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论语·子张》中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古代文人志士、达官显贵、帝王将相家的男子,但凡上得起学,读得起书的,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科考步入仕途,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隋朝时能吟诗作赋的文人有,隋炀帝杨广、隋朝的开国大臣杨素、薛道衡;唐朝时有元稹、上官仪、张九龄等,曾位及宰相。

唯有西汉刘安,出自帝王之家,以淮南为王,思想超凡、文学底蕴深厚,好琴古书,门下宾客数千,以著旷世之其书《淮南子》令西汉诸子百家乃至当今学者都望而生叹。

千百年来,古书上对淮南王刘安的记载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谋权篡位死有余辜,有人认为他受人株连死得冤屈。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今日,将深入走进淮南王的一生,从《淮南子》中探索他的品性,从现存的史料中寻找他的死因…

罪王之后,本就身不由己

翻阅古今书籍,查阅百家资料发现,坊间对于淮南王刘安的评论多以“叛贼”“狼子野心”居多,而对于其毕生之绝学、才艺、身世则知之甚少。

淮南王刘安,这一生历经三代帝王,是汉武帝时最后一任淮南王,也是最“倒霉”的一任。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他曾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孙子,上一代淮南王刘长的长子,是当今圣上汉武帝的亲叔叔。

当年,刘安的父亲刘长刚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便因为受到赵王臣高谋反一事的牵连,而自杀身亡。

刘长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深爱刘长生母赵美人,不舍得牵连他们唯一的孩子,故不得已而将其过继到吕后的名下抚养。

届时,汉高祖刘邦的八个儿子,因夭折、犯事、被吕后设计杀害的,就只剩下刘盈、刘恒与刘长三人。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因谋逆未果遭诛,刘邦让自己的小儿子刘长接任淮南王的位置,他骄纵蛮横,无视西汉律法,在当地自诩为圣,后因吕后与汉惠帝刘盈的庇护而猖狂一时。

刘盈早逝后,刘长的哥哥刘恒登基称汉文帝,他对唯一的弟弟刘长十分溺爱,连自己的龙椅宝座,都敢与弟弟分享。

久而久之,刘长越发恃宠而骄,年事渐长后,依旧逾越规矩,与兄长出言不逊,与文武百官不举礼数。

曾有大臣向吕后、汉文帝上书禀告刘长之恶行,结果得到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纵。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公元177年,已22岁的刘长,在淮南地区公然称王,与当今皇帝汉文帝共同狩猎时,直呼其“大哥”而不称陛下。

汉文帝不忍与之计较,结果刘长又开始在哥哥面前“秀肌肉”,徒手举起了百斤重鼎以示威力,令汉文帝及其身旁官员都极其无奈。

如此,则不得不佩服汉文帝对刘长的忍耐力度…

一日,刘长听闻吕后的相好,当年未能替其母求情的辟阳侯审食其在朝中甚是威风,便气不打一处来,索性跑到府上一棒子将其敲晕,并让手下魏敬杀了他。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汉文帝得知后,非但没有惩治淮南王,反而因其为母报仇,为刘氏家族除害而生了怜悯之心,故对其一再容之。

公元174年,刘长在朝中已无对手,遂与手下商量准备联手匈奴、闽越各处一同造反,结果被汉文帝发现,急招入长安。

这下人证物证俱在,按照大汉律法定当处以极刑,可惜汉文帝生性懦弱对手足下不了手。

故只剥去王位,流放入蜀,与此同时,还命家眷与之同行且衣食无忧。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后来,刘长因为受不了朝廷用囚车押送他,半道自杀了..

刘长死后,汉文帝依旧心生愧疚,念其子嗣尚小,不通世事,便将其全部封侯。

公元172年,汉文帝将刘长生前掌管的郡县都分给他所剩的三个儿子,刘安被封为阜陵侯,公元164年,16岁的刘安正式接替亡父衣钵,被封为淮南王。

从历史时间线上来看,历届淮南王的下场都不太好,尤其是刘安生父、祖母这一代,甚至还背负着“逆贼”之骂名。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因此,刘安这一生都负重前行,故不愿重蹈祖辈覆辙,而苦读诗书,研究音律,避开一切与刀光剑影有关的爱好,即使是打猎嬉戏也不行。

《史记》中说刘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管是先秦诸子百家理论、历代王朝更迭教训,还是民生、自然、宗教、经济发展等等,无不涉猎,且日益精长,对于淮南的治理也是蒸蒸日上。

久而久之,刘安在淮南地区声名大噪,慕名前来拜访的各界名流,文学圣人不下千人。

《史记》/《汉书》中,曾如此记录淮南王刘安:“时武帝方文好艺,以安属为诸父…甚尊重之”。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可见,身负逆臣之后的骂名,刘安依旧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与才情,令世人与当今圣上都敬重三分。

就在汉武帝刚继位不久时,刘安曾召集坊间各界精英于一堂,日夜讨教收集资讯。

后编撰出一套长达十多万字的竹书《淮南子》敬献汉武帝,武帝观后,震惊不已,日夜躲在被窝里苦读,生怕贼人觊觎自己的“宝贝”。

想来,这是汉武帝继位以来,所收到的最全面也最珍贵的“治国指南”。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在《淮南子》中,刘安推崇“自然天道”与“无为”的治国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天子当以德服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与此同时,还列举出先秦诸国灭亡的实录加以分析,劝诫君王当以“修身养性、治国而平定天下”。

汉武帝虽然嘴上不好意思承认刘安的“神书”很受用,但“爱而秘之”,则足以体现他对刘安的认可与钦佩。

《史记》中又言,汉武帝因为担心自己的文采不足,给刘安写信时恐失了颜面,故每回一封信,便让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先行过目,修改之后才会送给刘安,即:“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该如何形容淮南王刘安的才学深度呢?但从《内篇》《离骚传》和其一日之内所完成的《颂德》《长安都国颂》等千古奇文,便可窥见一二。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可是,一个不懂骑马打仗,也不喜欢嬉戏狩猎的淮南王,日日为了汉武帝的喜好而做学问的雅客,又何故走上“逆反”之道,背一世之骂名呢?

逆子无德,一世英名尽毁

公元134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全面掌握了国之重权,一改早年登基时,畏首畏尾、谦卑和逊的求贤态度,时有实现自我抱负,大展宏图之志。

如此一来,汉武帝对于治国之道与贤才的渴望,便不仅限于淮南王刘安一人。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这年,汉武帝亲自写下诏书,广纳天下有志者争相谏言,45岁的董仲舒横空出世,以一篇《举贤良对策》受到了汉武帝的亲睐。

按照董仲舒的提议,对于贤才任用当遵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则,废除其他百家学说,将儒家学说作为皇室正统治国学说,以此来帮助皇室加强中央集权。

而刘安在《淮南子》中的谏言,正好与之相反,他主张广泛吸纳儒、法、名、墨、阴阳诸家之所长,并融会贯通。

因此,这个时期的刘安已经开始受到汉武帝的“冷落”,再加上董仲舒的理论得势,朝中群起而附和的人增多,刘安便开始渐渐褪色,时有郁郁寡欢之态。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再加上,自家儿子刘迁,又恰好娶了汉武帝最不喜欢的同父异母姐姐的女儿,这种巧妙的联姻关系,直接导致汉武帝与刘安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

公元前126年,已年过五旬的淮南王刘安,收到了汉武帝的恩赏“上赐淮南王几杖,不朝”,名为尊重,实则疏离他远离朝堂。

两年后,其子刘迁又自负与朝堂高手雷被比剑,结果输了反中一刀,对雷被怀恨在心。

雷被因担心刘迁报复而请命远赴边塞抵御匈奴,淮南王刘安得知后,一再好言相劝,可耐不住其子嚣张跋扈,最终还是逼走了雷被。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雷被逃走后连夜上书朝廷,将淮南王之子刘迁背地里干的各种不轨之事一一上报。

导致朝廷一些与刘安有间隙的官员,有机会借助其子顽劣之事做文章,以刘安与汉武帝舅舅田蚡、地方郡县官员私交甚密作为借口,企图拔掉刘安一脉在淮南的势力。

最终,淮南王逆子被斩,自己也被扣上“阴结宾客”的高帽,失去淮南两县的管辖权。

公元122年,刘安因不堪忍受如此罪名,服毒自杀,年仅57岁…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回顾刘安这一生,为了摆脱父辈、祖辈谋逆的精神枷锁,广读博览,力避偏废,于嬉戏狩猎不沾染半分,为的就是以一己之力,逆转家族口碑。

没承想,壮志未酬,被逆子牵连至死后,又背负一世骂名至今,以至其所著的千古奇书《淮南子》也饱受争议。

好在现代学者对于历史的解读深度,与追求真相的精神尚在,且能在诸多史书中找到为刘安“鸣冤击鼓”之绝证。

刘安:我写下淮南,自杀在淮南

既能还世人一个真正的刘安,也能让世人抛开历史留下的刻板印象,重读《淮南子》,以慰其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3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