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在民国学术界,鲁迅和胡适都被尊为“现代孔子”,也曾遭到“封建余孽”的谩骂。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胡适和鲁迅这样两个有着共同理想的文学泰斗和革命先锋,按理说可以结为好友。

现实中,这两位大师也曾经一度惺惺相惜,遗憾的是,这样的友情并没有持续到最后。鲁迅与胡适最终分道扬镳,站到了不同的阵营。

鲁迅和胡适最早的交往始于1918年,两人因为同为《新青年》撰稿,成了同事。鲁迅年长胡适10岁,而胡适成名更早。

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1917年,胡适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声名大噪。第二年,胡适在陈独秀和蔡元培的邀请下,担任北大教授,成为国内“文学革命”的一大领袖人物,而彼时的鲁迅还只是临时政府教育部的一名小公务员。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成为“文学改革”阵营的核心人物。作为“文学革命”的两大骨干,鲁迅和胡适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开天辟地,胡适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写诗,而鲁迅则致力于创作白话小说。在此期间,两人成为挚友。

在鲁迅和胡适的交往中,两人一起吃饭、郊游,还经常一起探讨文学创作。在此后的五六年间,两人均有交集往来,关系甚密。胡适曾经公开评价鲁迅和周作人,表示“周氏兄弟都很可爱,他们的天才都很高”

鲁迅在创作《中国小说史略》时,胡适给他提供了不少参考,该书出版后,胡适将之誉为“一部开山的创作”。同样,在胡适研究《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时,鲁迅也热心地为他搜罗相关的书籍资料,提供过不少帮助。当时,鲁迅还称赞过胡适的文章“警辟之至,大快人心!”

这一段时期,说起来可以算是鲁迅和胡适交往的“蜜月期”。

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不过后来,两人由于在创办《新青年》杂志上发生了一些分歧,关系逐渐疏远。然而真正导致两个人直接决裂的“导火索”却是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爆发了一起学生驱逐校长事件。

女子师范大学新任校长杨荫榆与国民政府互相勾结,压制学生的革命活动,滥用经费,违章收费等,引起学生公愤。学生派代表抗议,要求教育部撤换校长。

没想到杨荫榆趁机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名学生,解散学生自治会,逼令学生搬出学校。学生群起反抗,向教师和社会各界求援。杨荫榆竟然派人锁门断电,关闭伙房,与军警狼狈为奸、毒打学生。

随后,这股风潮迅速蔓延,北京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声援女师大学生。女师大以鲁迅等人为首,成立校务维持会,并撰写《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发表,公开支持学生活动。这件事最终以杨荫榆的校长职务被撤职告终。

对于“女师大风潮”事件,胡适和北大的十几名教授持不同意见,他们公开呼吁学校应当脱离“政潮与学潮”,胡适等人认为学校作为教学机关,不应当卷入政治和党争的漩涡,而鲁迅的态度截然相反。

鲁迅认为学生的这次行动完全是正义的,需要得到无条件支持。鲁迅甚至为此撰文痛骂校长杨荫榆、学者陈源、教育部长章士钊,而胡适也成为他批判的一大对象。鲁迅虽未点名,却辛辣地讽刺胡适“出卖灵魂,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令人生厌”,但是胡适未做回应。

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从这件事情往后,鲁迅主动斩断了和胡适的友谊,并且每当再提胡适,鲁迅的言语中总是不乏讥讽。

1933年,胡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一句 :“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因为这一句话,鲁迅痛骂他是 “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1936年,鲁迅又公开抨击胡适“和官僚一鼻孔出气”,但是面对这些言论,胡适都没有回应。

其实,鲁迅和胡适的决裂主要还是鲁迅单方面与之断绝关系。在胡适那一头,他还是一直渴望和鲁迅重归于好。

1926年,胡适曾经致信鲁迅,表示希望两人可以重归于好,但却未得到鲁迅回应。1929年9月,胡适给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表示,几年时间过去,他依然敬爱鲁迅,其中和好之意,不言而喻,而这次他依旧没有能到积极的回应。

鲁迅虽然不再和胡适往来,公众场合对他也不乏口诛笔伐,但是胡适从未回击,甚至多次公开赞赏鲁迅。1929年,胡适称赞鲁迅的《水浒传》研究“细密周到”,并对此表示佩服。胡适不仅赞美鲁迅,而且把自己对鲁迅的敬仰的推崇付诸行动。

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反鲁作家”苏雪林给胡适去了一封长信。在信中,苏雪林称鲁迅是 “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还痛骂鲁迅心理病态,人格卑污。出乎苏雪林意料的是,胡适在回信中竟未出一句恶声。

他在给苏雪林的回信当中说:人既然已经走了,就没有必要在工作方面行为如何,这些小节撇开就好,应当多关注他的思想内容。胡适认为苏雪林不应当攻击鲁迅的私人,而是应该多去研究他的作品和思想。

关于鲁迅的文学作品,胡适同样给出了高度评价,胡适表示: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白,澄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胡适对鲁迅的爱戴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鲁迅去世后,胡适还主动出任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委员。当许广平与他商量《鲁迅全集》出版的事宜时,胡适二话不说,鼎力相助,为之四处奔走。当别人问他难道已经忘了鲁迅曾经挖苦他之事,胡适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先生已经作古,我为何还要去计较那一点过去的事?”

1956年,鲁迅逝世20年后,胡适与学者周策纵交流时,他谈到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并表示自己和鲁迅是一路人,话里行间满是对已故鲁迅的欣赏和回忆。

1958年,胡适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谈及新文化运动时说:“鲁迅喜欢弄创作的东西,他写了许多随感录、杂感录,最重要的是,他写出了让人只能望其项背的许多优秀小说。”胡适给予了鲁迅最真心实意的褒奖,仿佛两人从来不曾有过敌对。

鲁迅与胡适断交十余年,胡适希望重修旧好,晚年一段话足见其人品

胡适对鲁迅的态度,印证了他曾说的那句话:“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曾在给杨杏佛的一封信中说: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

这也是为什么鲁迅痛骂胡适十年,胡适没有一次回应的最佳诠释。胡适从26岁出任北大教授到后来担任北大的历任校长,先后资助过林语堂、季羡林、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千家驹等一系列知名学者,诠释了什么叫做“君子之风”。

陈丹青曾评价胡适:“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而放眼诸多民国大师,这样的评价用在胡适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古语有云:“君子断交,不出恶语。”胡适不愧是谦谦君子,颇有古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3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