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治校,如何都跑到知乎去了

*2007年,南京大学BBS小百合上一度发起了罢餐运动,以抗议食堂偷偷涨价。当时南大总务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了解论坛反映的情况后,特地组织了一场座谈会与学生沟通。总务处还联合食堂和后勤部门公布价格明细

*

2007年,南京大学BBS小百合上一度发起了罢餐运动,以抗议食堂偷偷涨价。

当时南大总务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了解论坛反应的情况后,特意组织了一场座谈会与学生沟通。总务处还联合食堂以及后勤部门公布价格明细,并为难题学生提供伙食津贴,化解了这场罢餐运动。

但是跟着互联网发展浪潮向前推动,BBS也因为界面陈腐等因素,日渐淡出群众视线。

首创校园BBS时期的水木清华,本日打开,界面已经被奇怪的广告占领。刚踏进大学的新生多已不知BBS为什么物,只能在师兄师姐的零星叙述中窥见一二分“BBS治校”的光辉。

前身为水木清华BBS的水木社区,也充斥着各种广告。/水木社区截图

BBS以后,人人网以及贴吧也日渐式微。可供无处可归的大学生们选择的,大可能是面向群众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群体多为学生或大学校友的知乎,自但是然地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无非,平台变迁不是知乎治校的独一助力。毕竟一些校内论坛尚存的大学,也常是热搜榜的座上宾。

虽有论坛,但如果仅有学生的群体自嗨,声浪再大也翻不出几个水花来。仅有本校学生能够登陆的论坛,在面对过载的校园舆情时,稍显力不从心。公共平台舆论声量大的优点由此凸显。

当问题被放到知乎、微博上讨论时,多了校园外的评判者,多了一项“学校形象”的考量因素,这时候校方的反馈速度要快得多。

拖沓已久的华东理工大学宿舍问题,在知乎火热了几天,就等来了学校一张宿舍空调招标公告。最近浙江大学的努某某事件,也是在舆论的助推下,给出了一个得以服众的处分抉择。

同校内论坛相比,知乎的匿名作用也给发言者提供了心理保障。中国青年报曾经分析指出,校园BBS开始“降温”的转择点,就是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

ID实名制,对论坛的管控收紧,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怕被查水表,匿了匿”“怕被请喝茶,匿了匿了”都成为了知乎高赞回答的惯用说辞。虽有传布不实信息的风险,但匿名确切让一些人勇于说出真正的情况。

至此,到知乎上反应校园问题已经不是纯洁为了理性探讨。正如当今人们习惯于有事前微博求助同样,高校学子另辟蹊径,开通了一条名为“知乎治校”的渠道。

微博上对知乎治校也十分推崇。/微博

慢慢地,一些发问的目的也十分直接,并不是对事件状态全然不解,就是但愿通过舆论施压促成问题的解决。

缺的不是渠道,而是放下身段

这类为了施压而发问的做法,也引发了一些不满。

反对者持有的观点是,知乎治校治标不治本,问题放到网上带来喧闹冗余的信息。学校最多给个回应,并没有益于现状的改善。

很大程度上,知乎治校只是一个渠道,能否见效还取决于校方的态度。

也就是说,学校要是不愿意听,学生说了也不算。

最近几年来逐步呈现一个奇怪的循环:学校越想减少舆情的外溢保持大学形象,对学生对外表达的节制也越严格。但是节制得越紧,学生越是会跑向无比规的渠道发泄自己的不满。

错位在于本该用“疏”,却采用了“堵”的方式。

其实,大学校内反馈问题也不乏常规渠道,校长信箱,学校午饭会,校园开放日,投诉电话,都是已知可行的反馈渠道。但怕是不少人都是等学代会,校园开放日的回顾推送出来,才意想到有这些渠道的存在。

而另外一方面,即便学生走了正规的渠道,这一条道也未必能走到底。不怪乎常见人辩护:“就是正常的渠道都试过了,没有效果,咱们才会选择知乎。”

说到底,渠道起到的只是连接作用。有效的沟通才是增进问题解决的根本。

最极端的情况,是学生退让为被管理的一方,交四年的学费购买一项“教育服务”,校园内一草一木怎么建设,与学生其实不相干。

可这类地位不对等的状态,就是咱们所但愿看到的大学的样子吗?

在大学里,只要百分百遵照纪律就能够了吗?/《死亡诗社》截图

2003年,因中山大学藏书楼改扩建工程需要迁移藏书楼的古树,师生集体在校园网内表示不满。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为此在校园网内发表《我也爱马岗顶的树》一文,停息牢骚的同时也赢得师生赞誉。

在黄达人任期内,“善待每一一名学生”的理念还催生了国内大学第一次学生会主席直选活动。

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黄达人提到他在考察温州肯恩大学时产生的一件小事。

在宿舍楼建设半途,学校停掉了项目工程。校方针对项目的设计提出一个尖利问题:这个设计是为了学生,还是他人?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校方在2200人的宿舍楼里辟出一层用于学习,辟出一层用于活动。

黄达人用这个例子来讲明,大学的本色是学生,而非学校。

“这个学校的教育思想跟咱们的传统认识呈现了不同。他们认为要为学生斟酌,就把合同中断,从新定方案。这是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大张旗鼓却又不了了之的知乎治校过后,也许本日之大学也该思考,大学的本位,究竟是学生,还是营建一块金灿灿的学校招牌。

参考资料:[1]校园网络社区中学生维权的逻辑,王秋月,南京大学,2017[2]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大学的本色在于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理想岛,2016[3]多所高校钻研生国家助学金“缩水”,少发的钱去哪了,新华社,2016[4]校园BBS,你还好吗?上观新闻,2017[5]落漠的校园BBS并未死去,中国青年报,2013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家号“有间大学”,撰稿双木,编辑秋裤,排版阿肯,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络原作者。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当代大学治校,如何都跑到知乎去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07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