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靠这两个绝招,虽近在眼前,但大多数父母置若罔闻

《镜花缘》中说“造化弄人”,现在看来也未必说得准确,倒不如说是“教育弄人”。抛开遗传不说,其实每一个今天的我,就是过往经历与自我教育的产物罢了。不过,无论经历过什么,如何自我教育,我们内心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总有挥之不去的一种期待——对于孩子

文/儿童哲学启蒙头条号

归属感与价值感,

是造物主植入人类基因的

两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握住了它们,

每一个人

几乎就握住了未来。

父母如此;

孩子亦如此。

那天送儿子去上学,快到学校大门口时,我和儿子忽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位穿着时尚的妈妈怒不可遏,拽着自己女儿校服的衣领往前拖。

那个大概上小学四五年级的小女孩努力地想挣脱妈妈,头又被妈妈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还被推搡着向前,孩子原本扎起的头发经这一巴掌已凌乱不堪,遮住了自己的脸。

紧接着,这位妈妈拉开车门,吼道:“上去!”

小女孩强挺着身子,两手撑着门框就是不进。

妈妈一手掐住孩子的后颈使劲往下按,一手搬开孩子紧紧撑住车门框的手,硬是把她连推带搡地塞进车里,用力甩上车门,快步绕到驾驶室,一脚油门扬长而去。

……。

尽管当时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问我:“爸爸,那个阿姨为什么要打姐姐,把她带走,不让她上学”,但我却在想,即便这个孩子挣脱了她的母亲,她又能到哪里去呢?

一个人童年的印迹的确是那样难以磨灭,伴随一生。

今年春节和家里亲友在一起吃饭。

三十好几却依旧单身的表弟,聊起自己远在另一个城市的父母时,依然无法释怀曾经父母对他的斥责打骂,以及自己对父母偏袒、宠爱弟弟的不满。

表弟说话时语速一直很慢,让你感觉他嘴里蹦出的一一个字之间都有点小间隙,似乎他在说每一个字时都要经过一番考量:“我 爸 妈 从 小 就 看 不 惯 我,就 是 我 弟 弟 的 错,我 妈 都 要 打 我。”

或许是因为他这样的童年经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让他和弟弟的生活差距很大——

他找了一份看监控的工作糊口;弟弟从医,并且有妻有子,而且还让父母帮着照顾孩子。

那天,饭桌上的长辈听他说完,宽慰他说:“那谁让你小时候调皮呢!现在你应该能理解你爸妈了,那不是因为你弟弟小吗?你是哥哥呀!”

表弟并不同意长辈的意见,接着说:“我 现 在 回 去 也 还 是 这 样。”

……。

看着这样个说个的局面,我端起酒跟表弟碰了一下,打趣地说:“我同意你说的,老二的路可都是被老大的血和泪淌出来的。”

说完,大家都笑了。

《镜花缘》中说“造化弄人”,现在看来也未必说得准确,倒不如说是“教育弄人”。

抛开遗传不说,其实每一个今天的我,就是过往经历与自我教育的产物罢了。

不过,无论经历过什么,如何自我教育,我们内心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总有挥之不去的一种期待——

教育孩子就靠这两个绝招,虽近在眼前,但大多数父母置若罔闻

渴望归属;期望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会用“自卑与超越”来阐释人性的发展与塑造,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来解释“归属”与“价值”对一个人的意义。

在阿德勒看来,尽管人人都有“归属与价值”需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未读懂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个体需求,继而终其一生也没能寻到生命的意义。

结果,承受这一后果的往往是那些成年人的孩子,然后还有可能是这些孩子的孩子们,……,周而复始,循环不尽。

顺着这条逻辑,你会发现归属感与价值感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得不到归属感,也就无法认同自己存在的价值;

缺失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归属感也就无所寄托和表达。

不可否认,这是人性使然。

对于孩子来说,归属与价值的需求几乎是孩子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

父母所能够做的就是——

让孩子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比如尊重、理解、关爱、信任、耐心、认可、鼓励、平等交流、理性解决问题、……等等具体的爱。

这种倾注了大量精力的爱,就像水泽万物一般促使种子生机勃发。

阿德勒将此归结为“奉献”——没有这样的奉献,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动力与方向。

不得不说,阿德勒对人性发展的深层动力做出了深刻思考,洞见深邃。

加拿大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运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理论,通过四十年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父母似乎只看到了孩子成长路途中表现出来的叛逆、攻击、自我、迷失等等行为问题,却从未真正读懂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归属与价值的渴求。

借用戈登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的话来说——

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他们追求自我价值与幸福的绊脚石。

尽管很多父母还会固执地认为:“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无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却告诉我们——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都未曾读懂孩子内心世界深层的渴望。

人终其一生,永远在追求两种幸福——

被接纳;被认可。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命之中找寻到自己的幸福,而这“幸福”便来自接纳与认可。

无论你是准备要孩子,还是正在养育孩子的中途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甚至是想疗愈自己,“儿童哲学启蒙”推荐你读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书中没有艰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心理学公式,更多的是娓娓道来我们随处可见地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关系,以及关系背后的诱因和秘密。

而且,随着你渐渐走入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你会发现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的想法变得渐渐开阔,曾经冰封的固执己见也会渐渐变得冰土消融,春暖花开。

育儿,即育己;

育己,即育儿。

读懂孩子,才能看见孩子!

¥29.8

购买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1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