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称颂的友情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除了最为知名的“桃园三结义”,还有许多值得称颂的友情。

「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

相传战国时期,一个名叫左伯桃的贤士从北方出发,南下投奔正在招贤纳士的楚王。

当时正值冬天,路途上风雨交加,左伯桃为了避雨,敲门进入路边的一间草屋。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读书人羊角哀,并劝说他带上干粮、行李,同自己一道前去楚国。

两人一路南行,没想到天气越来越冷,还下起了大雪。眼看着干粮快要吃完了,左伯桃决定把食物与衣物都交给羊角哀……最终,羊角哀到达楚国,并被拜为上卿,完成了他和左伯桃共同的志向。然后,他返回路途,安葬了左伯桃。

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列士传》,后来在民间多有流传,并铺陈演义,加入许多细节,收入《喻世明言》。在传统戏曲中,也有《羊角哀》这一剧目。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相识相交,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理想,也就是志同道合。他们都饱读诗书,都希望能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构成了他们生死相酬的前提。

这样的相知,在审美的意义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高山流水。钟子期不仅洞悉了琴师伯牙弹琴时的重要特点,还能准确感悟琴声中的旨趣,在抽象的音乐中听出具象的巍峨之山、浩荡之河。听者和弹奏者心念一致,使得伯牙与子期引为知己。

这则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后世不断传颂、再创造。由其衍生的“知音”一词,至今仍被视为友情的至高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频繁更替、世事动荡,却又留下很多文人轶事。最有名的,就是“竹林七贤”的故事。

“七贤”之中,嵇康、阮籍与山涛属于中心人物,他们都热爱老庄学说,并因此而相知。尤其是嵇康,他旷达不羁、不拘礼俗,喜欢服散、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当时是曹魏末期,主持朝政的司马氏看中嵇康的名声,想征召他为官,嵇康却躲到河东郡以“避世”。

山涛虽同样喜好老庄之学,但少小即有“三公之志”,后来投靠司马氏,在政坛谨慎周旋。山涛升迁时,打算举荐嵇康接任自己原先的官职。嵇康听说后,写下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则“绝交”故事,从另一面说明了友情的基础:志同才可道合。当价值理念不相投,原本的互相欣赏也就消失了。史书记载,嵇康的态度激怒了司马氏,最终获罪。临死时,他弹下《广陵散》这一绝响。

志趣、理想的相知如此困难,以至于人们常常浩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古诗文中也常有这样的诗句,如“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抗金名将岳飞也曾抒怀:“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利益融合的金兰之交」

如果说志同道合是友情的前提,那么结为“金兰”就是更加紧密的友情了,成为彼此的社会支持。

“金兰”一词源自《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世常用它来表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姐妹的行为。

传统社会,家族是基本结构。陌生人之间想要突破家族建立社会联系,往往会模仿亲属关系,如收义子、拜干爹干娘、结拜为兄弟姐妹。

在四大名著中,整部《水浒传》可以说是一部结拜、聚义的故事。小说的第一个精彩情节是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在那之后,他四处逃亡,最后落脚到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他倒拔垂杨柳,征服了一帮泼皮,一起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半酣时,鲁智深拿出重62斤的浑铁杖,“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这时,墙外一个官人喝彩道:“端的使得好!”这个“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的官人就是禁军教头林冲。

鲁智深和林冲互相都很欣赏,便在槐树下席地而坐,聊得高兴起来当场结义。从这里,小说开始引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这样的结义,在《水浒传》中比比皆是。当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聚在一起,并按照年龄排出长幼座次时,就形成了梁山好汉聚义的雏形与核心结构。

“兄弟结义”形成更为紧密的政治联盟,也使得起义规模越滚越大。最后,在聚义堂上一百单八好汉“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宋江虽是领袖,却仍然称呼众人为“众兄弟”。

类似的“结义”不仅存在于男性世界,在女性世界中也不少见。

1947年,10位越剧女演员共同演出《山河恋》,筹资成立属于自己的剧场,以摆脱戏霸的垄断与压迫。尽管“越剧十姐妹”没有正式结拜,却展现出了十足的结盟力量。

后来,“越剧十姐妹”之一的筱丹桂由于情感和事业双重压迫而自杀。其余九姐妹登报发表联合声明,为筱丹桂讨回公道,终于使得罪魁祸首站上了法庭。

「风雨同舟的患难之交」

人的情感是会变的,处境也并非固定。在诱惑和困难面前,即使结盟,也有可能遭到背叛和决裂。无论是莫逆之交,还是金兰之交,只有经受住了考验,才能称得上是风雨同舟的患难之交。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可是,如果只有桃园中的结拜,恐怕并不会成为传奇。是刘关张遵守诺言,共同经历了战争、逃难、误解,才能成为牢固的同盟,不是血缘兄弟,胜似血缘兄弟。

一次著名的考验,就是刘关张在战争中失散后,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眷属,被曹操包围劝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降汉不降曹;第二,给刘备提供俸禄,发给刘备眷属;第三,一旦找到刘备,立刻前去投奔。

曹操有爱才之心,答应了关羽的条件,还提供种种厚遇,想要软化对方。但关羽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接到刘备的书信后就立刻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前去与兄弟重逢。

而在另一边,尽管张飞误以为关羽已背叛兄弟,但刘备始终相信“桃园三结义”的情谊。这种信任始终是相互的。经过“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兄弟情经受住了患难的考验,牢牢地稳固下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45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