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薄一波含泪写下8个大字,究竟有何深意?

1997年2月19日晚,北京城皓月当空。

此时,北京301医院里气氛格外沉闷,一代伟人邓小平正在和病魔作着最后的斗争。

到了夜里21时,邓小平呼吸功能逐渐衰竭,心脏停止了跳动。

闻此噩耗,已经89岁的薄一波异常悲痛,他坐在家里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足足有半小时一句话都没有说,孩子们默默陪在父亲身边。

良久,薄一波开口说话,叫来孩子们把他扶到办公桌前,铺开纸张,饱蘸笔墨,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

他把对邓小平所有的崇敬、缅怀之情都浓缩在了这八个大字上。

那么,薄一波写下的八个字具体是什么?他和邓小平又有怎样深厚情谊?

薄一波在山西“搞了个大局面”

1908年,薄一波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一个小村庄。

薄一波从小聪明好学,最后凭自己努力考上了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在此期间,他积极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经常参加学生运动。

这让薄一波的革命思想逐渐成熟,并越发坚定,1925年他加入党组织,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开启了一生伟大的革命斗争。

加入党组织后,薄一波更加活跃,很快就在师范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建起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第二年,组织派他到太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年纪轻轻的薄一波不负期望,积极发动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在此期间,阎锡山大肆打压知识分子的游行活动,薄一波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了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妥协,最后在党组织营救下逃脱牢狱之灾。

然而,1927年,倒行逆施的蒋介石肆意破坏革命,发动了针对我们党的白色恐怖,一时间大量优秀革命者和青年学生惨遭逮捕暗杀,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党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牺牲后,薄一波不顾危险,坚持在太原地区召开追悼会,悼念李大钊同志,引起极大震动。

薄一波高调的革命行动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他下令通缉逮捕薄一波等革命人士,薄一波第二次被捕入狱。

不久之后,薄一波被组织成功营救,再一次虎口脱脸,从那之后,薄一波开始转入地下行动,被派往河北工作。

然而,1931年,因为河北地区出现叛徒,导致薄一波和众多共产党人被逮捕入狱,关进了北平草岚子监狱。

虽然失去了自由,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他们在监狱里成立了党支部,凝聚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不仅如此,众多共产党人在监狱里积极传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他们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

后来,毛主席见到薄一波,对他们在监狱中坚持斗争、坚持学习理论的做法大加赞扬,“你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保存、锻炼和教育了一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

正是在薄一波等被关押期间,红军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此时,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党亟需大量优秀干部主持北平地区抗日工作。

因此,中央作出决定让薄一波和其他共产党员以“假自首”的方式获得出狱资格,尽快恢复自由从事抗日工作。

就这样,在被关押了5年之后,薄一波终于获得自由,出狱后,他迅速奔赴山西开展抗日工作。

在山西,他再次会见阎锡山,此时阎锡山承受着日军的巨大压力,同时,蒋介石又想削弱阎锡山的实力。无奈之下,阎锡山决定拉拢薄一波来充实自己的实力。

薄一波深知阎锡山两面三刀的军阀本性,因此果断拒绝了阎锡山的合作请求。

就在这时,党中央传来指令,要求各战线广泛发动统一战线,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抗日。

按照中央指示,薄一波开始和阎锡山接触,在和阎锡山的后来合作中成立了牺盟会,期间,薄一波坚持我们党的抗日主张,同时也做出了“不在山西军队中发展共产党组织”的承诺。

在薄一波和其他共产党员的努力下,牺盟会得到进一步改组,虽然名义上阎锡山是会长,但该组织逐步发展为我们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薄一波利用这一组织,开始广泛发动山西各界群众团结抗日,并且把组织壮大到山西各县,形成了极大影响力。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入侵华北地区,阎锡山担心自己难以应对大兵压境的日军,而蒋介石又不想全力支援,他只能向薄一波寻求帮助。

趁此机会,薄一波牵头成立了一支抗日新军,征召大量青年人加入抗日队伍,同时紧锣密鼓的开展军政训练。

2个月后,以这支新军为基础,薄一波在晋东南地区建立抗日据点,和晋东北地区的115师逐渐形成南北呼应的态势。

然而,局势很快发生转变,因为阎锡山抵抗不力,1937年11月太原失守,被日军占领,损失了2万多兵力后,阎锡山仓皇退败。

太原的沦陷,让山西一片混乱,不少群众抛家舍业的向外逃往,我们党在关键时刻积极发动群众团结抗日,保卫自己的家园。

当时路边有很多阎锡山部队溃败时扔下的枪支,那些枪支就被老百姓捡起来,组建起了新的抗日武装力量,大多人都加入了薄一波领导的抗日新军。

短短一年时间内,抗日新军就从当初的一支敢死队发展壮大成了50个团,总兵力多达10万人,甚至超过了阎锡山部队的数量。

薄一波在山西的优秀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肯定,后来在延安见到薄一波时,毛主席称赞他:“你们几个人搞了个大局面”。

然而,随着山西境内我们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越来越壮大,让阎锡山颇为不爽,他不仅不为自己的抗日不力检讨,反而把矛头对准了山西新军,悍然发动了十二月政变。

在紧张的形势下,薄一波不得不抽出精力对付阎锡山,幸运的是在山西境内八路军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阎锡山多次进攻,稳住了局面。

和邓小平结缘山西

正是在山西抗日期间,薄一波认识了邓小平,并逐渐建立起了深厚情谊。

当时薄一波在山西东南地区发展新军力量,切好此时刘伯承、邓小平的129师也来到东南地区开辟根据地。薄一波经常在会议中领略邓小平的胸怀格局和战略胆识。

尤其是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薄一波领导的新军力量受到打击,不得不取消了独立作战,划归129师战斗序列,从那之后,薄一波和邓小平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因为薄一波在山西出色的表现,让他备受邓小平重视,在成立太行军政委员会后,薄一波成为七名委员之一。

而薄一波更是不负众望,带领部队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八路军完成整编后,很快发起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而薄一波领导的决死总队作为主攻力量作战勇猛顽强,整个作战期间,他们先后参加70多次战斗,取得了巨大胜利。

更为重要的是,薄一波还多次担负阻击任务,有效保护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司令部的安全转移。

经历数年抗战,在薄一波的带领下,原来的新军力量逐渐成长为百战百胜的铁血部队,成为抗日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重要力量。

百团大战结束后,邓小平对薄一波和他领导的决死总队高度赞扬,称赞他们“和其他老部队一样,能够使指导机关放手使用,完成领导给的任务。”

在一次次战斗中,薄一波的组织指挥能力越来越收到邓小平信任,在此后的多次战斗中,都把薄一波和他的纵队派到关键位置。

而薄一波在和邓小平并肩作战中,更深刻感受到了邓小平身上的魅力。

1942年3月,为了惩戒和日军勾结的阎锡山,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了一次进攻行动,薄一波全程参加作战指挥。

在邓小平果决的指挥下,沉重打击了阎锡山的反动气焰,粉碎了他投降日本的幻想。

薄一波后来回忆那次战役,表示“邓小平把自卫、胜利、休战三个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那段时间,正是日本侵略者气焰最嚣张之时,在日军大扫荡之下,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异常艰苦,每次战斗也格外惨烈。

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薄一波和邓小平想见面并不容易,但每次和邓小平在一起,薄一波都能发现邓小平身上不同魅力。

1943年1月,邓小平在涉县温村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邓小平对当前的抗战形势做了全面总结报告,邓小平报告中所体现出来的远见卓识让薄一波钦佩不已。

薄一波认为,邓小平用篇幅不长的报告,把敌我关系、群众关系分析的入木三分,更明确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巩固各方面团结的极端重要性。

不仅如此,邓小平的报告通俗易懂,极大增强了干部战士的思想共识。

在那次会议后不久,薄一波就被派往延安参加学习,同时准备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直到1945年夏季,邓小平也赶赴延安,他们才再次相见。

党的七大召开后不久,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随后,中央对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任司令员和政委。考虑到薄一波优秀的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中央让薄一波担任军区副政委,全力配合刘邓做好各方面统战团结工作。

至此,薄一波再次和邓小平有了直接合作。

解放战争中的密切协作

在薄一波看来,抗日战争时期129师取得了诸多辉煌战绩,这一切都和刘伯承、邓小平高超的作战指挥分不开,他从内心里仰慕敬佩刘伯承和邓小平。

因此,在当上副政委后,薄一波始终保持着对邓小平的尊敬,事事都请示征求邓小平意见,邓小平也高度信任薄一波。

薄一波知道,这种信任背后,正是邓小平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的体现。

因此,薄一波始终全力配合邓小平搞好内外团结,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后来,薄一波回忆称,和邓小平合作的那些年令他心情格外舒畅,没有任何压力,不仅如此,邓小平每件事都展现出过人的韬略智慧,跟随在他身边获益良多。

比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重启谈判,然而,蒋介石谈判是假,趁机拖延时间部署兵力是真。为了全力支持毛主席在重庆的谈判,邓小平及时组织了上党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成功策划了高树勋的起义计划,极大瓦解了敌人斗志。后来高树勋还加入了我们党,在国民党内部引起极大震动。

薄一波作为全程参与者,从内心里对佩服邓小平运筹帷幄的高超艺术。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国共协议,开始全面打响内战。此时战争形势骤然紧张起来,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部队在前线作战,薄一波重点负责后方后勤保障和土改工作。

一年后,为了实现战略决战意图,中央命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这无疑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几万大军战略转移补给是最大难题。为了支持刘邓大军顺利完成转移任务,薄一波一方面积极征集新兵,另一方面努力筹措粮食、弹药等补给。

几个月时间里,薄一波呕心沥血,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直到刘邓大军顺利完成战略转移。

正是因为薄一波的全力协同,有力支援了前线作战,使得刘邓大军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形成了对国民党部队全面进攻态势,为后续的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解放军很快扭转劣势,实现了战局扭转。1948年2月,经刘少奇提议,中央同意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北局,并推荐薄一波担任华北局书记。

而此时,邓小平则指挥部队在中原地区战斗,薄一波和邓小平在各自岗位上奋战,见面机会逐渐少了。

天津解放后,中央让薄一波担负起接管平津的任务。薄一波不辱使命,开始投入到新解放城市的建设中,在他的努力下,摸索出了军事管制、经济建设、对外贸易等诸多城市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的任务再次发生变动,他被调往中央担任新中国首任财政部长,工作上他和邓小平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

多次遭遇风雨

薄一波进入中央工作后,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很多挫折。比如在推行新税制过程中,引发强烈反响,不少人把矛头指向薄一波,对他处处责难。

关键时刻,邓小平站出来为薄一波说话,邓小平指出,“把他这几年在工作中的这样那样过错说成是路线错误是不对的,我不赞成。”

邓小平诚恳公允的态度,赢得广泛支持,也帮助薄一波摆脱了烦恼。后来,毛主席也对薄一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薄一波终于可以卸下沉重负担专心开展工作了,因此,他对邓小平更多了一份感恩之心,也感受到邓小平的宽广胸怀和责任担当。

1953年,体制改革后,邓小平担任财政部长,薄一波则成了邓小平的副手,这无疑是和邓小平对薄一波的高度信任分不开的。

在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期间,薄一波还协助邓小平分管铁道部、交通部等重要工作。

进入60年代后,国家陷入困难时期,为应对不利局面,薄一波主持制定了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有力规范了企业生产秩序,邓小平对薄一波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那段时间,邓小平和薄一波配合默契,在各个领域大胆推进改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多领域的建设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尤其是薄一波制定的《工业十七条》备受毛主席重视,给予了高度肯定,直到毛主席逝世前还在研究阅读工业十七条。

1979年,在邓小平的安排下,薄一波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抓机械工业改革相关事项。邓小平对薄一波寄予厚望,希望他当机械工业的“秦始皇”。

感受到邓小平的高度信任,薄一波全身心投入到相关改革事项中。为了掌握国民经济基础,薄一波开始在全国各地调研,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走遍了山西、内蒙、苏杭等多地,每到一处,他都深入基层企业、厂矿实地调研。

要知道那时的薄一波已经70岁,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但他从来不知疲惫的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情况。

不到一年时间,就写出了《三十年经济建设的回顾》的报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全面客观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未来改革的方向等。

报告公布后,迅速在各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方向。

1982年,中央成立顾问委员会,邓小平再次让薄一波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此时他身上的胆子更重了,主要任务就是全力协助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重大决策转变,有不少反对声音,有人认为,搞特区、搞开放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质疑特区会成为新的“殖民地、租界”。

面对种种阻力,薄一波始终不遗余力的给予邓小平大力支持。为了说服更多人,薄一波深入广东沿海地区考察,用大量详实数据为改革开放决策提供了支撑,也说服了那些反对的人。

薄一波在中顾委工作长达十余年时间,协助邓小平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

后来,薄一波又辅助陈云5年时间,在此期间,通过高效、有力的工作,确保了领导集体新老交替顺利进行,推动了党内若干重大问题的妥善处理。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每次回顾和邓小平的交往,薄一波都无限感慨。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十分敬佩邓小平的胸怀、格局。

尤其是邓小平给予薄一波的教诲和帮助,更是让他终身难忘。

80年代末,年逾八十岁的薄一波逐渐离开领导岗位,退休后,他精力依旧充沛,开始集中精力撰写回忆录,并出版了《七十年奋斗与思考》《领袖元帅与战友》等书籍,备受读者好评。

在回忆录中,薄一波对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提出: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始于毛而成于邓”。

1997年2月,一代伟人邓小平去世。闻听消息薄一波万分悲痛,挥笔写下了“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的挽联。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薄一波还专门发表书面发言,他解释道,“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

可以说,薄一波对邓小平的评价名副其实,正是因为邓小平的雄韬伟略,才推行了改革开放,让中国找到了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无疑是千古一人的“非常之业”“非常之功”。

2007年1月,99岁的薄一波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薄熙成给亲友们发了一条信息:

“他走的很平静,很安详。他终于可以去见那些多年来让他无限思念、魂牵梦绕的敬爱的领袖,以及生生世世永远也割舍不下的敬爱的老帅和战友们了。我们为他们的重逢祝福,为他的远行送别!”

参考资料:

党史博览,邓小平与薄一波–思路相同,感情相通

中国新闻网,薄一波书面发言怀念邓小平:小平的教诲终生难忘

河北新闻网,“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邓小平四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薄一波谈邓小平:“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人物周刊,薄一波–真情不薄

北京商报,百岁勋劳薄一波 经济特区的最早支持者

山西日报,烽火三晋:“决死队”在这里崛起

编辑:天色渐明

责编:t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5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