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之子:与父亲决裂13年,75岁出书批判父亲刻薄,替母亲不值

季羡林,中国国学大师,精多种语言,通数种文字,其研究包括中国文学,比较文学等多种方向,涵盖极广,其一生成就斐然,斩获荣誉无数。

可惜的是,在2009年季羡林不幸去世,原本他的一生可以画上句号了,却因为一部书打乱了原本的平稳,这部书便是《我的父亲季羡林》。

当然,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本书是季羡林的后代写的,具体是谁,是他的儿子季承,大多数对于父亲的书籍,都是赞扬或标榜,毕竟父亲们都不容易,但这部书却截然相反。

季承75岁出书是为了批判父亲刻薄,他母亲感到不值。

其中季承的观点大抵翻译过来是,他并不认识所有人都知道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他只知道季羡林的心很孤独很冷,他每天都在学术中奔波,这便是季羡林儿子所述。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部分观点,整部书并非全部都是这种观点,但季承对他父亲颇有怨言,确是真的,他与季羡林决裂长达13年。

现实当中的季羡林和儿子关系并不好,两人甚至决裂,长达13年之久,并且季承也曾表达过为母亲不值得的观点,其实一切的一切都与季承的成长有关。

真要了解季承所经所感,还要回到之前的风云;1935年,伴随着声声啼哭,季承来到了这个世界,可是季羡林并没有陪儿子太久,三个月后,他便去了德国。

那个时期季承才三个月,如何可能对父亲有印象呢,因此从小长大的季承对父亲季羡林没有什么概念,充其量就是照片,毕竟季羡林离开了十一年。

季承三岁时,他离开,季承十二岁了,他才回来,经历了十一年的空白期,即便是父亲,儿子也感到十分陌生,在季承的印象里,大多都是母亲的辛苦。

直到了1946年,他才见到了自己那陌生的父亲。季羡林这次归来,并没有空手,他送给了自己的儿女每人一支钢笔,那个年代钢笔是非常少见的物品,十分贵重。

当时的季承年龄还不大,若是好好相处,父子关系还能缓和,可惜季羡林并没有,他还没等和儿子熟悉,便去向北京进行他的教育工作,只有放假期间才能回家

此后的很长时间,季承和父亲都是这种相处方式,一直到了1952年,季承来到了北京念书,这才增加了与父亲的见面,但他并没有跟父亲住在一起,两人的沟通交流依旧不多。

季承此时已经17岁了,刚刚有所成熟,却又未完全明白,内心萌动的青年,跟自己的父亲都没什么话,再加上季羡林疏于对儿子的指导和关系,所以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但却并未停滞。

1962年,季承的母亲和奶奶也来到了北京,一家人团聚在此,父子二人的关系也在这种温馨中,逐渐升温,可惜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某些特殊的事件,导致家庭的温馨又一次出现了问题。

在这一时期,季羡林被关在特殊的地方,但季承并不敢去见他,因此两人的疏离感又一次迸发出来,此后很长时间两人的关系都处在一种很平常的状态。

一直到1994年,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因为季羡林的妻子,季承的母亲去世了,季羡林想要让儿子掏一半丧葬费,季承不想,父子就此交恶。

第二年,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决裂,有不少人传言说是因为季羡林和保姆之间有了些异常的关系,虽然季承解释过并非因为这个,但这件事也一定有些影响。

此后,父子二人有一段时间没有来往,可当二人都冷静下来后,还是想要恢复关系,解决分歧,可惜没有抓紧时间,在2002年之前,季承见到父亲并没有什么阻碍。

可是在2002年后,季承想见父亲,却没那么容易,反倒遭受了一定的阻挠,至于其中原因,季承不愿说,这里也无法猜,或许只有他才知道。

幸运的是,他在2008年成功见到了父亲,两人的分歧也算结束,季羡林2009年去世,如果季承真的没能在死前看到父亲,那可以说是最遗憾的事情了。

当然,尽管老了的季承已然释怀,但他仍旧对父亲的一些做法心怀不满,毕竟年少没有陪伴,成长没有呵护,自然会对他所有偏见,这种偏见持续了季承一辈子,这才有了这本书。

至于他为母亲发声,为她不值,那是因为季承见识到了母亲的不易,以及母亲婚姻的不幸,季羡林和其妻子是包办婚姻的产物,季羡林根本就不喜欢他的妻子彭德华。

据季承揭露,季羡林本来喜欢的另一个女孩,结果阴差阳错娶了彭德华,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与季羡林没什么共同语言,两人的感情也不如何好,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季羡林在德国时,曾经有过一段婚外情,反观彭德华则是跟了季羡林一辈子,对公婆她十分孝顺,对丈夫她又绝对忠诚,彭德华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贤妻良母。

在这种极端对比的情况下,季承的内心一定会对父亲产生更多的意见,这理所应当,他有资格替她母亲不值,彭德华为了季羡林付出了一辈子,尽管季羡林对她并没有爱。

当然,季羡林在家庭方面,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尽到了家庭责任,因为他虽然与德国的女孩恋爱,可他却并没有选择那个女孩,心中的责任感让他回到了这里。

可是责任感并不能代表一切,尤其是感情,充足的责任感或许可以让人逃避很多谩骂,可是那随风流逝而去的感情,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

这才是季承真正的痛苦所在,年少时母亲费力抚养,父亲却在国外,成长时青春懵懂,却无人引路,与父亲决裂13年,想要批判父亲刻薄,替母亲发声,才导致了这一本书的出版。

虽然季承对父亲有一些意见,但季羡林大限之际,父子俩能够和好,也算不错的结局了,毕竟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季羡林的某些做法确实不妥,因为家庭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

虽然季羡林家庭问题处理不好,但其一生成就还是可圈可点的,不能因为一个人身上有缺点,而覆盖了他所有的优点,那是不理智的行为,看待一个人还是要站在客观角度,因为谁都是人,谁都不完美。

关于季羡林的家庭情况,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1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