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2)

50、完善无缺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

50、完美无缺

古时候,有个年青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骤然间,一个标致的仙女从天上飘但是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居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如何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如何会有衣缝呢?”

[提醒]比喻事物无比自然完善,无任何纰漏马脚可寻。

51、名落孙山

宋代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块儿去参加科举考试,虽考取了最后一位然而依然榜上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提醒]比喻投考不中或提拔时未被录取。

52、塞翁失马

古时候,边塞有位老年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他人来劝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庆祝,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暴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注释]塞:边塞。翁:老头儿。

[提醒]比喻坏事可以变为好事。

53、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材,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据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打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树立了蜀国。

[注释]顾:造访。茅庐:草屋。

[提醒]比喻热诚地再三约请人家。

54、安居乐业

年龄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无比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疆土面积小,人口希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平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来往。

[注释]安居:栖身之处平稳。乐业:喜欢自己的职业。

[提醒]形容人们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55、触类旁通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当要能灵便地推想到此外三个墙角,

[注释]持:坚持。恒:恒心。

[提醒]指有恒心肠坚持下去。

61、出类拔萃

孟子是年龄末期一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发问时说:“麒麟以及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以及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以及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出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注释]出:超越。类:同类。萃;会萃。

[提醒]比喻人的品德以及才能超越常人。

62、不迟不疾

年龄战国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外一位哲学家惠子争辩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不迟不疾地游来游去,多快活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如何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活其实其实不重要,由于咱们自己快活,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一样无比快活。”

[提醒]形容镇定自如,不慌不忙。

63、大器晚成

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青时既没成绩又无名气,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期才能成绩,崔林之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提醒]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由长时间磨练,常常成名较晚。

64、大义灭亲

年龄时,卫国有位正派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夺取了国君之位。州吁以及石厚很暴虐,引发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忿恨。他设计把州吁以及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磋商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颂他的行动是“大义灭亲”。

[注释]义:正义。亲:亲属。

[提醒]为保护国家的利益,对犯法的亲人加以处分。

65、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以及庄子学说的钻研上颇有造诣。因为他学识赅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繁杂的事情都能说得井井有条。学者王衍称颂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注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注释]若:好像。悬河:形容像激流倾注而下。

[提醒]比喻口才好,能言善辩。

66、鱼目混珠

战国时,齐宣王尤其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摆尾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逝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没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充:冒充,凑。竽:古乐器名。

[提醒]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67、柳暗花明

南宋诗人陆游被朝廷免去官职后,闲居在故乡山阴。有一次,他去西山游玩,途经一个鲜花怒放、绿柳成荫的小村落,标致的风景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写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游山西村》。诗中就是用“柳暗花明”一词来描绘这个小村落的风景的。

[注释]暗:浓绿。明:亮丽。

[提醒]本意是形容标致的风景。后来多用来比喻在窘境中看到但愿。

68、买椟还珠

听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无比精巧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居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注释]椟:盒子。

[提醒]比喻没有目光,取舍不当。

69、门可罗雀

西汉时,翟公曾经经做过廷尉,由于这是一个颇有势力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不少。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翟公叹气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罗雀:用网捕鸟。

[提醒]形容门庭冷落,宾客希少。

70、门庭若市

战国时代,齐国的邹忌问妻子以及客人,自己以及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察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由于偏爱以及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陷的,一概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同样多。

[注释]庭:院子。市:集市。

[提醒]形容来的人不少,无比热烈。

71、孟母三迁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他三岁那年,父亲逝世了。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左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左近。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左近。孟子每一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再也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

[提醒]比喻重视选择优良的学习环境。

72、目不识丁

唐代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时常聚在一块儿饮酒发怨言。每一当喝多了酒,他们就叱骂兵士:“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注释]丁:指简单的字。

[提醒]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73、鹏程万里

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铺天盖地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狂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注释]鹏:传说中的大鸟。

[提醒]比喻前途弘远。

74、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往往看着天空发楞,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如何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如何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耽心太阳、月亮以及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注释]杞:地名。

[提醒]比喻没必要或无依据的忧愁以及耽心。

75、人杰地灵

唐代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纭推却。王勃寻思以后,挥毫即书。起初世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世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现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常人,杰出。灵:尤其美妙。

[提醒]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76、患难与共

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以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求教郭隗应当如何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切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

[注释]甘:甜的。

[提醒]比喻共享欢喜,共度患难。

77、得意忘形

年龄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自豪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快派人去提示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因为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注释]趾:脚。

[提醒]形容自豪自满,趾高气扬的模样。

78、退避三舍

年龄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怎么答谢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战,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为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产生了战争,重耳实行了自己的许诺。

[注释]舍:一舍为三十里,今为十五公里。

[提醒]比喻退让以及躲避,以避免引发冲突。

79、物归原主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以及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以及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以及玉一块儿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以及氏璧回到赵国。

[注释]璧:圆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提醒]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奉还原主。

80、亡羊补牢

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很多处所。这时候,他问庄辛如何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但愿。”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光复了大部份失地。

[注释]亡:丢失。牢:牲口圈。

[提醒]比喻出了问题后,想方法补救,可以避免再受损失。

81、画饼充饥

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兵士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登时觉得口渴的感觉减缓了很多,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提醒]比喻用幻想来劝慰自己。

82、望洋兴叹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季,雨水尤其多,小河的水不平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敞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斯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愧疚,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注释]望洋:仰视的模样。

[提醒]多比喻做事由于气力不够或前提不充沛而感到无可奈何。

83、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以及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青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程顾虑。于是相互勉励,立志要为扞卫国家做出贡献。每一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率军北上,光复了大片疆土。

[注释]闻:听到。

[提醒]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发奋努力。

84、卧薪尝胆

年龄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遇了一般人难以忍耐的辱没。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鼓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一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由长时间筹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胆:苦胆。

[提醒]形容人耐劳自励,奋发图强。

85、八面受敌

秦代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带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散漫。项羽也心乱如麻,仓皇率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注释]楚:指古代楚国人。

[提醒]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86、螳螂捕蝉

年龄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抛却攻打楚国的抉择,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斟酌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抉择。

[注释]蝉:知了。

[提醒]比喻眼光短浅,一心图谋损害他人,殊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87、悬梁刺股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维持苏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代的孙敬,为了避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名儒学巨匠。

[注释]股:大腿。

[提醒]形容学习无比耐劳。

88、叶公好龙

年龄时代,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他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划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据说了,无比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众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混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注释]好:喜欢或喜爱。

[提醒]比喻表面上喜好某事物,但并不是真正喜好它。

89、一鼓作气

年龄时,鲁国与齐国产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知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兵士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注释]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提醒]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90、迎刃而解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意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犹如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提醒]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91、滥竽充数

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时常独自把玩,从不让他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收藏起来。后来,他们俩患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注释]珠:珍珠。

[提醒]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92、杯弓蛇影

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名朋友来家里饮酒,朋友看见羽觞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此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知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提醒]比喻因疑虑而引发惊骇以及顾虑。

93、毛骨悚然

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情残酷,心地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剧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分。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以及他们的亲友全体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混身打颤,十分惧怕。

[注释]栗:发抖。

[提醒]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无比恐惧。

94、愚公移山

传说,古代有个老年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太行以及王屋两座大山,走路很不利便。他决心率领全家挖掉这两座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山却不会再长高了,终有一天会被挖平的。”

[提醒]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难题。

95、鹬蚌相争

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同样刺入贝壳。河蚌当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名渔翁凑巧途经,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抓住了。

[注释]鹬:鹬鸟。

[提醒]比喻二者相争,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一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连用。

96、凿壁偷光

汉代时,有个读书人叫匡衡,由于家境贫穷,买不起烛炬以及灯油,晚上没法看书。他发现隔壁富户每一天晚上都点着烛炬,屋里被照得通亮,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光亮就从这个小孔里照过来。匡衡就在这光亮下耐劳读书。他后来成为一个颇有学问的人。

[注释]壁:墙壁。

[提醒]指想尽方法耐劳读书。

97、贪小失大

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要求齐王犒劳戎行,齐王不答应。交兵之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埠。燕国戎行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提醒]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98、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知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他人说的。

[注释]道、途:路。

[提醒]指风闻,没有依据的话。

99、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式幽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怎么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式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式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怎么走路的都忘怀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注释]邯郸:地名,在河北省。

[提醒]比喻学人的长处没学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本的东西也丢了。

10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前,有个卖柑橘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橘放置时间久,外表无比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当了。卖柑橘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莫非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未尝不是外表华美、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若无睹,为何非要抉剔我的柑橘呢?”

[注释]金玉:泛指至宝,比喻美妙。败絮:烂棉花。

[提醒]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一,外表华丽,内质败坏。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2)”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06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