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在家中墙上藏手稿:52年后才被人发现,可惜毛主席已逝6年

“要打要杀随你们的便!但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你们想知道的消息,要我和润之脱离关系,更是想都不要想!”

1930年10月24日,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回家看望母亲和孩子时被密探发现,当晚国民党处就派出了80余人包围了杨开慧的家。

杨开慧和8岁儿子毛岸英被国民党抓去,先关押在“清乡司令部”随后又转移去了长沙陆军监狱。

在监狱中国民党对杨开慧展开了各种威逼利诱的行为,但不论杨开慧遭受到怎样的拷打,所做出的回答只有开场的那句话。

在杨开慧身上什么情报也没捞到的国民党军队恼羞成怒,于11月24日在浏阳门外处决了杨开慧,杨开慧就义时仅29岁。

在毛主席逝世近6年后,杨开慧藏在家中墙里的手稿才被发现,手稿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杨开慧对毛主席的真情实意,若毛主席在世时看到这些手稿,内心的悲痛定会重上几分。

杨开慧藏在墙里的手稿写了什么?隐藏了52年的手稿为何能触动半个世纪后世人的心弦?

毛杨之情,始于学

毛主席和杨开慧相识是在1914年春,两人的相识是由毛主席的文章作为红线开展的。

杨开慧出生于湖南长沙清泰乡板仓与毛主席算是个老乡,杨开慧的家庭也算得上是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杨昌济在杨开慧2岁那年便出国留学。

受到远方父亲的影响,杨开慧自幼也十分聪颖好学,等到杨开慧开始读书时,母亲与杨开慧一同学习,母亲读实业班,杨开慧则在学校中就读附设小学班。

母女同校读书学习,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称得上是一桩佳话。后来在父亲杨昌济回来后,见到女儿如此聪颖好学十分开心,便决定亲自教杨开慧读书,于是杨开慧就随着父亲一同来到了长沙。

跟着父亲学习的杨开慧自然就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了解到更多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开慧的人生中出现了毛主席的身影。

当时杨昌济在湖南省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恰巧毛主席这个时间就是在此地进行学习。

一天杨开慧正在书房中看书学习,听到在外批改学生笔记的父亲连声赞叹,杨开慧很少见到父亲对哪个学生能有此赞誉便赶忙放下书从屋里出来一探究竟。

杨开慧出屋后悄悄走到父亲杨昌济身边,看到父亲还在赞叹他手中拿着的那本学生笔记,便问道父亲:“爸爸,这是谁写的啊,能让你这么满意。”

杨昌济听到女儿的声音扭过头来看着女儿,并把手里的笔记递了过来,满脸笑容地说道:“你看看学学,这写的不是一般的好。”

杨开慧接下父亲手中的笔记,看到如此优秀的文笔,很难想象这是一名学生所写下的,看到笔记上的署名,也成为了杨开慧人生中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名字的情形。

自此之后杨开慧心中就留下了对毛主席的印象,因为父亲是毛主席老师的缘故,这也让杨开慧很快就见到了毛主席。

求学时期的毛主席经常是四处求教,面对曾留学归来的杨昌济自然也少不了上面求教,杨开慧也正是在毛主席在前来家中求学时与其相见。

杨开慧被毛主席意气风发、充满朝气的精神气质所吸引,而毛主席也在遇到杨开慧被杨开慧的才女模样吸引。

毛主席每次前来向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进行探讨求学时,杨开慧就会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多数时候是在静静地听着,但偶尔也会接下几句父亲和毛主席所探讨的话题。

由父亲亲自教学的杨开慧发表的几句话也自然能说到点上,久而久之毛主席的心绪就更被杨开慧所吸引过去了。

此时的毛主席只是心中有杨开慧的身影,毕竟这个时候的杨开慧年龄还小,但经过多年的接触,两人于1918年时在北京相爱了。

1918年时杨开慧父亲杨昌济来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就随父亲一同来到了北京,恰巧毛主席此时在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相识多年的两人这次在北京的相遇进行了更多的接触,一段时间过后两人因志同道合的想法而深深地相爱了。

以诗寄情,爱有多深失去就有多痛

毛主席和杨开慧在一起时,杨开慧提出了三条特殊的要求。

在那个年代结婚还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通常是以整套的流程走下来,但杨开慧要求不坐花轿也不要嫁妆更不要媒约之言,可以说是把民间习俗的结婚传统排除在外,但这也正好符合杨开慧所要“不作俗人之举”的要求。

一方面杨开慧是要“不作俗人之举”而另一方面也是对毛主席的爱意,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毛主席。

毛主席因为参加革命的原因而常常不能陪伴在杨开慧身边,两人刚在一起的的热恋时间,毛主席常常要因为革命而短暂地离开杨开慧。

1921年时毛主席要和杨开慧进行短暂的分别,《虞美人·枕上》这首诗词作为毛主席对杨开慧的爱恋由此诞生。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诗词间的婉约无不表现出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相思的作品,而对于毛主席来说在而立之年以诗词寄托爱情,无不表现出毛主席对杨开慧的真情。

后来到了1922年两人的长子毛岸英出生了,孩子刚出生不久,毛主席就被军阀通缉再次被迫离开了母子二人,而这个时候杨开慧正怀了第二个孩子。

两人相隔两地在那个通信不便的年代书信成为了两人感情的寄托,在信中毛主席称呼杨开慧时只以一个字:“霞”,而在杨开慧回复毛主席的信中也以一字来称呼:“润”,两人亲密之情可见一斑。

在毛主席离开的那段时间,杨开慧和毛主席在长沙市郊清水塘22号的家成为了区委所在地,而杨开慧也担任为区委的机要和联络工作。

到了1923年,毛主席曾短暂地返回过湖南一次,在清水塘22号居住了很短的时间,为了安全着想毛主席很快就又返回了广州。

恩爱数年相聚甚少,每一次的离别无不摧残着二人恩爱的心。

但在那个年代,相聚少有分别常有,参加革命的毛主席注定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大多数时候又无法携带杨开慧一起出行。

当年12月底时,毛主席又要离开杨开慧出去参加革命会议,会议自然是重要的杨开慧心中理解并支持。

毛主席为安慰杨开慧忍下心中的不舍,以诗词寄托自己的感情:“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

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两人心中的痛,但两人都知道,如果想要真正的长久,坚持革命才是真正的道路,现在的分别都是为了之后的长久。

在后来的日子里毛主席和杨开慧虽聚少离多,但两人通过书信的寄托以及信息上的传递,都能了解到对方的情况,杨开慧为了支持毛主席的革命也选择在革命中工作。

在后来毛主席前往上海党中央工作,思念毛主席的杨开慧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了上海,在上海处协助毛主席工作,或许能在毛主席身边和其一起工作就是杨开慧最快乐的日子。

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时间,杨开慧自发组织女工进行开办夜校,随后更是跟随毛主席一起回到韶山开展了农民运动,走到哪都要把夜校开到哪,从上海的女工夜校转变到韶山的农民夜校,杨开慧从未说过这个过程中的苦。

在韶山的那段时间里杨开慧帮助了不少农民从夜校中取得知识,但杨开慧总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在农民夜校稳定后杨开慧离开了韶山前往广州协助毛主席工作。

我们能从毛主席所编写的报告中看到杨开慧的身影,因为杨开慧对毛主席研究的报告进行过收集、整理资料,甚至进行过编写文稿。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这段日子应该是杨开慧最开心快乐的时候,此后不论是毛主席去哪个地方开展革命,杨开慧往往都要跟随毛主席一起。

不论是毛主席之前在韶山的工作,还是现在在广州进行的工作,只要是杨开慧能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时间,都显得那么珍贵。

在杨开慧和毛主席结婚七年后,此时的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虽然这些年聚少离多,但总归来说两个恩爱的人还是快乐的。

1927年8月时,杨开慧再次和毛主席分开,毛主席这次要去打仗了,和之前的情况不一样,这次的工作充满了危险性,所以杨开慧未能陪伴在毛主席身边。

杨开慧盼望着毛主席胜仗归来,但让两人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的这次分别竟是永别。

献身革命,恩爱之人阴阳两隔

毛主席得知杨开慧遇害后内心极度悲伤,往日与杨开慧在一起的快乐日子如今都化作为悲痛,

想起一次次的离别和相聚,毛主席感觉仿佛心都要被撕裂了一样。

最终毛主席以8字致函杨开慧的亲属,以表示内心之痛苦:“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短短八字背后寄托的是毛主席心中的痛,对于杨开慧的逝世,这世间的痛或许没有人能比得上毛主席心中的痛了,这份感情就算是过去就几十年也不会改变。

在1957年2月时,杨开慧的好友请求毛主席抄录一手曾经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

作为回应,毛主席深情地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来回复杨开慧的好友李淑一,诗词两句:“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能感受出几十年过后毛主席仍对杨开慧抱有极其深沉的爱意。

这份爱意一直持续到毛主席逝世,然而就在毛主席逝世后,在杨开慧的故居中发现了几张手稿,让毛主席和杨开慧两人之间的恩爱之情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手稿出世,情深再现

在建国之后,国家的情况稳定了下来,这时候才开始对革命先烈的故居进行保护。

1982年和1990年两次修缮杨开慧烈士的故居时,在墙里两度发现了杨开慧手稿的存在,从手稿的字迹上我们能感受到杨开慧对毛主席深情的爱意。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手稿中杨开慧以家书的形式记录下了对毛主席的思念,在分开的那段日子中杨开慧也未曾忘记毛主席的生辰,在这样的日子中无法送去祝福只能以笔代心,写下思念和祝福。

“听说你病了,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身边,你是不会注意的,一定至死方休。”深夜中哄好孩子入睡的杨开慧写下了这句话,虽不在毛主席的身边但仍关注着毛主席的消息,对毛主席的一切都极为关注。

若不是杨开慧要带3个孩子的原因,她也早就跑到了毛主席身边去,杨开慧得把两面都顾得上,这让她在手稿上也写下了自己不舍和毛主席分开又不能离开孩子的纠结心情。

手稿上的短短几句话体现出的是一位深情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关系之情,同时又要照顾孩子无法前往丈夫身边的纠结之感。

不论是哪方面,世人看过后都能触动自己的心弦,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现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依旧能叫我们感动。

上世纪的革命之路让杨开慧年纪轻轻时就失去了生命,满心对毛主席的爱意让她无惧国民党的狠辣手段,甚至于面对死亡都不惧,但面对于孩子和身处远方的毛主席时又会露出一名思念丈夫的妻子姿态。

杨开慧和毛主席之间的爱情不论过去多久都能拨动世人心中柔软的心弦,而杨开慧的奉献精神也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革命之人的顽强信念。

不论是哪方面的杨开慧,都值得我们世人去纪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6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