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梁启超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打开国门,开辟了通往中亚各国的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国外交史的序幕。隋唐时期,我国跟中亚、波斯各国商贸往来频繁,加速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外国的食品、香料、珠宝和药品等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而我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也销往了西方。

宋朝时期,指南针的发明带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探索世界的脚步逐渐进入海外国家。

南宋政府建设多个港口,为外国商人在港口设立番坊,让他们可以长期居住,而这也带动了海外经济的发展。

元朝时期,我国同高丽的经济往来密切,高丽的人参、水獭和布匹深受人民的喜爱。

我们的种植、纺织和火药技术也传到了高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在我国航海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事件当属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并且每次都花费巨资、声势浩大,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奇迹。

现如今,对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有各种猜测,直到一块石碑被打捞上来之后,郑和下西洋真相才终于揭开。

郑和的航海梦

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宝,所以又叫马三宝,是回族人,出生于明朝的洪武年间。

郑和在幼年跟随父亲和祖父坐船去过伊斯兰教的圣地印加,这段航海的经历让他从小就有了周游世界的航海梦想。

洪武17年,朱元璋带领军队平定云南时,郑和跟父亲一起抗击明军。他的父亲作战身亡,而郑和也成为明军的俘虏,甚至还被阉割成为了太监,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后来,郑和被朱元璋送到了朱棣的府上做杂役,当时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却聪明又能干。

朱棣发现郑和是一个人才,便留在身边对他进行教导,郑和正是在这段时间学习了各种知识,为他将来的航海之路奠定了基础。

初事燕王于藩邸。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变时,郑和展现出他在军事上的过人胆识,在最为关键的郑村坝之战中,他带领一队人马突袭李景隆的大军,让朱允炆的军队彻底溃败。

此战朱棣仅仅只有8万人,却要对抗南军的50万大军,可想而知郑和的压力有多大。

也是因为这个缘由,朱棣对他从此刮目相看,不仅对委以重任还赐姓为郑,以此来纪念他在郑村坝之战中的功劳。

朱棣登基后对郑和进行嘉奖,封他为内官监太监,多年后朱棣打算派人下西洋去远航,首先想到的便是郑和。

朱棣对郑和的能力非常清楚,知道他智勇双全、博学多才,便让其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带领军队出海航行。

公元1405年,郑和带领着两百多艘轮船和两万多人,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下西洋,这也是郑和航海梦得以实现的开端。

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各种猜测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出使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大约就是现在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一带 ,航线的总长度达16万海里,是当时世界航海的最高纪录。

他在航海史上的成就可谓是非常大,比哥伦布和麦哲伦早了一个世纪左右。

然而,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因为旅途劳累,再加上多年海上生活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最终在航行中去世,结束了他光辉的航海生涯。

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现如今,即便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大家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议论仍然不断。

众人最为关心的便是朱棣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多次下西洋,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猜测便是为了找寻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将帝位传给长孙朱允炆时,朱棣便非常不甘心,因为论身份和能力他都应该是明朝的接班人。

朱棣当时虽然心怀不满,但他还是接受了现实,可没想到朱允炆登基后,为了铲除后患处处对其进行打压。

为了自己的生存,朱棣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带领手下的军队杀进南京城。

朱允炆没有想到朱棣会获得最后的胜利,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他命人将皇宫点着,宫里的人纷纷逃了出来,他自己也不知所踪。

在逃出的人员中,朱棣没有发现朱允炆的身影,而这成为了他的一个心病。成为皇帝以后,朱棣便派人四处打听朱允炆的下落,陆地上一无所获又把目光放在了海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朱棣害怕朱允炆逃到海外,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把他给推翻了,毕竟他的皇位是靠自己抢来的,于道义上来说“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这便有了郑和的屡次下西洋。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出海寻找宝物,实则暗中查巡朱允炆的下落。

但后来这种说法渐渐不被认可,因为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将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政权非常稳固,是不可能轻易被推翻的。

更何况郑和每次出海费用昂贵,远远超出了在海外收获宝物的价值,单单为了寻宝也是不太可能,那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耗废亦不赀。

石碑上的文字给出了最终答案

二十世纪初,英国的船只从印度洋打捞上来一块石碑,经过专家确认是这块石碑是明朝时期的,石碑上刻有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

石碑上的内容主要是是讲述了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根据石碑内容显示来看:

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出使西域,船上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和丝绸。每到一个国家,便将这些物品赠送给当地人,以此来昭告各国,显示明朝的大国风范。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明成祖派人下西洋并不是单纯为了寻找朱允炆,而是为了让西方国家见识到我们国家的强大。

赠送他们种种财物,是让四方诸国看到我们强盛的同时,也臣服于我们、向明朝进行朝贡。

朱棣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皇帝,他认为天朝是所有国家中最为正统的,其他的国家都是蛮夷之地。

他让郑和下西洋去各国巡视,是为了让蛮夷看到我们经济和文化的发达,从心生敬畏不敢有任何的反叛之心,以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

示威海外。

事实也的确如此,郑和下西洋之后,西方各国每年都主动前来朝贡,这使得朝廷免于战争,促进了和平、减少了战乱。

在经济上,明朝通过跟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上,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外国的技术,并且让西方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国,让我们的文明得以进步。

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当然,在我国一直流传一句话“弱国无外交”,明朝之所以能开放门户,跟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与当时强大的军事力量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要想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要让自己国家强盛起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毕竟想要让别人认可自己,自己首先就要强大起来。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宗实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0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