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南下时,为什么北方欢迎南方抵抗?

北方是很轻易的就投降,甚至可以说是欢迎,但是南方面对清兵的侵略,他们的抵抗却是意外的强烈,为什么南北两方面对清兵的时候,态度会有这样大的差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清军南下时,北方没有出现多少反清势力,南方却拼死抵抗呢?在南方反清活动的影响

清军南下时,为什么北方欢迎南方抵抗?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明朝末年清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清兵南下,我们知道他们是从最北端打过来的,而当时的明朝如果划分成南北两个部分,那么他们面对清兵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北方是很轻易的就投降,甚至可以说是欢迎,但是南方面对清兵的侵略,他们的抵抗却是意外的强烈,为什么南北两方面对清兵的时候,态度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然而,新王朝的接力棒并没有传到李自成的手中。在得知中原大乱的消息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决定举倾国之兵南下,与李自成争夺天下。

同年四月,清军和原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组成联军,在山海关附近一个叫“一片石”的地方与李自成亲率的大顺军展开激战,结果以李自成大败告终。随后,清军大举入关,席卷中原,仅仅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就相继攻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明朝余部组建的南明弘光政权。

清军在这么短时间内就顺利攻占了半个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进军过程中没有遇到激烈抵抗,大部分地方都是望风而降,甚至出现了老百姓夹道欢迎清军到来的场面。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清朝统一中国似乎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然而当清军进入江南之后,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从城市到乡村,清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各路反清势力蜂拥而起,一度成功遏制住了清军南下的步伐。

清军南下时,为什么北方欢迎南方抵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小的江阴县城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的领导下,成功顶住了清军长达八十一天的进攻,城破之后江阴军民全体殉国,悲壮程度令清廷也为之肃然起敬。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清军南下时,北方没有出现多少反清势力,南方却拼死抵抗呢?难道是江北汉人缺少血性吗?其实不然。

满清入关后,为了能使自己迅速站稳脚跟,就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的举措。清朝统治者对外宣称之所以举兵入关是为了帮助大明王朝平定“闯贼”。虽然这话听上去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对于已茫然无措的北方士绅和百姓来说,也只好相信满清的“诚意”了,因此出现夹道欢迎场面也是寄希望于满清能遵守承诺。

加之清廷的怀柔政策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百姓重新有了安稳生活的希望,人心思定,所以也就没有那么高的抵抗热情。此外,在接连经历了政权更迭后,北方地区的人心已经是一片散沙,大家无法形成一个共同目标,自然也就谈不上扛起抗清大旗了。

当清军兵不血刃地攻克南京后,清朝统治者认为一统天下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于是便撕下伪装,颁布了一些极不得人心的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剃发令。

清朝统治者要求全国官民全部改剃满族发型,并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执行口号。自古以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种观念在汉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了。如今清廷竟强迫大家剃发,这对当时的绝大多数汉人来说,都是万难接受的一件事情。原本就已经深受亡国之耻的汉人在剃发令的刺激下,终于彻底爆发了。江南地区的抗清义军如雨后春笋般四处涌现,反清的共同事业把许多原本水火不容的各方势力团结到了一起。

在南方反清活动的影响下,原本已投降清廷的大同总兵姜瓖也举起抗清大旗,并指挥手下义军迅速占领了晋西北、晋南的广大地区,与南方义军遥相呼应。不过,姜瓖的抗清事业最终还是由于手下的叛变而宣告失败。大同城被清军攻破后,全城官吏兵民被屠杀,历史上将这一惨案称为“大同之屠”。从姜瓖的义举可以看出,当时北方也并不缺血性男儿。

另一方面,南方的抗清斗争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有很多方面。最令人感到心寒的是,在南下的清军中,最凶残、最野蛮的并非满人,而是投降清廷的汉人。这些望风而降的军队在与自己同胞的厮杀中却表现地异常勇猛,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8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