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70年开国中将谭甫仁遇刺案:幕后黑手与警卫员的离奇行为

揭秘1970年开国中将谭甫仁遇刺案:幕后黑手与警卫员的离奇行为

1970年,一位开国中将在绝境中被一名“反革命分子”逼至尽头。那名“反革命分子”缓缓举起了枪口,对准了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中将。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中将倒在血泊之中。令人震惊的是,与中将同住的两名警卫员竟对这声枪响无动于衷。直到中央介入调查,才揭露了他们荒谬至极的行为原因。那么,这位不幸遇害的开国中将究竟是谁?那个“反革命分子”又是何人?这两位警卫员为何会置若罔闻?

这位惨遭刺杀的开国中将名为谭甫仁。他于1910年出生于广东省仁化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寄望于他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他六岁那年,父母将他送入私塾接受教育。三年后,九岁的谭甫仁进入了仁化县立第四高小继续深造。在学习过程中,他深感父母的艰辛,因此勤奋刻苦,成绩优异。

1926年,谭甫仁从高小毕业后,恰逢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爆发,仁化地区的工农运动如火如荼。谭甫仁毅然投身革命斗争,回到家乡参与革命。次年,他加入了农民协会,并随广东农民自卫军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加入了红军,并于1928年在江西宁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红军中历任重要职务,并参加了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南雄水口战役以及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等重大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谭甫仁在八路军5师344旅687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他还担任过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巴库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长等重要职务,转战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1941年,他被组织安排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积极参与了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谭甫仁在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三旅担任政委、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参与了攻占长春、辽沈和平津等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部参加了广东战役,成功解放广东后,历任广州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佛山市军管会主任、四十四军政委等重要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了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办公室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然而,在1970年,谭甫仁不幸被一名潜伏在组织内部的“反革命分子”杀害,享年60岁。那么,这起悲剧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原来,这名刺杀谭甫仁的“反革命分子”名叫王自正。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多次立功受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精明能干赢得了组织的信任,担任了昆明军区后勤部枪械保管员、军区首长卫队长等重要职务。然而,1970年,当王自正被任命为军区保卫部保卫副科长不久,昆明军区收到了一封来自他老家的公函。公函称,在“清理阶级队伍”中发现王自正原名王志政,出生于河南省黄县的一个富农家庭。1946年,他曾参加过“反革命运动”,后改名逃往外地混入我军内部。得知此事后,昆明军区立即将王自正关押在军区大院内的原战俘管理所等待审查结果。

被关押的王自正意识到自己身份暴露后决定孤注一掷。他在笔记本上列出了几个刺杀目标但最终决定刺杀谭甫仁以对昆明军区造成重大影响并发泄心中怨恨。于是深夜时分王自正悄悄来到军区保卫处偷走两支手枪和二十多发子弹然后利用对首长住处结构的熟悉潜入谭甫仁的住宅中。当时谭甫仁的住宅共有五名警卫但由于部队正在进行“千里野营拉练”三名警卫被调走只留下两名警卫给王自正提供了可乘之机。

王自正迅速摸到谭甫仁的主卧室敲门后发现开门的不是谭甫仁而是他的妻子王里岩。他将枪口抵在王里岩的头上厉声问道:“谭甫仁在哪里?”王里岩惊恐地回答道:“不知道……”听到这个回答后王自正显得有些急躁在屋内四处张望寻找谭甫仁的身影。当他确定谭甫仁确实不在家时便扣动了扳机射杀了王里岩。与此同时这声枪响也惊动了整个军区大院但令人费解的是与谭甫仁同住的两名警卫员却对这声枪响无动于衷直到中央介入调查后才揭开了他们荒谬至极的行为原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5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