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误解造成“问题”孩子频频出现

就在吴老师用自己的方式,纠正女儿的“问题”时,女儿的一个决定让吴老师的教育自信彻底打翻在地。“我们借助报告结果,和女儿进行了深谈,从她的反应中我知道,我终于给了孩子最需要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能够在更加平等的角度上沟通,孩子也不再是一个人与青春

中华妇女联合会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怀着望子成龙之心的家长们,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自我纠正,极大地刺激了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但是现实状况却令人担忧,一方面是教育市场上各类教育“圣经”、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实践中的屡屡挫败、苦闷质疑,而作为教育整改的对象,孩子们也是满腹苦水、辛苦不堪。

从事英语教学十九年的大学副教授吴老师,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坐过山车般的曲折的家教经历。比起普通的父母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吴老师在教育方式是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平时会接触一些心理学书籍,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然而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却比较严苛,倾向于改变孩子的“坏毛病”。“我大女儿从小跟我学习英语爱与愤怒:父母亲的两难困境,但我总是发现她学习时不专心,爱走神,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为了让修正她这个毛病,我会在课堂上点名提醒她要认真听讲。可每次女儿就会很委屈地解释说自己没有走神,有认真听,且讲的都听进去了;还有我女儿平时一到做功课时,就戴着耳机听音乐,我曾经多次告诫她不要三心二意,认真做功课,做完再玩,她却解释说听着音乐自己学的效率更高,因为这些事情我们母女俩没少矫情,还没收了孩子的手机跟耳机,以便她能更专心的学习。”当时的吴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坚持认为女儿就是存在上课走神、不专心的问题爱与愤怒:父母亲的两难困境,而女儿的各种解释都只是小孩子本能地自我保护自我辩解而已,这些问题成为了吴老师心里的结。

就在吴老师用自己的方式,纠正女儿的“问题”时,女儿的一个决定让吴老师的教育自信彻底打翻在地。2015年3月,正在读高一的女儿突然提出休学的想法。吴老师和爱人面对这个一直以来成绩不错的女儿做出的决定,震惊、愤怒、无助……百感交集,但是面对情绪低落的女儿,他们还是强忍住了如洪水般即将爆发的情绪,欣然欢迎女儿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吴老师不断地剖析和反思,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巨大的挫败感让她困扰不已。

在纠结和迷茫中,半年很快过去了,一个偶然机会,吴老师接触到一位大脑智库的专业报告解读老师,“当时她建议我给孩子做一份天赋检测报告,看看孩子大概是什么样的人,我当时很不以为然,朝夕相处十几年的孩子,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何况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见过的学生上千,因材施教的理论已经烂熟于心了,觉得没必要就拒绝了。”或许是机缘巧合,吴老师的一个朋友惊喜地和她分享了给孩子做皮纹检测的经历,“她直呼神奇,对孩子的长处、短板和行为特点描述得非常准确。或许人际交往中,我比较容易相信口碑的传播作用,于是我决定自己体验一次,反正成本不高、也不费时间。”结果出来了,吴老师又惊又喜,惊的是报告的精准,喜的是或许这个工具能够帮助自己和女儿走出现在的困境。

抱着一丝希望,吴老师给女儿做了一份检测报告,拿到结果的时候,吴老师陷入了长长的深思,深深地懊悔过往岁月中对女儿的伤害,也理解了当时女儿听课时的’走神’、戴着耳机做功课的‘一心二用’,事实证明她本身就是个听觉型的孩子,她是通过听觉刺激去捕捉她需要的信息,而当时母亲的批评对她来讲是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难怪孩子越来越逆反、越来越忧郁,以至于走到休学的境地。本来孩子做得好好的,但我们带着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做了一个误判,所谓的坏毛病,就一定是坏的吗?是不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恰当?家长的否定和质疑,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对价值观的巨大冲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怎能不感到迷茫和困惑?”同时,吴老师深深地感恩,现在知道还不算晚,还有机会在孩子没走完的青春年华里,多帮助孩子一些。“我们借助报告结果,和女儿进行了深谈,从她的反应中我知道,我终于给了孩子最需要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能够在更加平等的角度上沟通,孩子也不再是一个人与青春的迷茫在战斗。”不久,吴老师女儿重返校园,课程很快补习上来,并在期中考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成绩。

吴老师的痛苦的经历或许正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形式在我们身边无数家庭中陆续上演。家长们下意识的攀比,造成视角的微妙变化,看自己的孩子就问题越来越多,于是乎苦口婆心地权威、真心诚意地讲述、声色俱厉地呵斥,虚心假意的夸奖,悲痛欲绝的打骂,十八般武艺全上阵往往换来的都是无功而返失望伤心。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必然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主体良性互动的结果。当学校教育无法做到针对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教育方案的时候,家庭就必然成为人格教育的主场,家长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导。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与生俱来的问题孩子,只有家长是否真的懂自己孩子,是否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自己的“问题”孩子真的是问题吗?与其生搬硬套教育模式,不如静下心来了解孩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4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