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现在的火葬,是把人当作垃圾处理

2021年时,有人公开表示支持恢复土葬,因为:“火葬是把人当成垃圾处理,缺乏人文关怀。”这种说法一出现,便很快引起了热议,也揭开了中国人不太喜欢提及,却极为重视的殡葬文化。提出上述观点的不是一般人,而是

2021年时,有人公开表示支持恢复土葬,由于:

火葬是把人当做垃圾处理,缺少人文关怀。”

这类说法一出现,便很快引发了热议,也揭开了中国人不太喜欢提及,却极其注重的殡葬文化。

提出上述观点的不是常人,而是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吴飞,他具有北大社会学学士、哲学硕士、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王守常。

他常年研究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丧礼轨制,所以才有此一说,那么他的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呢?现代的殡葬轨制又到底有着哪些问题呢?

中国殡葬文化由来已久,早于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履行土葬,用的就是用棺木入殓,然后埋入土中安葬,只是在那会儿能用土葬的只有皇室贵族,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也正因如斯,在以后漫长的千年岁月中,对于普通人来讲,越是繁杂、繁琐的下葬轨制,越体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些情况在唐宋元明一路延续下来变得更为牢固,即使是平民人家,也无比讲求死后的风光,更别提那些皇宫贵族了,且看那大气磅礴的皇陵即可知一二。

其实在历史中,火葬其实不是未曾出现过,尤其是在南宋时期,江南民间已经出现很多火葬的情况,但宋代一贯重文重礼,秉承着鉴定的儒家丧葬观念,所以官方严禁民间使用火葬,所谓“事关风化,理宜制止”。

这类情况直到清代的时候才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清代统治者并不是汉族,乃是女真族人,他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契丹人的影响,在清人入关之前,他们的丧葬传统中,大部份都是使用火葬的,不管是皇族还是平民。

满人的做法就是在人死后用火将遗体焚化,把骨灰用袋子装起来,然后再放入一个陶罐里再葬入地下,与今天的火葬和骨灰盒相似。乃至满清达官显贵,皆是用这类方式入葬的,可见其轨制在满族人心中根深蒂固。

而且火葬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缘由——利便。这可不是玩笑话,由于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活人的生存都饱受考验,哪里还有能力去照应逝者的风光?而且即使是入了葬,谁又能保证其坟墓不受兵器毁坏呢?

由于以上种种缘由,在清代前期,火葬一度成了全国通用的丧葬轨制,并且被清政府写入了规章轨制之中。

但惋惜中国的儒家文化是无所不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受儒家和汉文化的影响愈发深重,所谓“入土为安”的精神也逐步被他们接受。

康熙年代时,就首先出现了土葬的例子,而后到雍正年间被进一步推行开来,而到了乾隆皇帝的手上,更是直接发下诏书:

“而流俗不察,或仍用火化者,狃于沿习之旧……不得已携骨归葬者,姑听不由外,其余一律不准火化…”——乾隆十二年奉敕撰《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七十七》

也就是从此彻底制止了火葬轨制,不过在南方的民间,依然有很多人依旧使用火葬,而且屡禁不止。

就这样,从清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全国基本都采取土葬的基本轨制,然而在建国之后,战争休止了,国家不断复苏,人口数量自然飞一般地上升,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大小城市周边的山地几近都被目的填满了。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那些没什么山区、都是平原的地带,如果要一概土葬,就务必要盘踞那些本可以开垦的耕地,所以当时乃至出现了一些奇异现象——只要发现一个墓地无主,很快就会有人将其推平然后种上庄稼。

不过这只是一个缘由,人民政府终究抉择废止土葬轨制而改成全民土葬还有两个最重要的缘由。

一、新中国的情况尽人皆知,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咱们想要赶超那些发达国家,就必需把原本有限的资源全体投入到生产中去,而土葬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挥霍,不但要占用人们大量的金钱、物品、时间精力,同时棺材、坟墓、土地也都是资源耗损。

二、土葬实际上是一种高度封建思想的延续——过去的人为何如斯看中土葬?由于土葬其实不是谁都能用的,墓修的越好就说明这户人家身份地位越高,他们希望自己生前高人一等,死后也高人一等。

普通人跟官员、王公贵族的地位确定不同,所以他们的墓也完整不同,体现的就是“贵贱有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封建愚昧的意味。

由于上述的等等缘由,国家终究选择了亲身下场,以法令的方式开始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的是逐渐从土葬转为火葬,节俭用地、清除了封建陋习、文明节约地办理凶事。

那么火葬轨制是不是真的优于土葬呢?也不尽然。

中国历史悠长,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概念讲了几千年,一时间内实在难以根除了,对于很大一部份守旧的人来讲,它乃至还关系到另外一个问题——假如父母逝世后不行土葬,而是将他们烧成骨灰,几近等同于“不孝”。

所以火葬普及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比如安徽省安庆市就曾在1994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想要鼎力推广火葬,然而都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终究失败,乃至产生了很多恶性事件。

这类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产生,即使政府官员们再如何挖空心思,依然有一些问题实在难以解决。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一边要顾及政策、一边依然希望保持土葬,于是便出现了许许多多诙谐的现象:比如有人将尸体火化以后,将骨灰盒装入棺材里入土埋葬、有的人偷偷在夜里下葬、有的人乃至向官员行贿也要土葬等等,简直使人感到不可思议。

而且火葬的配套轨制很不完美,比如规划生育这个政策,哪家多生了孩子,连户口都上不了,未来的所有事情都麻烦,被发现了还要处以罚款,所以得以顺利推广,而火葬则根本没人管,许多处所的干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销户都是大众自己上报,谁也搞不清楚。

另外一方面,本来推广火葬的不少目的也没有达到,比如节省,现在的火葬在一定程度上乃至比土葬花消更大,人们需要交火化费,买骨灰盒都还分个三六九等,还有此外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总的算下来恐怕也要几千元,和一场简朴的土葬其实相差无几。

而且不能不说的是,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一些处所没有完美,最典型的就是条例中关于“火化”和“火葬”这两个问题的区分。

火化是指将遗体烧成骨灰后埋葬,而火葬则就繁杂得多了,但直到2012年出台的政策中,都没有明确火葬究竟是什么流程,以致于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只要是将遗体化成骨灰就好了,以后的事情国家无论了,我想如何处理都行。

正由于这么多繁杂的缘由,才致使倡导火葬到现在已经六七十年了,但民间的殡葬轨制依然乱成一团,南方、北方、这个省、那个省可能各有各的主张,而且大部份情况下也都不是正规的火葬,而是最多见的“火烧土葬”。

最后还有一点鲜为人知的问题——环保。可不要觉得丧葬和环境毫无关联,事实上在火葬后,人的骨灰埋入地下,这类东西是没法被自然界消化的,会大大损坏生态环境,而且火葬场的燃油排污也形成不小的影响。

反过来看土葬则又十分合理,人生于自但是死于自然,最后肉体也归于大地,被逐步分解后从新成为自然界的营养,既环保又合乎中国人的哲学观念。

也许因为这一系列缘由和其他不少问题,吴飞教授才斗胆提出了恢复土葬的想法,尤其是他作为一个社会学、人类学学者,看到的是火葬对于人生命的不尊重。

然而土葬就很好吗?全面恢复土葬能够解决现在的诸多问题吗?

首先咱们就有一道绕不开的难关——占地。在历史上,我国地大物博,可是现在的人口数量是从前的几倍不止,到了这些年,连活人都忙于找房子去住,哪里还有那么多闲置的地拿来修墓呢?

这可不单单是中国的问题,就拿英国来举例子,他们的人口密度不算高,可是在2007年时,英国政府却不能不公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允许伦敦地区的所有公墓,可以把那些入土时间超过75年以上的棺材挖出来,然后把墓坑挖的更深,再把棺材从新埋进去,这样利便之后在上面加盖双层墓。

很显然,英国的这类窘境对于中国来讲也近在面前,土葬是注定没方法一直延续下去的,由于土地的总面积是没法扩展的。

既然如斯,火葬也不好,土葬也不好,那么人逝世后究竟要往何处呢?

实际上这是现代各国政府都面临的一大困难,也是中国没法强制推广火葬轨制的缘由之一,现在还尚未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所以只能任由大众自行处理,双方的处境都难题而尴尬。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寻觅出路,比如近些年有人提出的“树葬”,就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想法,意思是用竹木、芦苇等木料加之粘化剂制作成一副棺材,将死者装在其中下葬,而后在地面上种植一棵树以作标记,并将信息资料都录入互联网。

这样做,死者遗体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能够自然分解,但上面的那棵树却由此而茁壮生长,堪称是一种新生,这样既解决了土地占用的问题,又可以用这类方式大片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老年人在离世后以自己最后的能力造出一片庇佑子子孙孙的绿茵,对他们而言无疑也是一种幸福的洒脱,让他们得以安心离去。

对于中国人来讲,殡葬是咱们一般不愿意详谈,却又始终绕不过的一门学问,火葬与土葬各有千秋、争议不断,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二者都不可取,想要找到更优秀的办法,惟有随着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现在的火葬,是把人当作垃圾处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16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