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多来源于4个原因,附判断标准和解决方法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继而发脾气,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孩子会犯错,只是任由内心暴躁的情绪引导自己去斥责或惩罚孩子。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没有就此改正,反而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继而发脾气,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孩子会犯错,只是任由内心暴躁的情绪引导自己去斥责或惩罚孩子。

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没有就此改正,反而会变本加厉和父母对着干。

和孩子相处多了,我就时常会思考:

大人会犯错,也会思考为什么会犯错并及时改正,那对于心智尚不健全的孩子来说,我们怎么样才能了解孩子犯错背后的深沉原因,从症结处进行修正?

最近,无意间在网上听到了相关内容的课程后,才明白,99%的孩子之所以会犯错都来源于4个原因。

今天我就将内容整理了

原因一:寻求父母的关注,也许时机不对。

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正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儿子却在客厅不停地让妈妈过去看一下。

刚开始,妈妈还能心平气和地安抚孩子,让他等一等,说自己现在手上很忙,可这些并不能让孩子停下呼喊的声音,反而还增加了呼叫的频率。

慢慢地,妈妈就会变得很烦躁,忍不住对孩子大声呵斥。

孩子会突然愣一下,有些会继续呼喊,而有些孩子就会开始大哭大闹。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希望获得父母关注的行为。

判断标准为:

1、父母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觉得很烦,有些生气,但又会因为自己没有陪伴或给予,而感到有一些内疚。

2、当孩子的行为被要求停止时,孩子会暂停,但不多久又继续开始刚才的行为。

如果能达到以上两个标准,家长就可以确认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关注。

他的真实想法是,多看看我,让我觉得自己是不错的。

对于这种行为,家长的解决方法是,不管正在做什么,试着让孩子一起参与。

比如正在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择菜,拿一下东西,让他就在自己身边陪着,让他时刻能看到自己。

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陪伴感,也让孩子能为帮到父母,而感到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成就感倍增。

原因二:强烈的胜负欲,试图挑战父母的权威。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孩子第2天还要上学,现在已经10点多了,可他依然还在看电视,父母已经在旁边提醒了两次,孩子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不得已,你只能威胁地说,再给你5分钟,如果你还不睡的话,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可这种方式并没有如你想象中让孩子立刻睡觉,他会继续看电视,对你的话置若罔闻。

当你终于忍不住发脾气时,孩子就会开始耍无赖,哭闹,砸东西,最终两个人的争吵,就会演变成全家共同参与的战争。

这就是孩子想战胜父母,挑战父母权威的行为,判断标准有二:

1、父母的感受。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一般都会感到很生气,被激怒,受到了威胁,甚至会有一种被击败,很无力的感觉。

2、孩子的行为也比较明显。

不管对错都和父母对着干,面对父母的威胁,不仅不退缩,反而还变本加厉,甚至出现言语顶撞。

别看孩子表现得像个小刺头,其实他真正的内心想法是,我不要听你的,让我自己做决定。

对应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

家长要在平时设定界限和规定,并带头严格执行,让孩子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是家里的铁律,没有人能够违背。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对一些特殊的事情,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们能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这种信任和尊重,能让孩子忘掉胜负欲,成长得更快。

原因三:不公平等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报复心理。

这一点在青春期的孩子上尤为明显。

当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爱,没人疼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报复心理,暗示自己,我要让你也感受一下我受到的伤害。

该行为的判断标准也有两个方面:

1、父母的感受。

大多数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失望,难以置信,尤其是在很多事情上,当父母觉得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不被理解时,内心会异常地难受。

2、孩子会反击,伤害他人和自己,损坏物品,以牙还牙。

比如当孩子想出去玩,你却让他在家里做作业时,有些孩子会摔门,砸东西,甚至会当面撕毁他的作业本,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性行为。

其实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我受伤了,请关心我,在乎一下我的感受。

对应的解决方法,家长一定要知道。

切记,不要立即惩罚孩子,他已经受伤了,如果再用斥责或其他严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受伤,不被理解,事情也难以控制。

合适的方法是,立刻停止针锋相对,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及时沟通引导,了解孩子的感受,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及时地道歉,增进彼此的感情。

原因四:不被肯定而导致自暴自弃。

比如当孩子说“我不会做”时,有些孩子也许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或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但有些孩子,却是真真实实的不会做。

生活当中有些孩子很努力,但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待人接物,都没有明显的进步,而他们的努力也会因为父母的一句“你怎么这么蠢,你怎么这么不努力”而被全票否定。

次数多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变得很消极,没有信心,最后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这种行为的判断标准为:

1、父母的感觉。

沮丧无助,甚至绝望,面对孩子的消极状况,父母很想去帮助他,也想过各种方法,但孩子的表现却让你觉得无能为力,因为他完全不配合,提不起兴趣。

2、孩子的行为表现。

面对父母的焦急和帮助,他没有任何反应,也不会表现出任何不满,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逃避的情况。

其实这时孩子的真实想法是,请不要放弃我,我还是有一些进步的。

对此家长的正确解决方法只有两个字:鼓励。

孩子嘴上没说,但心里却很期待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重获自信,恢复学习的动力,变得积极。

万物皆有因果,孩子的犯错表面上看上去会让人很生气,但错误的背后都离不开渴望,关注挑战权威,刻意报复自我放弃这4个原因。

虽然他们看上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也有可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同时发生。

作为家长一定要仔细分辨孩子犯错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帮助他更快更好地成长。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关于“孩子犯错,多来源于4个原因,附判断标准和解决方法”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09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