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夺位,李世民杀兄弑弟逼宫李渊,而朱棣却不敢动朱元璋

建文四年,朱棣站在金川门前,看着面前熟悉的景象,一时陷入了沉思。

同样是夺位,李世民杀兄弑弟逼宫李渊,而朱棣却不敢动朱元璋

眼前是唾手可得的京师,亦是他幼年时期长大的地方,在他就藩北平之前,他还一直生活在这里。

只不过此时,被炮火洗礼的金川门,哪还有曾经的半点样子,一如这破败不堪的京师王朝,虽然熟悉,却早已物是人非。

从他的父亲,他的哥哥死的那天开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时此刻,朱棣想到了另一个人,另一个数百年前,如他一样忤逆不道的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届时还未被称之为唐太宗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随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事,一定是有一个发心,两人或许发心皆在皇位,但从两人后来的盛世之治中,又让人怀疑,这大逆不道的行径,也可能是百姓的福报。

起码二人在位之时,国家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强盛。

时至今日,在诸多影视作品对前人的美化中,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也许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但通过细枝末节,我们总能发现,这两位皇帝虽然做了同样的事情,却在发心与起因上,大相径庭。

只不过,谋逆之事后,两人却在治国大略上,走上了相同的道路,家国大业,担于一人之身,两人不敢让这件事成为祸端。

兄弟之情,从开始便走上了歧路

朱元璋对自己的四儿子朱棣的评价是“类我”,这可能是对朱棣最大的夸奖,也为之后的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自古皇室中兴,起事的皇帝为武皇帝,后世治理为文皇帝,一武一文,才是一个王朝稳固的根基。

这也让朱元璋对跟自己十分相像的朱棣很是不喜,且有大儿子朱标珠玉在前,即便是朱棣,也只能藏锋于内。

后人常说,“朱标不死,朱棣难能出头”。

也许历史本应如此,朱标不死,朱棣作为朱标的北征大元帅,明朝也同样是另一番盛世景象。

只可惜,朱标早逝,朱元璋又急于稳固皇权,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棣幼年时期,是和自己的大哥朱标一起长大的。

朱元璋称帝后,苦于自己儿子的教育,便让自己的七个儿子都穿着草麻鞋,脚上缠着粗麻布,去城外骑马远行,以锻炼自己儿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这种练习中,朱棣与兄弟几人的情分自然十分亲近,而且平时朱元璋还让他们在演武场中相互比试,练习武备,兄弟之间打打闹闹,互相比拼,却从未伤过半分和气。

幼年时期的朱棣十分顽皮,也是兄弟中十分出色的那一个,但朱棣自己心中清楚,自己远远比不上大哥朱标。

朱标性格温厚,对兄弟们十分友爱,且年长的大哥在朝堂之上,也颇有手腕,这让皇位之争早早便没有了异议。

历朝历代,若是哪个太子敢身穿龙袍,一定是落个身死的结局,可只有朱标,若是当着朱元璋的面穿龙袍,朱元璋甚至会夸上几句。

朱元璋对于自己大儿子的爱,溢于言表,对朱棣,也同样是溺爱,因为这个孩子太像他自己了。

朱棣可以说是自己大哥朱标给带大的,文韬武略,朱标算是朱棣的半个恩师,这也让朱棣早早就学会了军备朝堂之事。

朱棣心中清楚,朱标对自己的疼爱,丝毫不亚于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而且大哥对自己的厚望,甚至远超自己的父亲。

当商议就藩之事时,朱标力排众议,将北平早早地分给了自己的四弟朱棣,定名燕王。

朱元璋则害怕朱棣拥兵自重,毕竟这个孩子最像自己,可朱标却相信朱棣对自己的感情,将这份重任交到了朱棣的肩上。

兄弟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遥知兄弟登高处

就藩之前,兄弟之间因为诸事繁多,虽然平日里交集渐少,兄弟之情却愈发浓重。

对比之下,另一位皇帝的童年却显得颇为寡淡。

在朱棣和朱标享受着兄弟之情的时候,幼年时期的唐太宗李世民却早早地披上了战甲,奔赴在战场之上。

英雄,造于乱世,而隋唐时期,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场壮观的乱世。

十六岁的李世民,就已经在雁门关救下了隋炀帝,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一战成名,李世民成为了名盛一时的少年将军,可天下正逢乱世,最不缺的就是名声。

隋朝的命运早已注定,短短两年后,李世民就已图谋起义,暗中养了一批能人异士。

而李世民的兄长李建成,长于李世民九岁,与他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兄弟之情,乱世之中,求的最多的是自保,兄弟两人相敬如宾,各自征伐,有的也只是名头上的兄弟二字。

晋阳起兵之后,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短短两年,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在乱世之中闯出了他们李家的基业,甚至当时军中一些将军,只认李世民,不认李渊。

晋阳起兵后两年,隋炀帝禅位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

可乱世并未太平,他们李家的基业尚未稳固,于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俩征战在外,在血与火的战场中见识到了死生无常。

早在起义之前,李世民就已经享誉了极大的盛名,这让李世民心中早早就埋下了不弱于人的种子,况且一路征战下来,甚至起义谋反,都是李世民亲力亲为,自己的父亲也不过是坐享其成。

李渊称帝之后,依照礼法立李建成为太子,为之后玄武门事变埋下了祸端。

李世民如何可能会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打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李世民的功劳,如何可能甘心将皇权让与李建成?

正是这种不甘,让李世民心中早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皇权的觊觎,则是李世民的发心。

而对比朱棣,他在哥哥朱标的培养下长大,对朱标自然是百般信服,又怎会生谋逆之心?

时势造英雄:皇权已是命中注定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已经感觉到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李建成在朝堂上结党营私,自成一派。

见惯了杀伐的李世民感觉到自己的哥哥,已经耐不住觊觎皇权的野心,要对自己动刀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李世民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输掉了这场争斗,况且军中威望李世民要远远高于李建成,李世民也开始准备起对自己大哥李建成的反击。

这让兄弟俩清楚了一件事,欲成大事,必要先除掉自己的这个兄弟。

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早就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为了避祸,李世民率领自己的亲信迁到了洛阳。

可李建成怎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李渊耳边几进谗言,只求除掉自己兄弟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

李世民的幕僚们早就料到了这样的结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便商议着鼓动李世民兵变谋反,只求自保。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的那天,太白金星在白日晴空下出现在天端,迷信星象的官员们将之称为是“变天”的征兆。

届时,突厥在黄河以南来犯,李建成就推荐自己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带领李世民的亲信平定突厥,并趁机铲除李世民的羽翼。

李世民早已买通了李建成身边的手下,知道了李建成的决定,这让李世民起了动手之心。

于是李世民暗中召回了自己的亲信之人,并在六月初三这一天上奏给自己的父亲,言语恳切,称自己的哥哥有杀害自己之心。

于是李渊命李世民第二日上朝,与李建成等人商议此事。

李建成早早就知道李世民的想法,可仗着皇宫禁地,即便是李世民也不敢乱来,便没有多想,答应了下来。

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自己的一众亲信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只等李建成落网。

李建成与李元吉兄弟走到玄武门前,察觉到了不对,霎时间,伏兵四起,包围住了李建成兄弟二人。

李元吉张弓射箭,想要射杀李世民,可危急关头,却心生恐惧,几次都未射中,而李世民张弓搭箭,将李建成射死。

在围杀李元吉之时,李世民的战马受惊,将李世民带入了一旁的树林之中,李元吉找到机会,趁着李世民跌下战马的功夫,抢下了李世民手中的弓,试图将他勒死。

却被赶来的尉迟恭阻止,李元吉逃跑之际,被尉迟恭射杀。

李建成手下的亲信听闻玄武门爆发战斗,便率军前来支援,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援军立刻军心大散。

最终,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告终,而此时,李渊还在游船上等着自己的儿子来到面前握手言和。

李渊听闻了玄武门之变后,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再加上李世民在军中威望甚高,自己的皇位已经是一个空架子了。

于是李渊颁布了敕令,命大军听从秦王的处置,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全部屠戮殆尽,绝了日后谋反的可能。

一个月后,李渊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追封自己的兄长为息隐王,以皇室礼节安葬。

玄武门之变,后世多为赞赏,李世民以自保为基,行兵变之事,为后世开创了贞观之治。

甚至有人说应该庆幸李世民夺嫡成功。

世人评价一人功过,多以其一生的成就来诉说,那么假如,世人不知道后世的贞观之治,又会如何评价他呢?

李世民没有夺取皇权之心吗?一定是有的。

这便是李世民的发心,再加上李建成的百般逼迫,导致兄弟俩不得不走上这样一条毁灭的结局。

所以李世民逼迫李渊禅位,也能得到解释,因为李世民自始至终,为的都是那一个皇位,从他劝诫李渊称帝开始,这一点就贯穿了李世民的一生。

玄武门事变,时也命也,即便没有李建成的逼迫,李世民最终也一定会起兵谋反,因为他不会甘心将自己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人。

对比来看,朱棣的谋反却是多于无奈。

朱棣就藩之前,十分珍惜与自己兄长的兄弟之情。

就藩之后,朱棣也是一心稳固边疆的防御,几次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以为就这样朱标称帝,朱棣继续做他的北征大元帅,却不曾想噩耗袭来。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感染风寒而死,朱元璋为了稳固皇权,立朱允炆为皇长孙,以求继承大统。

而后短短数年,朱棣的二哥、三哥也纷纷去世,朱元璋感慨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朱元璋看着逐渐长大的皇长孙朱允炆,又想到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元璋已经感觉到了那场剑拔弩张的争斗,于是给朱棣下了一道敕令“攘外安内,非汝其谁。”

意思是让朱棣做好一个朱家王朝的支柱,不要生不臣之心,所以临死之前,朱元璋再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朱元璋身死之时,都不敢让朱棣来到京城,只恐朱棣事变。

可直到朱元璋身死,朱棣也未曾生过那不臣之心,对兄长朱标,朱棣是敬爱,对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朱棣可能怕的成分居多,但也从未生过什么二心。

可这样的朱棣,又如何会被逼的起兵谋反呢?

举兵靖难,皇城之中物是人非

虽然朱元璋临死之时立下遗诏,不让自己的儿子们回来看自己,但朱棣如何忍心真的不看父亲一眼,于是朱棣从北平赶赴南京,却被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诏令禁止入京。

这便是举兵靖难的祸端。

朱允炆继位之后,听从谋士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五位藩王先后被废。

这让朱棣心生恐惧,削藩的大刀早晚会砍向自己,而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朱棣听从自己的谋士姚广孝的建议,暗中挑选壮士充军,然后明面上假借称病,掩藏自己练兵之事。

就在燕王借病练兵之时,朱允炆对自己的叔叔可谓是防之又防,朱允炆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动朱棣,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位叔叔在军中威望过盛,而且自己也没有能够一举拿下朱棣的兵力。

朱允炆在削掉其他藩王之后,先命人掌北平都指挥使,将朱棣明面上的权力拿掉,然后又在开平、临清、山海关一代屯平,以防止朱棣突然起兵谋反。

朱允炆才当皇帝短短半年时间,便将早已名盛一时的朱棣逼迫到这番境地,其弑叔之心昭然若知。

朱棣知道时机已到,便借疯癫之状麻痹北平掌权之人,趁机夺回北平的军权,然后以“靖难”“清君侧”为名,开始起事。

后人曾想过,若是朱允炆没有这么急着削藩,而是先稳固皇权,或许朱棣也没有能力发起这场靖难之役。

只不过朱允炆毕竟没有他父亲和他爷爷的城府,太过于心急,想着皇权在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短短半年时间,撤下了五个藩王,朱棣看着自己的兄弟们被一个个撤下,甚至有的还逼迫致死,心中清楚,自己的这个侄子是继承了他爷爷的狠心。

朱棣断不可能在北平等死,于是便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杀向皇城。

这场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最终以朱棣打到金川门为止,奠定了最后的胜利。

朱棣看着面前的金川门,这道门后就是自己最熟悉的皇城,却感慨物是人非,早已没了故人,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刀兵相向。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京城陷,一场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继位,是为永乐元年。

这一段史实为后世野史埋下了诸多的趣闻,而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行踪,也成为了朱棣心心念念之事。

只不过直到朱棣身死在北征大军中,也未曾再见过自己的这个侄儿。

朱棣在位一生,开创了后世盛赞的永乐盛世。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司马光

《旧唐书》

《明史》《大明朝的另类历史》《明史纪事本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6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