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及能源问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及能源问题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2.环境保护新进展: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旧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3

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言文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回答。2.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3.根据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炼2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及能源问题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环境保护新进展: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旧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消毒液(84消毒液、过氧乙酸、ClO2等),水的杀菌消毒(Cl2、漂白粉等),水的净化(明矾、等)。

3.新材料与新能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新进展;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4.新成果:诺贝尔奖、高新科技等。

回访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D[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B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回访2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硝酸 C.醋 D.卤水

B[A.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对钢铁腐蚀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氨水可以贮存于塑料、陶瓷等容器中,故A不正确。B.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腐蚀各种金属(铂和金除外)和材料,故B正确。C.醋具有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没有强氧化性,不能腐蚀“五金八石”,醋酸也可贮存于塑料瓶,故C不正确。D.卤水又称作卤碱,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离子,是制作食盐过程中渗滤出来的液体,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制作豆腐,大量吞服卤水可引起消化道腐蚀,镁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故D不正确。]

回访3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回访4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C[从化工生产原理、物质性质应用、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物质组成判断等化学与生活常识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A项,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利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使生成的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故生产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项,NH3和HCl气体相遇会生成白色固体NH4Cl小颗粒,反应现象为冒白烟。用蘸浓盐酸的棉棒靠近输送氨气的管道,若在管道附近冒白烟,证明管道漏气,否则不漏气。利用此反应现象可以检验管道是否漏气。

C项,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过多摄入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组织硬化等不良后果,故不能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项,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按1∶2∶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热点题型1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1.(2016·西安一质检)《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

A.氯化物B.合金 C.硫化物 D.氧化物

D[由题意“水银(Hg)加热”制丹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则“丹”应是氧化物。]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中的物质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及能源问题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A项,物质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B项,风雨及花落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项,爆炸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项,焚烧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3.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B[A项,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①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HgS△()Hg+S,Hg+S===HgS,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B项,②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2+===Fe2++Cu,“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正确;C项,“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反应为Hg+S===HgS,Hg被氧化,错误;D项,Hg不如铜活泼,Hg不能从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错误。]

4.(名师押题)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介绍: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其中的“可燔石”是指( )

A.黏土B.碳酸钠C.碳酸钙 D.熟石灰

C[此文中描述了生石灰(CaO)的烧制及烧制生石灰时材料的选取,“可燔石”即可烧制的石头,故该石头为石灰石,即碳酸钙,C项正确。]

热点题型2化学与STS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一种新的分子

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混合物,不是新分子,A项错误;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B项正确;苏打是碳酸钠,其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产生大量CO2,易引起体内胀气,对身体健康不利,治疗胃酸过多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一般用具有两性的氢氧化铝,C项错误;乙醇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项错误。]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漂白粉

C.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张的原理相似

D.明矾作为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

B[焰火的五彩缤纷是金属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形成的,这展现的是其物理性质,A项错误。Cl2与Ca(OH)2反应可制备漂白粉,B项正确。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的原理是活性炭可吸附蔗糖中的有色物质,这属于物理变化;O3漂白纸张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C项错误。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除去Cu2+,D项错误。]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胶可作食品干燥剂 B.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O2

C.糖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A[硅胶是多孔性物质,吸水能力强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项正确;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B项错误;单糖、二糖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地沟油属于酯类物质,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D项错误。]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用漂白粉漂白时,向水溶液中加几滴白醋,会增强漂白效果

C.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酒后驾车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与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向漂白粉水溶液中加几滴白醋,会快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增强漂白效果,B项正确。乙醇能将Cr2O7(2-)还原为Cr3+,Cr2O7(2-)和Cr3+的颜色不同,利用颜色差异可以检验酒后驾车,C项正确。合成纤维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3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