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校园霸凌带给孩子的心理危害(建议转发)

身为家长,谁都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那么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校园霸凌带来的心理危害有哪些呢?霸凌事件通常会对孩子留下以下几种心理阴影:谨以此文献给各位家长朋友,希望动动您的手指,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校园霸

就在近段时间大家还在为“上饶小学生被同学父亲刺死”案件疑似因校园霸凌而起争论不休时,4月23日下午,甘肃陇西县渭河初级中学一学生被5名学生强行殴打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据学生家长反映, 殴打发生在13点50左右,“当时学生不敢向老师报告,事后无人报警,孩子强忍着伤痛走到办公室向老师报告”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 “老师是14:33通知我们家属的,当我赶到学校时,孩子已经昏迷呕吐”,把孩子送到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已是15:50,经医生诊断张某伤势严重,头部血管破裂,之后在医生监护下送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19:40进行抢救,经过一小时努力,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据其提供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张某左侧颞骨岩部骨折伴左侧乳突气房积血,左侧颞、枕部硬膜外血肿,蛛网膜腔出血,左侧侧脑脑室积血;左侧小脑半球挫裂伤;双肺挫伤;左侧第1后肋骨折;双肺多发支气管痰液阻塞……

损伤程度之重,让人惊叹,同为孩子的施暴者怎会下如此狠手?!

近段时间来,校园霸凌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甚至发生流血死亡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得到社会的广泛。

由于校园霸凌事件频发,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有大批网友发表“以暴制暴”的言论,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频频发生的校园霸凌在很多人心里投下了阴影,引起了大众的恐慌和焦虑。

身为家长,谁都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那么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校园霸凌带来的心理危害有哪些呢?

01.求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校园霸凌属于群体性事件,涉及到的人群有施暴者、受害者还有旁观者、听闻者,并不是简单的两个人发生打闹,而是有目的性的欺凌与压迫,通常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我之前上学的学校也有霸凌现象,同学间孤立、欺负、打骂的情况一直存在,很多同学都心生害怕,唯恐避之不及,这对当时还小的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恐怖所在,可以说比挨爸妈打骂还恐怖。

还有的同学甚至一旦听到别人谈论霸凌现象,就会感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额头冒汗,表现出恐惧惊慌的样子。

霸凌事件通常会对孩子留下以下几种心理阴影:

A.霸凌者是恶魔。

在很多孩子心目中,霸凌者就是恶魔的化身,他们残忍、邪恶、狠毒、不择手段、为所欲为,甚至一想到他们,孩子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副狰狞凶狠的模样,在那里龇牙咧嘴、张牙舞爪。

面对霸凌者,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躲避,因为他们害怕跟那些人接触,不愿与那些人有任何来往。有时走在路上远远看见,心里就会担心害怕,会选择另一条路早早避开。

同学之间也会将霸凌者“妖魔化”,我上初中时就有一个同学,隔三差五地给我们讲“李二娃”( 当时我们学校校霸的绰号)又怎么欺负同学了,又从哪弄来一把刀,他对谁谁有多狠,他爸也是个狠角色等等,其实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的,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心里无疑又增添了几分恐惧。

B. 霸凌者是强权。

对于年幼的孩子,自己不够强大,就只能屈服于强者。对家长、对老师、对霸凌者都是一样的本能反应。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对霸凌现象的耳闻目睹,对孩子来说,霸凌者就是强权,霸凌者犹如校园的统治者,他们的一句粗话能比上老师的十句教导。

就如受害学生家长说的那句话一样,“当时学生不敢向老师报告,事后无人报警,孩子强忍着伤痛走到办公室向老师报告”,大多数孩子不敢把霸凌行为告诉老师,甚至回到家也不敢告诉家长。

我有一同学,每周日都会被别人收“保护费”,时间长达两年,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发现。只因霸凌者对他说:“如果你敢给别人说,就别怪我的斧子对你不客气。”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心里一直有着霸凌者这个恐怖的存在,他们认为告诉老师和家长也起不到作用,他们害怕自己“告密”后,会受到打击报复,因此都选择忍气吞声。

C.校园是恐怖之地。

如果你的孩子某一天突然哭着闹着不去学校,你要引起警惕,不要强迫他,要鼓励他说出原因,因为很可能他对校园有了恐惧心理。

曾经有位家长说,自己的闺女平时都很乖巧听话,但是有天放学之后闷闷不乐,问她原因也不说,第二天撒谎说自己生病,不想去上学,最后好说歹说才了解到,原来是有同学打了她。

校园霸凌现象的存在势必会让孩子对学校也产生偏见,认为学校就是个恐怖之地,这种感觉在经常受欺负的学生中更明显,对于他们来说,进入校园就意味着受欺负,恐惧的感受包裹着他,严重时会产生泛化,即:待在校园的每一秒都是被欺负的过程,即使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欺负行为。

02.可能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

面对危险和威胁,出于求生本能,人们都会采取一些防御机制,这其中也包括心理上的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由于人们接受教育程度、经历、学识的不同,面对校园霸凌现象,人们会有不同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种不良的情况:

A.以暴制暴:喜欢以拳头说话。

面对霸凌现象带来的威胁和情感不适,部分学生会开始向霸凌“站队”,认为暴力是解决一切问题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手段,从而变得更有攻击性,开始崇尚暴力,把暴力当成能力耀武扬威,甚至残害动物、做出敌意的叛逆行为、欺凌辱骂、打架斗殴。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

当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人去维修时,其他人可能就会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时间一长,这些破窗户就会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从而导致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

破窗效应充分说明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诱导性和暗示性。

如果校园霸凌现象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就很有更多的人成为霸凌者,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偏差,都有这样的心理:这个地方本来就充斥着暴力,让它再暴力一些也没什么。

崇尚以暴制暴,会出现更多的施暴者和受害者。

家长必知:校园霸凌带给孩子的心理危害(建议转发)

B.自卑怯懦:躲进自己的安全屋。

遭遇过校园霸凌的人,很大一部分会变得无助、沮丧、自卑、怯懦,对于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会听之任之。

心理学上有“习得性无助”一说:

“习得性无助”是因为重复的失败的挫折体验或惩罚而造成的失去反抗和再次尝试的能力从而听任摆布的无助的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从实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屈服于暴力,因为他们在心理已经放弃了反抗。

长期受到霸凌的孩子,会失去对霸凌的抵抗能力,甚至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在与别的同学交往中也会特别谨慎,害怕自己犯错误,唯恐与别人发生摩擦,渐渐地变得胆小怕事,出现自卑、抑郁、自闭等心理。

C.事不关己:当一个漠然的吃瓜群众。

对于学校霸凌现象,部分孩子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校霸爱干啥干啥,不关我的事,自己当一个漠然的吃瓜群众。

诚然不知,这种“看客”心态,是对霸凌行为的放任,这无疑会让校园霸凌肆滋长,他其实在自己心里已经默认霸凌行为的可取性。

“看热闹”也属于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体现。当人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做一个吃瓜群众看看热闹能够减轻或免除自身本有的精神压力,让人恢复心理平衡。

“吃瓜群众“代表着的无非是“无责任、无判断、无担当”的三无心态。网络上总是有一大批人秉持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以吃瓜群众的姿势搬好板凳围而观之。人们能从围观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与满足,虽然这种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

试想,如果人人都当个吃瓜群众,那这个社会何来温情,何来正义?

吃瓜群众当着轻松,但是也应该知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

03.家长如何应对霸凌现象

作为家长,面对霸凌现象,不能视而不见,不能一味忍让,更不能以暴制暴,而应该进行合理抵制,在心理上贬低霸凌行为,在道义上讨伐霸凌行为。

情感支持:做孩子温暖的港湾。

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孩子遭到欺凌不敢跟父母说?

我想每一位家长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答案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很多孩子告诉家长得到不是安慰和支持,而是更多的怀疑、责骂和批评!

“你是不是傻?怎么不打回去?”

“是不是你先惹他的?”

……

当下,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的交流存在“梗阻”。

前段时间发生的“17岁少年跳桥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孩子给母亲讲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情况,结果母亲生气的把车停在路中间不停的责骂孩子,最后孩子承受不了委屈,义无反顾跳桥自杀。

对孩子来说,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家长应该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支持,让孩子充分信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引导:校正人生航向。

孩子处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往往具有好奇与模仿、盲目从众、爱慕虚荣甚至逆反和报复等心理,由于人生阅历太浅、是非观念模糊,很容易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加之孩子情绪易冲动、自制力较差,很容易盲目的模仿做出过激的言行。

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客观全面的认识事物,与他们的不当观点展开辩论,对他们的不良言行展开管教,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

呼吁各方:共同清理霸凌滋生的土壤。

校园霸凌现象可谓是长期存在,而且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难题,它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很大部分原因是人们对于霸凌现象的不正视,对欺凌的边界不明确,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很多家长也会为孩子间的欺凌行为冠以”小孩子不懂事”的借口。

要想彻底解决校园霸凌现象,我想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将霸凌滋生的土壤在校园彻底清除。

变换环境:避免暴力文化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处世方法都与后天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出身书香门第的人一般都温文尔雅、气宇不凡。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迁徙。现今,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学校,而在附近买房租房,有的还全职陪读。当然,变换环境对于霸凌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学校本应是人人向往的知识殿堂,不要成为人人恐惧的暴力工厂……

谨以此文献给各位家长朋友,希望动动您的手指,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校园霸凌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危害,让校园霸凌现象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希望校园霸凌现象能够得到遏制,校园能够恢复往日的宁静。

阿黎心理,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阿黎还要悄悄告诉你:“点赞加关注,每天有进步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5304.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