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笔法与墨法,中国画皴法的主要种类,中国画的设色方法步骤图解

通常绘画使用的是笔根以外具有弹性的部位,国画一切技法变化都是笔锋与笔腹作用于纸上的结果。从中国画的总体看,虽然技法多样,但是大多离不开勾。中国画皴法的主要种类:中国画技法名。重彩法这种画法多为工笔画,以青绿主色,故称“青绿山水”,也叫“大青

中国画的笔法: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共分三段,最关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的为笔根。通常绘画使用的是笔根以外具有弹性的部位,国画一切技法变化都是笔锋与笔腹作用于纸上的结果。

中锋执笔是将笔管垂直.与纸成90度,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笔线挺拔流畅,一般使用于勾勒人的面部及衣纹等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侧锋的执笔是把笔管横卧。与纸成各种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笔尖一边光,而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山水人物画在皴、擦部位上多用侧锋,画出的线有厚、重、毛的感觉。在轮廓部位上多使用中锋为佳。除了白描以外,一幅画常要中、侧锋合用,大多数画家是如此,但也有象元代画家倪云林偏爱用侧锋去画山石的。

藏锋与露锋藏锋是为了使笔线含蓄而不露火气,有意不露锋芒,以强调某些物体的质感。藏锋的用笔有钝拙之意味。

露锋用笔是在笔画首尾处都留下明显的笔痕,看起来锋芒毕露。藏锋和露锋,在书法上吸取了许多经验。藏锋,采用了书法的笔法,即在落笔时,线条当往右行的笔先往左行,收笔时再向左缩回,于是头和尾的锋芒裹藏在内了。 凡是按照自然书写习惯顺序行笔的,都叫顺锋,比如画一道线,一般习惯都是由左往右拉,要是画直线,一般则由上至下拉,这样的笔锋则呈顺势,如果采用相反的方向,把笔锋逆转来画,笔锋也采用逆势,这就是逆锋用笔。

还有一种逆势,是笔锋向正向行笔时,中间突然逆向,笔毫则逆着纸面磨擦而前进,趁着这种散开的笔头画下去,可取得一种特殊效果。凡表达光滑平整之物体质感,可以用顺锋,获得圆润、流畅的效果。凡表达一些粗糙物体的质感,以逆锋的效果为佳,亦应斟酌内容之需要,使顺锋送锋交互使用

“转”是画圆的手段,“折”是画方的手段,“提”是画细的手段,”按”是画粗的手段。就其形成线的基本形状来说,就是方圆粗细。手段可以千变万化,其基本行笔不外是圆和方两个最基本线型,由此变化而至于无穷。画方线的转折处,称为桥笔,行笔当折时按一下笔锋而成桥。但圆的转法与折不同,在转弯处要把笔管轻轻捻动一下,这样的转笔可不露生硬的痕迹,墨也不会渗出疙瘩来。如画人脸的轮廓、梅花瓣,都多用圆匀之线型,转运流畅的画出。又由于一根线条在勾勒衣纹及树干时,要求有粗、细之变化,就必须有时给笔锋的压力大些,有时把压力减少、以提笔运行,而产生出富于变化的线来。 圆转笔,圆转时,可轻轻捻动笔管使线圆匀。“拖笔”,握管处要高,而且要悬肘画,使拉长之线条有舒畅流之姿,象画水纹、荷梗、藤蔓等都可以使用此法。”战笔”(又称“颤笔”),是在行笔中微有抖动,以避免线纹之光滑板滞。表现于用笔上,是指在提顿颤抖中行笔,画出的线型,有象枯藤绳索,迟涩而又凝重。

勾国画用线条表现物象。山水的纹路、人物的衣纹及动物的羽毛、流水的浪波……许多物象都用“勾”的形式来完成。人物画更是用线勾出来的。至于富有民间色彩的年画也是单线平涂。山水画的初级阶段,山石树木也全用勾勒,直到南朝马远、夏圭的山水野纹理增多是什么意思,还喜欢采用勾勒法。唐、宋山水技法在发展中,逐渐增多皴擦点染的成分。从中国画的总体看,虽然技法多样,但是大多离不开’勾”。如:勾和染结合使用的叫勾填或勾染;勾和点相结合的,有先点墨叶后勾叶脉,称做勾花点叶;山水画中先勾轮廓后皴石纹的,称做勾皴。可见”勾”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勾法不同,效果亦有所不同,如写字,分楷书和草书,国画分工笔和写意。国画要根据画法的不同来确定勾法,若是工笔画,就要用楷书的笔法来勾,若是写意画就得用草书的笔意勾,既可用中锋、侧锋勾,也可以中、侧交互使用。虚实、粗细、毛光、方圆的线,根据千变万化的描写物而变换使用。

皴前面提到,皴是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技法,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还没有皴笔。皴是中国山水技法逐步完善的标志。

皴的功能在于辅助勾线时所未尽完成的效果,包括物体的体积、阴阳、纹理、质感,进一步填充完成。所以皴不能唱主角戏,一般作画顺序是先勾后皴,随勾随皴。如果画山石分成几块来皴,要注意留下补皴和染色的余地。皴还可造成距离感人,如近处山石多皴成凹凸之感,中远渐稀,远景则可以略而无皴。过去说“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这里也可以说成是”远山无皴”。过去人物无皴,现代人物画凡是分面处野纹理增多是什么意思,多有用皴法来表现的,以加强肌肤之质感,衣纹的皱折在形体隆起处,也有用皴以助效果的,甚至老人的胡须也用皴笔表现,因此皴法已从山水引用到人物画花鸟画等方面。皴与色在用笔上技法不同,皴用侧锋多,笔触纸面的笔感轻些,而勾多用中锋,且笔感要沉重一些。但是皴时也应当见到笔锋才有力量。

擦“擦”是横卧笔尖,轻轻地用笔腹蘸着淡墨在皴过的山石树皮上擦拂。以增强厚度和毛的感觉。在使用擦笔时,要使笔头的水分少一些,否则就变成染了。在使用擦笔时,把一些片断分散的皴点进一步连接起来了,效果会逐渐统一。在山水画中常常是皴擦并提,二者的技法比较接近,所不同者,皴法强调笔锋,而擦法要把笔锋减弱。

点先谈谈“点”在国画中起什么作用。宋代郭熙给“点”下过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清代唐岱则认为”盖点苔法为助山之苍茫,为显墨之精彩。”(《绘事发微》)。清代唐志契更认为”画不点苦,山无生气”。郭熙先说点之用笔是以笔尖注成的,又谈用途有助于人物树木之使用。可见宋代在人物山水画中,已十分注意到点的作用,并且大量使用了。

在中国山水画中,点在山石上的苔,非有所专指,它概括着许多样蒙茸丛生的野、野花、野树。点在树上的点,便是笼统一些的树叶。点的用色之法,一般在墨点上罩以草绿或花青,也可以直接用白粉点出梨花或梅花,红粉点可表示桃花或红梅,如果直接用石绿石青点即可表明是树叶了。

中国画常把点视作最后一道工序,如画龙之点睛,山水画之最后“醒提”,即用点来解决。明代画家沈石田对点苔特为慎重,据明人李日华记载:“尝闻白石翁集画一箧,俱未点苔,语人曰“今日意思错钝,俟精明澄澈时为之耳”。沈石田和文征明都是点苔能手。沈石田的苔点,真是下笔有八面锋芒之感,用笔苍老钝拙,他和梅道人都可称为点苔画手之冠。

中国画皴法的主要种类:中国画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亦称“麻皮皴”,董源,巨然用之,有长短之分)、直接皴(关仝、李成用之)、雨点皴(亦称“芝麻皴”,形大的称“豆瓣皴”,范宽用之)、卷云皴(李成、郭熙用之)、解索皴(有直解索、横解索,诸家用之者多,王蒙一变为细长飘曲之状,称“游丝袅空法”)、牛毛皴、荷叶皴(赵孟?用之)、铁线皴(唐人用之)、长斧劈皴(许道宁用之,亦名“雨淋墙头皴”)、小斧劈皴(从李思训小钩笔发展而来、李唐、刘松年用之)、大斧劈皴(李唐、马远用之)、带水斧劈皴(夏圭用之)、鬼脸皴(荆浩用之)、米芾拖泥带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处,用蘸墨横点出,亦称“落茄法”)、弹涡皴(阎次平用之)、括铁皴(吴镇用之)、折带皴(倪瓒用之)、泥里拔钉皴(夏圭师李唐之法,江参喜用之)、骷髅皴、破网皴(吴伟用之)、刺梨皴(由豆瓣皴出,巨然用之)、马牙皴(李唐用之)、马牙钩(李思训、赵千里等,用于青绿山水)。表现树身表皮的皴法,有鳞皴(松树皮)、绳皴(柏树皮)、交叉麻皮皴(柳树皮)、点擦横皴(梅树皮)、横皴(梧桐树皮)。上述皴法,乃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而创造的表现形式。后人列为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改造和绘画技法的演进,各种皴法将不断发展。

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

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中国画常用颜料

工笔花鸟设色步骤,写意人物设色步骤

重彩法这种画法多为工笔画,以青绿主色,故称“青绿山水”,也叫“大青绿”。这种设色只能在熟绢熟纸上进行。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红,再运用工笔画的种种设色方法,一层层地把颜色染上去,最后用浓墨勾勒开醒,点苔提神。在青绿山水中常用的方法有:衬托法:在绢或纸的背面涂一层与正面景物相应的颜色,使正面颜色更厚或更鲜艳。如用汁绿染树叶,后面衬以石绿,用石绿染山石,后面衬以石青等。渲染法:同时用两支笔,一支蘸颜色

淡彩法 这种设色适用于写意画法或半工半写的画法,它以水墨为主,色彩只起辅助作用。用淡彩法,墨骨很重要,墨骨画得好,画得足,物象在纸上立了起来,这时只要“轻拂丹青”,则能增强作品的神彩韵味。

淡色法可分两类:一种以赭石为主色,称为“浅绛山水”;一种以青绿为主色。设色要有一个主调,力求单纯、整体。浅绛山水偏重热色,但在热色中也要有变化,或从色度的深浅中求变,或以少许冷色开醒,以达到既单纯而又丰富的效果。青绿山水偏重冷色,但也要破以热色;所谓“万绿丛中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就是运用得法的例子。 着色的步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先墨后色,先色后墨,色墨交替,墨色结合。

泼彩法 这是种以泼墨法为基础,借用工笔花鸟画的“撞水”、“撞色”二法,并从西画中吸取营养而创造出来的新技法。张大千、刘海粟是我国泼彩法造诣最高的大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4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