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的能臣李卫:从纨绔子弟到一代名臣的转变

《雍正时期的能臣李卫:从纨绔子弟到一代名臣的转变》

雍正登基之后,成功晋升为清王朝的皇帝,在位十三年,是一位勇于创新、勤于治国的封建帝王。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正是他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才使得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为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打下了赫赫功绩。他手下的能臣干将也非常多,比如今天要讲的李卫。

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的一个大地主家庭,他的祖上是明朝世袭的锦衣卫千户,虽然到了清朝世袭停止了,但李家依然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早期的李卫就是在这样不愁吃不愁穿的环境中长大,和所有地主家庭一样,幼时的李卫受尽宠爱,每天除了吃喝玩乐似乎也没有什么事可做。李卫整日无所事事,也不读书,只会四处逛荡。父亲李老爷对儿子寄予厚望,多次劝导他认真读书,考一个好官职。但李卫厌倦读书,总是逃去街上玩,整日和一群纨绔子弟在一起招猫逗狗。

李卫在年轻时的发展道路,与一般的地主家儿子几乎完全一致。正是因为不用为了生计发愁,才让李卫毫无上进之心,虽然父亲在背后一直督促,但也毫无用处,李卫依旧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李老爷叹息自己功名不就,这一生一事无成,才导致儿子不思进取。由于李家目前属于士农工商的最末端,因此李老爷不想让儿子跟自己一样,决心一定要为他谋取个官职。

正巧这时候,朝廷颁布了“捐纳”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买官入仕。李父知道后开始多方面打听此政策的真实性,当得知自己家不远的地方有个土财主给儿子买了个知县,风光的不得了时,他的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清代的捐纳开始于康熙朝,当时因对三藩用兵,财政吃紧,为筹集军饷朝廷颁布了捐纳制度,3年时间卖出了500个知县职位。清代捐纳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救荒、河工、军需等事开捐,事毕即停;还有一类是为常行事例,平民可捐贡生、监生,官员可捐钱升职等。清初捐纳规模并不大,到嘉庆以后,捐纳现象开始泛滥,不仅文职,武职也可以捐纳。

李老爷看着唯一的希望,果断拿出家产,先给李卫在国子监买了一个“功名”,然后又花巨资买到了个兵部员外郎的虚衔。李卫起先极力反对,不想靠花钱取得虚名。但看到父亲一心想让他入仕的诚意,还是不忍拂他老人家的意,勉强接受了。由此李卫便踏上了仕途之路。

按当时官场上的规矩,这种花钱买来的官是备受歧视的,尤其是被正儿八经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鄙夷。所以李卫没少受到当地官员的白眼,认为这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李卫沮丧至极,一度想推辞这个官职。又想到父亲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投入在我的仕途上的一片苦心,由于不甘心,李卫从这一刻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认真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李卫开始认真工作,虽然他还是个无实权的虚职,但每次同僚讨论案件时,他都耐心倾听,并根据线索提供可行的办法。久而久之,同僚们发现这个买办儿子竟也颇有见地,渐渐对他也就不再有那么多成见了。

凭着自己的能力,李卫很快就获得了升职,在进入官场两年后升到了户部郎中的位置。李卫的才干很快为权倾朝野的张廷玉所注意。张廷玉向康熙举荐李卫,说他“聪敏专决”,并向康熙保证李卫绝不贪污。因为李卫家不缺钱,所以对钱根本不感兴趣,肯定就不会贪污。因此李卫才会被当时晚年的康熙提拔为户部郎中。在户部郎中任上,李卫就干出了一件“大事”,让当时怡亲王允祥等人十分看重。原来当时分管户部的是一位亲王,这位亲王在管理户部进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6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