案的百人得到了清白,孙嘉淦成功还百姓以公道。

从此往后,孙嘉淦的仕途越发顺畅。

乾隆三年四月,孙嘉淦被皇帝任命为人事部尚书,仍兼任刑部尚书,六个月后又火速晋升,被提拔为直隶总督。

为百姓洗冤的事情,在孙嘉淦的官场生涯非常多。

另一件令人称道广为流传的事,是为“杀人犯”纪怀让沉冤昭雪。

纪怀让是晋州一位普通的村民,“民纪怀让食料豆汁染衣”结果衣服变成了红色,恰好这时候发生了一个杀人案,“会村有贼杀人,侦者以为血”,于是官兵就将纪怀让带去审问。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就这样纪怀让也被屈打成招。

此时,正定知府陈浩廉收到冤状,察觉有异样就告诉了孙嘉淦,于是孙嘉淦亲自调查,为纪怀让洗刷了冤屈。

孙嘉淦直言敢谏,除却因为他性格的直爽坦荡,根源是因为他胸怀宽广,始终心系百姓。

清朝建立初年,有个规定,官府禁止民间私自酿酒。

但孙嘉淦在职期间发现百姓私酿行为屡禁不止,因此获罪的人也比比皆是,孙嘉淦知道后,认为宜疏不宜堵,决定改变这一情况。

在他担任直隶总督之际,他深入民间展开调查,对民间酿酒流程、酿酒工艺做了全面的排查摸底。

他发现民间酿酒都是用豆皮、谷糠、高粱等原材料制成的,对朝廷民生无害,反而有利于提高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调查结束他向乾隆总结道:“民间酿酒主要用高粱等谷物作为原料,并不影响口粮需求。”

清初禁止民间酿酒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证百姓的口粮需求,担心百姓用口粮去酿作酒物。

孙嘉淦查清始末,打消了乾隆帝的疑虑,解决了政策存在合理性问题。

之后提案被朝廷采纳,清政府同意了孙嘉淦的建议,解除了民间酒禁的请求,允许民间自主酿酒。

清朝官员告老还乡装了10箱“金银”,皇帝大怒,一查打开都是石头

1739年,乾隆四年,孙嘉淦监管直隶地区的直隶河务工作,发现河道不畅对百姓影响重大。

于是他钻研河道治理办法,首先提议治理永定河, 提出在金门闸上下修建草坝,还亲赴天津,勘察河道及众河交汇、入海之路,多次上疏朝廷,陈述治理河务的办法。

经过一阶段的修复整顿,永定河河道畅通,并加固了保定城郊堤防,提高了抗灾能力,减轻了百姓的困苦。

孙嘉淦在直隶总督任上做了4个年头,直到乾隆六年八月才卸任,期间心系百姓、兴修水利、安定民生、屡施善政,做出了不少的好事。

喜得黄金荣归故里

民间有俗语,“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孙嘉淦一门三进士,且作为三朝元老,在官场深耕多年,应当时有不少积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退休时除了一身官服几件薄衣,几乎称得上一无所有。

孙嘉淦刚正率直,三朝元老为官多年身居要职,孙嘉淦却从不与官场腐败分子同流合污,始终保持清廉作风。

不单如此,他还时常将自己的官饷拿出来,替百姓办实事,导致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清朝官员告老还乡装了10箱“金银”,皇帝大怒,一查打开都是石头

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孙嘉淦请求告老还乡,得到乾隆批准。

此时的孙嘉淦已经是65岁高龄,古人讲究落叶归根,作为朝廷元老退休回乡,空手而归不仅会惹人笑话,甚至还可能让人怀疑君王的圣明,丢了朝廷的脸面。

但孙嘉淦两袖清风,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金银珠宝装点门面。

左思右想,孙嘉淦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让仆从借了十几口箱子,并在箱中塞满石头,佯装是财宝,谎称带回十几箱金银财宝,以示朝廷对他的厚爱。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未曾回到家乡,便遭人弹劾。

这群人称孙嘉淦之前所谓的清贫不过是逢场作戏,认定他是个假清官,不然为何能带如此多的财宝归乡。

乾隆听闻大怒,孙嘉淦清廉的形象实在太过突出,此番举动属实让人怀疑。

虽器重孙嘉淦,但帝王此时还是起了疑心,便派遣朝廷官员前来调查,打开了本应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之后,众人皆为之汗颜。

其中并没有金银珠宝,全部是清一色的石头,官员明白了孙嘉淦的良苦用心,回去后向乾隆禀明情况。

得知事实的真相后,乾隆先是大笑不止,后又被孙嘉淦的清廉品性所感动。

看到这位肱股之臣回乡时刻如此清贫,帝王动了恻隐之心。

他下令,命人将木箱中的砖头,全部换成了真金白银,当做是对孙嘉淦多年清廉为官的奖励。

然而,因为孙嘉淦真才实干,清廉为民,两年之后,乾隆召他回京,入值上书房。

乾隆十五年正月,孙嘉淦担任兵部侍郎一职,同年升任工部尚书,不久后署理翰林院掌院学士一职。

乾隆十七年,孙嘉淦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1753年,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孙嘉淦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

对于孙嘉淦此人,雍正帝直言:“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

《清史稿》评价其:“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

结语:

孙嘉淦自幼清贫,考取功名后,为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但他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却能始终深得帝王的信赖,不是因为他长袖善舞擅长侍奉君王,反而正是因其刚正不阿、敢言直谏的品性。

他对上直谏清代奏议第一的《三习一弊疏》,对下深入民间关爱百姓,真才实干、为官清廉,一生查贪污、平冤狱,整修河道,为民请命,为国为民作出杰出贡献,实乃民心所向,肱股之臣。

正是因为有这样敢于说话、操办实事、廉政清白的官员,国家才能蓬勃发展,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1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