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何能在道德严苛的古代流传?

的官员与宗教人士,本应齐心协力应对京师瘟疫,然而他们却在相互较劲、争权夺利,这种无谓的内耗无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水浒传》为何能在道德严苛的古代流传?

网络间不时涌现针对《水浒传》的抨击之声,称其为一部宣扬强盗行径、杀人放火的“毒书”,质疑其资格位列“四大名著”之一。批评者们指出该书颂扬滥杀无辜、侮辱女性,甚至指责书中充斥着阴暗变态的心理。然而,客观而言,尽管时代已变迁,将现代人的道德标准与古人相提并论,未免显得有些班门弄斧、鲁班门前卖木。古代中国是一个人口流动性极低的农业社会,道德观念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触犯法律未必致命,但违背道德则极有可能遭受乡邻的唾弃。尽管古人科技水平不及现代人,但在道德修养方面,现代人恐怕难以望其项背。

令人费解的是,在道德戒律如此严苛的时代背景下,《水浒传》何以能够流传至今?尽管古代文盲率高企,但人们往往在通读原著后才会发表见解。相较之下,现代社会虽识字率高涨,但真正精读原著者寥寥无几,许多人仅凭电视剧片段或网络文章便跟风起哄。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至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的大宋王朝,正值经济及军事实力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繁荣景象在《清明上河图》中得以生动展现。然而,为何小说在宣和六年戛然而止?因为次年发生了震惊历史的靖康之变,昔日辉煌的大宋转瞬间土崩瓦解。了解这一时代背景,方能领悟《水浒传》背后的深刻寓意。

该书并非旨在描绘英雄好汉或杀官造反,而是通过对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细腻刻画,警示后人盛世崩溃前夕的社会征兆。开篇人物太尉洪信便是这一主题的缩影。作为释放一百零八位魔星的始作俑者,洪信究竟是善是恶?未读原著者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归为恶人,而深入了解者则会陷入迟疑。洪信虽释放魔星,但与书中其他贪官污吏相比,其行为并未逾越道德底线,甚至显得较为理智。

洪信奉旨前往龙虎山,一路风尘仆仆、茹素而行。反观龙虎山的道士们,却以苛刻条件刁难洪信。洪信为完成使命,只得顺从道士们的要求,独自背负圣旨登山,疲惫不堪。原本心中不满的洪信,在天师的戏弄下更是愤懑不已。传旨前后,洪信与道士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受制于道士的洪信,在完成使命后开始反击,彰显出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洪信的无神论立场在逼迫道士开启魔王殿时表露无遗,他的言论并无不妥,反映出古代儒家学者对鬼神的怀疑态度。洪信与道士之间的较量,映射出大宋朝堂内外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面对京师瘟疫肆虐的严峻局面,双方却忙于勾心斗角,忽略了民众疾苦,这种内耗无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4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