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问邓稼先:原子弹真是自己造的?周总理:咱中国人自己造的

对于杨振宁来说,始终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他:

“中国的原子弹真的是咱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吗?”

因为心目中始终有这个疑惑,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答案,甚至还偷偷询问过邓稼先。

将时间线往前拉,回到50年前,那是1971年。

那一年对于杨振宁来说是值得深深记忆的一年,因为那一年他第一次回国探亲。

抓住时机之后,他偷偷地询问邓稼先:“稼先,这个问题困惑很久了,我听说美国人民制造出来了中国原子弹,我只想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邓稼先可能也没有想到杨振宁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思考了一会之后,邓稼先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据我所知,原子弹应该是中国人民制造出来的,咱们在制造的过程中,美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不过我要向组织上报一下,才能回复你。”

那么问题来了,杨振宁为什么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呢?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入了解一下他的生活背景,他之前一直都是在美国生活的,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后来他了解到寒春(美国女科学)这号人,不过当他得知这个人是帮助制造中国原子弹的美国人时,感到特别难以置信。

他不愿意,也不敢相信中国的原子弹竟然是由美国人民帮忙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一次回国后,他便在第一时间问了邓稼先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堆积在邓稼先的心目中,在工作之余,邓稼先总是会想起这个问题,耳边总是会响起杨振宁的声音。

所以在当天工作结束之后,邓稼先便在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拨通了组织的电话。

他并不是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他需要向上级确定,因为他想要给杨振宁一个准确的答复,让杨振宁放心。

向组织汇报完情况之后邓稼先的心里好似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周总理将电话回拨了过来。

周总理亲自回拨电话,这也表明周总理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总理在电话中表示:“稼先,你可以明确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就是由咱们中国人自行研制出来的,在研制的过程中没有外国人参与。”

挂掉电话之后,邓稼先特别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纸和笔,想要在第一时间写信告知杨振宁确切答案。

当杨振宁知晓了这个答案之后,瞬间激动得悲痛流涕。

在那一刹那之间,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但在激动之余,他在心中无比敬佩邓稼先。为了国家,邓稼先甘愿隐姓埋名,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科学研制事业,这种精神真的令人感动。

其实邓稼先和杨振宁已经算是旧相识了,两个人在最早的时候都在国外留学,他们也是海归中的杰出代表。

两个人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相识,后来在西南联合大学再次碰面成为同学。

因为两个人对于学术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兴趣,所以他们不断专研,后来一起去美国留学。

在国外上学的时候,两个人又机缘巧合地住到了同一间屋子,二人的友谊无比深厚,他们之间的情谊毋庸置疑,没有掺杂任何复杂的感情。

杨振宁有多厉害呢?他的成就并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年轻的时候他便一举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直到现如今一提起杨振宁这三个字的时候,总是会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影响力最大。

邓稼先的影响力也就不用我再多介绍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不认识邓稼先先生,那么就相当于不知道1+1等于几。

邓稼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都为他留有了一席之地,他是偶像般的存在,是不可被忽略般的存在。

26岁的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非常年轻,以至于被很多人戏称为“娃娃博士”。

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人都选择学有所成之后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知道自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学成之后报效祖国。

在得知邓稼先的这个想法之后,美国政府以及学校的老师,还有邓稼先的同学们都劝阻邓稼先再三深思。

不过邓稼先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了当时比较落后的新中国。

有很多人都说他傻,但他真的不知道哪个选择更好吗?

他之所以想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主要是因为心目中有着巨大的责任,他想要投身于中国的科研事业,也想要为中国的建设付出一丝自身的力量,仅此而已。

1958年的某一天,毛主席在开会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别看原子弹不大,但如果没有它,人家就不拿咱们当回事,好吧,既然如此,咱们就只能搞一点,咱们搞一点原子弹再搞一点氢弹,还有洲际导弹。我觉得咱们拿出十年的时间来研发制作,完全是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

自从主席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开始劲往一处使,为的就是完成原子弹的研究制造。

同年秋天的时候,邓稼先便走入了二机长副部长刘杰的名单当中,两个人在交流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委婉,刘杰告诉邓稼先要帮忙为国家制作一个威力无穷的“大炮仗”。

因为这件事情要绝对的保密,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刘杰询问邓稼先对于这件事情是否可以做到严格保密,邓稼先想都没想便直接点头同意了。

回到家里面邓稼先也是在第一时间告知妻子自己的工作需要调动,但是并没有告诉妻子实情,他也向妻子表示自己要离开妻子和孩子一段时间,但是离开的具体时长不能确定。

妻子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没有过多询问便帮丈夫收拾了好了行李,自从邓稼先出门工作之后他的消息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为了国家,邓稼先甘愿牺牲自己的小家,在非常艰苦的环境进行制造和研究,他隐藏起来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完全以另一个身份存活于这个世界上,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也失去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但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帮助中国制造出第一个原子弹。

研究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未知的领域里进行研究,并试图研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更是难上加难。

1959年6月20号,苏共中央突然传来了讯息,他们不愿意再为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字模型和所有相关的技术资料。

同年8月23号,苏联突然将所有的专家撤走,不仅如此,他们将所有重要的技术都带走了,甚至连一张纸片都没有为中方留下。

苏联还在媒体面前讥讽地说道:“离开我们的帮助,中国什么都不是,中国就算用20年的时间也研制不出一颗原子弹,他们只能守着那一堆破铜烂铁,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那个时候的新中国远不如现在强大,在科研领域的经验本身就比较缺乏,现如今又遭遇了这样的打击,中方真的就像是被卡住了命运的喉咙一样。

但是科研人员们没有放弃,他们就像是打不倒的小强一样,凭借着拼搏努力,终于奇迹发生了。

苏联当时是单方面撕毁的协议,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件事情一直都是记忆犹新的,为了记住这个侮辱性的时刻,中国的科学家们将原子弹研究工程的名字命名为“五九六”。

1962年9月11号,二机部做出了一个两年规划的报告,报告中表示在2到3年的时间里可以成功研制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

当然空口无凭,为了验证这个说法邓稼先以及他的同事们拿出了强有力的保障,那便是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了,1964年10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由中国人民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破。

天空中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其绽放的时刻,所有的科研人员都露出了激动的泪水,但这种泪水是轻松的,是兴奋的,是欣慰的。

从此以后谁都不敢小瞧中国,要知道原子弹的制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才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苏联历时八年,法国用了四年,可是中国呢?只用了两年八个月,这是新的突破,是质的跨越。

中国的研究团队没有任何的经验,完全是从0到1的突破,这其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科研人员心知肚明。

所以中国人民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国的核武器就是咱们自己制造的,没有接受任何国家的帮忙。

时间来到1971年,这一年杨振宁选择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杨振宁感受到了久违的激动振奋。但是他来不及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邓稼先。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明了,杨振宁就是想要知道中国的原子弹在制造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经过他人的帮助。

中国成功制造出原子弹,对于各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美国人民多次报道过这件事情,也表明在原子弹的制造过程中,邓稼先是这项科研事业的主要领头羊。

也是因为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制造出来了原子弹,美国人民有一些质疑,大家非常好奇中国人民是怎样研制出来的这项事业,久而久之江湖上也流传出来了一些谣言,比如原子弹在制作的过程中寻求过美国人的帮助,也就是刚才咱们所说到的寒春。

1971年8月,杨振宁成功与邓稼先会面。

两位老友久别重逢,这一刻的激动这一刻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杨振宁首先询问了一下邓稼先现如今的工作,不过邓稼先并没有全盘托出,他也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表明自己在外地工作。

杨振宁随后又向邓稼先求证,询问寒春是不是参与过中国原子弹的制作。

因为在研制的整个过程中,邓稼先一直都是参与其中的,但是他不知道,在前期自己还没有知晓这个项目的时候,寒春是否参与过这项工作。

所以邓稼先才会在下班之后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求证确认,他也是想要给自己的好朋友一个准确答复,让对方心安。

1971年8月16号,杨振宁正在饭桌上吃饭,那个时候距离他回美国的日期已经近在咫尺了,吃饭的空隙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信,写信人正是邓稼先。

信中是这样说的:振宁,我已经向上级证实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在前期确实得到过苏联极少的援助,不过在后其完全是由我们自行研制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得知这个结果后,杨振宁已经吃不下饭了,激动的心情让他已经得到了饱腹感。

坐飞机回美国的时候,他激动不已,甚至痛哭流涕的说:有稼先,国之大幸。虽然他在美国工作不能时时刻刻呆在祖国母亲的身边,但是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杨振宁在得知中国的原子弹是由中国人民自行制造,而且邓稼先为此科研项目付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为何会痛哭不止?

大概还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杨振宁在毕业之后一直都留在美国发展,可是他的好友邓稼先却一直留在中国,为中国的科研项目献身。

好友邓稼先这种不图回报、只为国家的精神感动了杨振宁,他之所以痛哭可能也是因为感受到了羞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4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