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伟:邹逸麟先生

我旁听过邹先生一学期的课,邹先生很热心,不冷漠,只是冷静,就像他的回忆录。邹逸麟先生我不是复旦毕业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就颇费周折了。初拟标题“先生邹逸麟”,很亲切,足以表达肃然起敬的缅怀。但有歧义,

我旁听过邹先生一学期的课,邹先生很热心,不冷淡,只是沉着,就像他的回想录。

邹逸麟先生

我不是复旦毕业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就颇费周折了。

初拟标题“先生邹逸麟”,很亲切,足以表达肃然起敬的缅怀。但有歧义,先生两字置于名前,很有依门墙为弟子之嫌。不能不前、后卫换防:“邹逸麟先生”,但先生二字处于名后,这个位置的先生,人人皆可得而谥之,是客气、或敷衍,人云亦云、人情味淡了没了。我旁听过邹先生一学期的课,仅得凿壁偷光一线之赐。

刚过不惑之年,我骤然明白:系统读书才能抬遗补阕、戒免似懂非懂,所以去复旦大学选课,但复旦的朋友不让付费,“不就是占座‘乘凉’嘛。”结果选课成为了蹭课,但课还得自己选。我选的第一门课是邹先生的中国历史地舆。每一次上课铃响,邹先生一脚踏进门,刚说完最后一个字,下课铃响,完美无缺,比数学还精确!一言堂、无问答,丝丝入扣,但有些冷。

巨匠总能于熟视无睹中找出差异,让你如梦初醒。他说安徽南北纵向,逾越三条水系:黄河、淮河、长江,在水利灌溉为主的农业时期,三条水系象征着播种期差异,无益于管理,为什么逆鳞而设呢?原来防处所谋反,多此一道屏障,多一道阻碍,谋反机密更易泄密。原来旧王朝的行政区划,首先是军事布局,而非便利经济,经济服参军事,军事捍卫政权,最后明白了行政区划中的政治滑头:或山川形便,或犬牙相制,安徽省的设置就是后者。前者如陕西山西、山西河北,隔着黄河、太行山,这是冷刀兵时期最经济、最顽固天堑屏障。文科,特别是浩大得使人眼花的史学典籍,足以使你成为二脚书橱的书呆子。邹先生的课可以治愚、令人不呆,且有工具般操作性,犹如工科。

“文革”早期,邹先生与十位同事,徒步去北京,沿着运河北上,不忘历史地舆,有每一天日记为证。他在《邹逸麟口述历史》中感叹:运河既有知足旧王朝中央机关与边防军事卫戍的粮草物质供应、有益于国家统一的正面效益,还有负面:南北走向的运河,常常阻断东西走向的天然河道的排泄,结果造成为了涝、碱的土地,造成苏北的贫穷,他的学问既是书斋的,也是现实的,用两只脚验证四脚橱。

课堂上他谈起改革开放前,北京市区与郊区的城乡差异,弘远于上海市区与郊区。江南是经济兴市,某地地价廉价,位置适中,就成为交易市镇,等到地价上去了,又会移植此外一处相对于廉价之处,所以江南地区之间贫富差异不大。北京明清以来成为中央政府的会聚地,旧王朝的行政开支主要集中在中央层级,一半以上的公职人员集中在皇城,政治消费刺激了当地消费。他早年在北京工作,到通县出差,连个没油渍的破絮被都难找,通过生活,验证学问,发现细节,缝补“语焉不详”之漏。

期中考试前,他宣告:这次考试就写篇论“文章嘛,自己写,不要搬网上的东西。”接着补充道:“网上的东西我也看。”既谦逊又自傲:弦外之音我都看过,委宛地正告。我肃然起敬:近七十岁的人了,竟然有那么好的精力、那么好的记忆,还那么努力:纸质书外,还系统地

第一堂课我就被先生的睿智与融合贯通的学问折服,下课我追出门外,先生推着自行车,我上前喊一声:“邹先生。”先生停下车,侧过身来看着我。那时我年少气盛,竟然斗胆地双手递上咭片,先生欠欠身收下,还注视看了看,这是上一辈人物的礼貌。我的咭片上印着这句打包票的闲话,反射出先生平时为人谦逊,不会驳面子。

我随着方荣到邹先生的办公室,他坐在窗沿下与晚辈后生兼外行侃侃而谈,他说:“我对我的博士生说:这个学科嘛,喜欢嘛学学蛮不错的,吃饭不成问题。”先生描写某事,总肯定边线,像源自英租界的地产图册四至图——划定东西南北的四边界,数字般地清晰,一点不像文科出生的,“纵横三万里,上下五千年”,启齿宏大叙事,开卷万里江山图,邹先生有一说一,工笔划、不写意。大概源自常年手绘历史地图的训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最近翻阅《邹逸麟口述历史》,第一感觉:喜用数字,“文革”早期徒步去北京的沿途日记,写旧县城的破落:“只有一条南北大街。”寂寥跃于面前。让我想起1988年我到泰山脚下火车站前开苍蝇馆子,认识一名清华毕业的县级市的副市长,自谦“一个市长、两条马路、三个警察”,数字用得妙,一点也不枯燥。孙中山给张静江书房题写数字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倘若没有数字,豪迈荡然无存。文学最忌数字,在这里,数字不但比比喻更真实,而且更生动。

走到镇江南门码头旁,在一家挥手桌面白的路边馆子坐下:“每一人2角钱会餐,惋惜每一个菜都带酸味。”我还以为是隔夜馊菜呢,先生紧接垫一句:“此处以产醋闻名。”(1966年11月7日)。冷峻的邹先生竟然会爆哏,评弹里的阴谑,飞鸿一掠,翩然笔下。

16日走到沭阳县胡镇,“饭店里的服务员还穿戴长袍、戴瓜皮帽,可见这里的风气很封锁”。读先生回想录,不见形容词,依旧栩栩如生,扑面而来。旧文人忌形容词,如真丽人不浓妆。

复旦法学院的退休教授郭建一次餐后谈往,1995年国家教委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邹先生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舆》一书获一等奖。郭建代他导师叶孝信先生领奖,与哲学系的俞吾金后到,先到的邹先生先替他们订好了朝向好的房间,至关于上海人上公交车替朋友抢位子,朋友到了他下车。然后领他们看过房间,马上敦促:“放下放下,先去吃饭,晚了就没有好小菜了。”郭建今天谈起这件事,感叹:邹先生无比实惠。其实他不认识郭建,俞吾金充其量面善而已,且是隔代的学生辈,但都是复旦的,所以当仁不让,他仔细,如他做学问:丝丝入扣。

邹先生很热心,不冷淡,只是沉着,就像他的回想录。

(李大伟)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关于“李大伟:邹逸麟先生”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03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