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500天回顾:从兄弟到战场

不知不觉中,俄乌冲突已持续500天之久。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走势越发扑朔迷离。起初,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无力抵抗俄罗斯的猛烈攻势,然而,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并稳定阵脚后,得益于北约国家的有力支援,乌克兰成功抵挡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如今,双方在战线上陷入了长期僵持,每一步进展都显得异常艰难。

在这场冲突中,俄罗斯并未展现出明显优势,同时暴露出诸多战场调度问题。战场之外,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显然,双方都已承受巨大压力。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现已深陷战争泥潭,如同当年的苏联在阿富汗、美国在越南一样,难以自拔。无论战争结果如何,俄罗斯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俄罗斯之所以陷入战争泥潭,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西方国家的不切实际幻想。俄乌曾同为苏联加盟国,长达七十年里和睦共处。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虽各自独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密切。那时,俄乌与西方国家关系亦十分融洽,人们深信只要投身西方阵营、迈向资本主义,便能迅速过上美好生活,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然而,随着北约的不断东扩,这一愿景破灭。苏联解体后,北约迅速蚕食前苏联势力范围,短短几十年间进行了五轮东扩,吸纳中东欧多国,成员国增至30余个,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面对北约东扩,俄罗斯的应对却显得麻木。在北约东扩初期,俄罗斯政府仍对西方国家抱有幻想,甚至在叶利钦时期提出加入北约的申请,却被美国拒绝。直至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并申请加入北约,俄罗斯才意识到已无退路,最终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导致今日深陷困境。

正如古语所言:“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实际上,俄罗斯的处境并非突发事件。早在六十多年前,毛主席便提醒苏联不要轻信美西方,但当时的苏联并未采纳。

冷战遗产:政治的牺牲品

二战结束后,美苏进入冷战对峙。苏联与美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然而,在关键时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先屈服。他认为美国人并非不可理喻,若与之对话,划定边界,或许能和谐共处。因此,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一直寻求与美国对话机会,1956年至1959年间多次致信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希望重启美苏交往。

面对苏联的示好,美国政客一度怀疑其动机。1959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代表艾森豪威尔访问苏联,意在展示美国观念和经济成就,吸引苏联人向往。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开展了“被奴役国家决议案”,调查苏联控制下加盟国的状况,挑战苏联底线。然而,赫鲁晓夫热情接待尼克松,暴露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及想法。此后,美国发出访问邀请,赫鲁晓夫欣喜若狂,却不知已步入美国设下的陷阱。

在美国期间,赫鲁晓夫受到隆重欢迎,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并与多位曾批评苏联的美国政客成为朋友。美国人的糖衣炮弹精准击中了赫鲁晓夫的软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3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