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地处寒冷的“高句丽”人穿什么?

文章开头,先行说明,高句丽不是高丽,古代的高句丽,在我国领土内的,就是现在大约东北地区。

公元前37年,夫余王室贵族朱蒙为躲避政治迫害携众外逃,至卒本川建国,国号高句丽。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开疆拓土,朱蒙不断吸纳新的部落或征讨周边部族,队伍不断壮大,但同时,民族构成亦呈复杂态势。

1000多年前地处寒冷的“高句丽”人穿什么?

建国伊始,朱蒙尚无暇顾及民族服饰统一形制问题,直至第二代国王,政权逐渐稳固,高句丽人对于服饰也开始关注起来。因此,在公元前37年至公元1世纪左右,即朱蒙王与琉璃明王时期,高句丽各构成部落保持各自服饰特色,服饰处于混乱多样的状态。

1. 朱蒙建国初期,各构成部落基本保持部落服饰特色,高句丽服饰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

1000多年前地处寒冷的“高句丽”人穿什么?

朱蒙至毛屯谷所遇三人,分别穿着麻衣、衲衣、水藻衣。麻衣、水藻衣可以视为代表不同的生产方式:农业和渔业。而衲衣另作解释,衲衣,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这三种服饰皆可为普通劳动生产者所着,朱蒙在沸流水上居之,“四方闻之,来附者众”,而后建国第二年,即公元前36年,征服沸流水流域的土著居民政权——沸流国。

公元前32年,朱蒙派乌伊、扶芬奴伐太白山东南的荇人国,取其地为城邑。公元前28年,朱蒙命扶尉猒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沸流国、荇人国、北沃沮均在高句丽北方,关于其沸流国、荇人国的服饰如何,因史料有限,尚无法得知,而据关于北沃沮的史料载:“其土迫小,介于大国之间,遂臣属句骊。句骊复置其中大人遂为使者,以相监领,贵其租税,貂布鱼盐,海中食物,发美女为婢妾焉。”

北沃沮臣属于高句丽,成为其一城邑,向高句丽缴纳租税,从其纺织面料貊布作为重要税物之一可知,高句丽对貊布的重视。北沃沮与高句丽之间存在联系是肯定的,但二者服饰之间是否相似尚存疑。在统一民族服饰意识尚浅的情况下,这前来归附或被吞并的小民族或部落都或多或少的保留着本民族或部落的服饰特点。

2. 建国初期,高句丽服饰受到汉服的影响。

高句丽建国所在地最早为汉玄菟郡管辖。高句丽初期,作为一地方政权,受汉玄菟郡管辖,接受汉朝服衣帻,即使后来不服玄菟郡管制,却仍接受汉朝服衣帻,年年来取。由此可见,高句丽上层统治者对精美的汉服衣帻的喜爱程度。高句丽统治者对汉服的喜爱不仅出于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且还有汉文化对其文化影响深刻的原因。

高句丽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使用汉文,学习汉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时便娶汉女,作汉文黄鸟诗。现发现的高句丽墓志均用汉字书写,可见其汉文化程度较高。

在服饰方面,高句丽传统服饰亦可以找到古代汉服的影迹。其小加头戴的折风,形如古代汉人的弁。高句丽人亦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遭到中书郎王融戏笑头戴所冠时,答曰:“此即古弁之遗像也”。

由于朱蒙时期民族构成复杂,民族融合程度较低,因此高句丽服饰具有浓重的民族各异的特色。且因生产力低下,受自然因素影响更大,所以建国初期,高句丽服饰的自然特色亦更强烈,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更重。

高句丽早期服装原料

高句丽活动地区最初以沸流水(今富尔江)流域为中心。《三国志》记载其地理位置:“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都于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户三万。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与今天桓仁集安的地理环境差不多。

桓仁集安都处于山区,山高谷深,溪流多,树林植被茂密,鸟兽资源丰富,渔业和狩猎业均能得到发展,适宜小规模农业发展,而且高句丽有一套完整的税收制度,“人税布五匹,谷五石。游人则三年一税,十人共细布一匹。租户一石,次七斗,下五斗。”高句丽人要缴纳粮食税和布税,可见布匹在高句丽人的生活中的普及性和重要性。

姜维恭在《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一书中对此解释为受汉代东北边郡农业的影响,即高句丽没有建立政权之前,农业已经在以集安为中心的山区根深蒂固了。

因此,后来占据此地建立政权的高句丽人主要是继续采用汉人“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利用原有的汉人生产生活方式和长白山山区的自然资源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关于高句丽服饰面料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史料:史料一:“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史料二:“民皆土著,随山谷而居,衣布帛及皮。”史料三:“丈夫衣同袖衫,大口裤,白韦带,黄革履。”史料四:“服大袖衫、大口裤、素皮带、黄革履。”高句丽服饰面料有皮毛、丝织品和麻布等。

桓仁集安地区天气寒冷,冬季漫长,保暖衣物是必备的。长白山山区野生皮毛动物资源丰富,有虎、熊、野猪、鹿、獐、狍、狼、貂、獾、狐狸、兔等。通过狩猎,高句丽人不仅可以获得食物,还可以将其皮毛作为服饰面料。

丝织品的主要来源一是中原朝廷的赐予,如“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二是同中原的商业贸易;三是掠夺汉人得到丝织品;四是高句丽自己发展丝织技术。中原地区养蚕缫丝织布由来已久。夏代以前,被认为是丝绸生产的初创时期,从夏代至战国末期是丝绸生产的发展时期,汉代时,人们已经能织就精美的丝织品。

高句丽人对锦绣丝织品需求量很大的,每到公会的时候,参会者衣服皆锦绣,因此,仅靠接受中原的丝织品是不够的。而且长白山区植被茂密,多柞木和桑树,适于养蚕,高句丽人有制造丝织品的基础。同时,《魏书·高句丽传》的记载亦为高句丽人养蚕提供了证据。“民皆土著,随山谷而居,衣布帛及皮,土田薄瘠,蚕农不足以自供,故其人节饮食。”此时,高句丽已有专门的养蚕农户。

另外,《后汉书·濊传》载:“濊及沃沮、句骊,……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耆旧自谓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知种麻,养蚕,作绵布。”由此段史料可知,养蚕技术传入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由来已久。长白山山区适宜种植麻布的原材料,可用来纺线织布。文献中的“布”“粗布”“褐”即是麻布。

出土的遗物中也发现印有布纹或衬有麻布的陶片、瓦片或其他实物残片,并且在集安、通化、白山等鸭绿江流域多次发现捻线工具——陶纺轮。至于高句丽是否存在棉布或者棉花种植,学界已有言论。孙金花在《从高句丽人服饰面料看其对长白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对“白叠布”是棉纺织品的观点产生怀疑,认为高句丽时期,棉花并未传入其国。

而鸿鹄(马彦)在《关于高句丽纺织品之我见——以分析<高丽记>史载为中心》一文中提到:“高句丽的地理条件不适宜种植当时新疆种植的那种棉花,高句丽‘多大山深谷……无良田’,山区面积占其辖地比例甚高。”“从棉花传入内地的时间上看,丘浚在其书《大学衍义补》中说得很清楚,‘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官未以为调。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

可见直至唐朝,内地尚未普及种棉,高句丽更不可能从中原得到棉花。”棉花在中国的传入,最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目前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从棉花传入内地的时间和棉花生长特性来看,土地贫瘠、多大山深谷、寒冬时间较长的高句丽地区不适宜也不可能有棉花的种植。综上所述,高句丽服饰面料有皮毛、丝织品和麻布等,但没有棉布。

最后说一下,高句丽地处寒冷地区,曾多番抵挡住中原王朝的铁骑,一定程度来看,隋朝灭亡跟“三征高句丽”大损国力有一定的关系,在当时来讲并不是普通的小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8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