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眼中:500年来第一伟人,夺回中国166万疆土,促成台湾建省

(一)19世纪的清朝江河日下,摇摇欲坠。

这头是太平天国运动,那头是鸦片战争爆发,中间还夹杂着陕甘地区的民族暴乱。

然而,对于西方列强来说,“濒临死亡”的中国就犹如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他们虎视眈眈,都企图在中国这块巨大的版图上“撕”走一块。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得“好邻居”们看着中国内忧外患,也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了!

于是,位于东海之滨的日本开始侵占我国台湾,位于西北方向的沙俄开始强占新疆伊犁。本就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一时间难以辖制,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力挽狂澜,救中国于水火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人及时出现了。

他就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历史学家心中“除唐太宗外,对中国疆土贡献最大的人”、彪炳史册的千古英雄、“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左宗棠。

(二)当时的清王朝经济低迷,内忧外患,一片衰落之势。

湖南省小县城里一个名叫左观澜的穷酸秀才,靠着教书赚取的微薄收益,勉强支撑着一大家子的生活开销。

然而,虽然生活捉襟见肘,但他坚持认为,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才是最好出路。

更何况,叫左宗棠的小儿子自幼聪慧好学,14岁时就获得县试第一;15岁参加长沙府试时,仅位居于一位老学者之后,名列第二,早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对此,左观澜很是欣慰。

如果一切顺利,左宗棠接下来就该是考取更高功名,进一步走上人生巅峰了。

(左宗棠画像)

但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内,左宗棠的父母相继去世,家庭的变故不仅让左宗棠陷入巨大的悲伤,科考之路也因此变得格外坎坷。

六年的守孝结束后,左宗棠重振旗鼓,本想在会试中一展宏图,却不料努力多年,科考三次,却次次与进士之志失之交臂。

心灰意冷之下,左宗棠索性放弃科考,转而研究起水利、农业改革等实用性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左宗棠的学问日益精进,围绕在他身边的名仕大家也多了起来。一个叫周衡的本地大户,还因为喜欢左宗棠的才华,将自己才貌双全的爱女嫁给了左宗棠。自此,有了家室的左宗棠便安心研究自己“经世致用”的学问了。

正所谓:志同道合者,可遇不可求。

一心专注于“经世之学”的左宗棠不知道,他的学问主张已经感染了他一生的贵人——陶澍。

陶澍是个精明能干的官员,他不仅在政绩上得到皇帝称赞,在学术上也与左宗棠“经世致用”的思想殊途同归。

相同的爱好与见解让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第二天就约着一起游玩了。

有了位居高官的陶澍的欣赏,左宗棠的名气迅速大涨,不少官员甚至想直接聘用左宗棠为自己所用。

然而,左宗棠面对络绎不绝的来访者选择了拒不出山。以致于到最后,名气盛大的左宗棠惊动了以禁烟闻名于世的一品大员——林则徐。

1849年,林则徐在路过湖南长沙时,提出要见左宗棠。

然而,林则徐想必不知道,左宗棠也同样敬仰林则徐久矣!

如今,面对偶像突如其来的邀请,左宗棠高兴得手足无措,当天夜晚,两人在约定的小舟上见面时,左宗棠还由于过度兴奋,一脚踩空还掉下了船。虽然场面略有尴尬和好笑,但并未影响两人的谈话兴致。林则徐为表示肯定,甚至说:将来能够守卫新疆的人,非你左宗棠莫属。

这场著名的谈话被称为“湘江夜话”,两人也于当晚达成共识,即:坚决反制外部力量以任何形式侵害中国,方案落实到具体措施上,那就是“禁烟”和“守卫新疆”。

然而“万事俱备,尚欠东风”,左宗棠还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三)

直到1851年,太平天国爆发后,太平军攻入湖南境内,湖南巡抚张亮基惊慌失措,受人举荐后求助于左宗棠。家国危难之际,左宗棠没有犹豫,当即同意出山。

张亮基也早闻左宗棠的才华,于是将指挥大权全权授予左宗棠。

左宗棠也没有辜负信任,在城门被太平军轰开之时,左宗棠亲自带人冲上战斗一线,多次击退攻城敌军,成功守住长沙城。经此一战,左宗棠名声大振,被朝廷正式授予了知县一职。

不久后,湖南巡抚张亮基调离湖南,接替者是在长沙围城战中立功的骆秉章。骆秉章同样十分赏识左宗棠,于是百般施计与讨好,让左宗棠留下来,帮助自己主持湖南的军政大权。左宗棠也毫不客气,留下来后便在大小事情上统统包揽,将“实干家”称号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大刀阔费地解决了湖南地区隐藏的财政危机,还对湖南地区的漕粮税收制度也实行了改革。这些措施在为农民减轻负担的同时,也为湖南的湘军筹备了充足的军费,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然而说到湘军,值得一提的是,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还和左宗棠是旧相识,俩人曾经同场参加过乡试,分获第一,第二;因此,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交往。

因此,当曾国藩在攻灭太平军感到兵力不足时,就立即想到了左宗棠。于是,曾国藩向朝廷举荐,让好友左宗棠建一支偏师来协助自己。得到朝廷首肯后,左宗棠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名为“楚军”的队伍,誓要与前辈曾国藩“平起平坐”。众所周知,曾国藩的湘军治理十分严格,而左宗棠治理下的“楚军”也不遑多让,很快便打造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精锐部队。

不久,当太平军再次攻克清政府的江南大营时,左宗棠便亲率楚军开入江西,依靠着超高的战斗素养和自身军事才能,在湘军等其他部队的配合下,很快就击败了太平军在江西的主力军。

论功行赏,左宗棠被正式晋升“封疆大吏”,成了执掌地方军政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

(五)数年后,太平天国余部被彻底剿灭。

可是,朝廷虽然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麻烦,但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依然此消彼长,刚平定太平天国,又得解决陕甘地区的民族暴乱。就在左宗棠忙于平定地方暴乱的时候,中亚乌兹别克人阿古柏窜入新疆,占领新疆大部分地区,并且擅自宣布建国,新疆几近失去。

然而,真正的威胁并不只来自阿古柏,真正重要的是他背后的英国和沙俄。当时的英国正在和俄国在争夺势力范围,他们背地里扶持阿古柏,甚至支援了阿古柏大量的枪支和弹药。沙俄则强制要求阿古柏向自己投降,并打着“帮助中国看守领土”的旗号,出兵侵占了新疆伊犁。

此时的左宗棠刚平定暴乱,壮志未灭。于是,上书朝廷要求出兵收复新疆,没想到此举却引发了清廷内部“海防”与“塞防”的争端。

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新疆土地荒芜,回收将空废钱粮,徒增民众负担;而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势单力孤,但是左宗棠坚决不肯退让,他表示:

“天山南北两路物产丰富,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

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并且,新疆与蒙古是一体的,新疆不保则蒙古不保,蒙古不保则京师不保。”

左宗棠的这番话,让朝廷意识到了新疆的重要性,当即决定收复新疆。

然而,清廷财政困难,对于收复新疆所需的军费也只能勉强凑够500万两,这与实际支出还有一段距离。没办法,左宗棠只好借着自己的钱庄朋友向洋人银行贷款,这才解决了军饷问题。

出征时,64岁的左宗棠给妻子写下了绝笔信,而后整军齐发。

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养,左宗棠速战速决,两年就将新疆除伊犁以外的地方全部夺了回来。

战机向好,左宗棠便想让朝廷以外交谈判的形式与沙俄协商退兵。却不曾想,朝廷派去的外交官崇厚在进行谈判时,擅自将伊犁划分给了沙俄。此举让左宗棠气愤不已,他怒斥崇厚:仗未打就求和,别忘了狼性敌人要肉尽食骨!

然而,木已成舟。于是,左宗棠思虑再三,选择再次披挂上阵,用武力夺回伊犁。

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9岁高龄了。

出征路上,左宗棠身体不适,经常咯血。然而,身体上的病痛并没未让左宗棠以及他的军队心有胆怯,相反更加斗志昂扬。他甚至命人抬着自己的棺材相伴而行,抱着马革裹尸的心态誓保新疆。

终于,沙俄在左宗棠誓要决一死战的气势中败下阵来,服软与清政府签定了《伊犁条约》,新疆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中国版图。

然而,在此之后的左宗棠也没有闲着。

虽然已近暮年,但是他清楚地看到了清廷与世界列强之间巨大的军备差异。于是,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配合与领导下,开始在各地创办工厂,兴修水利,实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让腐朽已久的清政府重新焕发出了复兴的希望,史称他们为“中兴名臣”。

然而,一个国家的兴衰终究还是靠决策层,并不是几个臣子的一腔热血能够支撑的。

因此,这场拯救国运的“洋务运动”在轰轰烈烈中开始,却也在猝不及防中覆灭。

(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工厂)

(六)如今回看左宗棠,这个一生清廉,一生傲骨,被后世称为“满清第一硬汉”的男人,

“硬汉”之处,却不仅仅表现在他抵住压力,收复新疆,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当慈禧太后大摆生日宴,群臣都争相送礼的时候,左宗棠空手而来,且理直气壮;

比如,当他看到上海租界内的公园门上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时,当场下令砸毁,并将前来质问的英国人“绑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租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

如果说,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左宗棠,我想最恰当的应该是“少年气”。

当时年少,他心怀家国与天下,梦想如诸葛亮那般建功立业;

人到中年,他主持变革,剿灭暴乱,一路走来坚定如铁;

英雄暮年,他壮志不泯,为保家国尊严,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一路走来,左宗棠从未忘记过心中那团少年志气,即便年近古稀,他也依然是那个“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清澈少年。

如今,新疆美景火遍四方,天山南北瓜果累累;

是否还有人记得:当年有个七旬老人,抬棺出征,为中国守住了166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9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