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 | 单亲家庭及重组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单亲家庭,经济不是很稳定,而且子女是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缺少另一方家长的共同抚养和管教,更容易出现以下方面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有些父母,认为子女年幼,因而故意向孩子推迟告知“家庭变故”的时间。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子女只有

从家庭心理的观点看,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轴。夫妻关系是先于亲子关系存在的。没有好的夫妻关系,就没有美满的婚姻生活,就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亲子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另外,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它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厚的心理储备,将会成为孩子成年后婚姻的参照,为孩子将来的婚姻关系奠定稳定的基调。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夫妻关系不良,离婚;或者不幸早年丧偶,形成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经济不是很稳定,而且子女是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缺少另一方家长的共同抚养和管教,更容易出现以下方面心理上的问题。

1.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能力。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单亲父母们往往心怀愧疚,这使他们忽视了严格要求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一切都依着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更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希望,惟恐孩子不安全、过不好,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结果受这样过度保护的孩子即使已是貌似成熟的高中生,仍然事事不能独立,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

2.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到孤单、恐惧、愤怒、悲伤。

父母离异、家庭变故,使孩子必须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失去原本的安全感。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势必使得这些孩子在失落中惶恐不安,感到孤独、恐惧、悲伤。特别是有些父母,认为子女年幼,因而故意向孩子推迟告知“家庭变故”的时间。

家长主观上是想保护孩子,避免孩子受伤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偏差的现状研究,但实际上却放任了孩子许多不必要的猜想,导致孩子更加焦虑,反而延长了他们的困惑和痛苦期。孩子可能产生“是我不乖,爸妈才离婚”,“是为了我,爸或妈才出了不幸”等念头,孩子会长期陷于深深地自责之中,自我封闭,主观偏见,产生自卑的情绪。

他们的情绪较差,也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会阻碍他们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性格和性别异化。

单亲家庭的子女无法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异性的相处之道。

父母课堂 | 单亲家庭及重组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他们如果与父亲生活,可能会对女性存有恨意;如果与母亲生活,则可能对男性存有恨意。当男孩由母亲来抚养时,男孩可能会有女性的性格;同样的,当女孩由父亲来抚育时,女儿可能会比较男性化。

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子女只有父母单方面的模仿对象,因此自我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

重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继父母几乎总是不可避免地被孩子看作是入侵者,他们往往对继父、继母难以接受,会产生抵触情绪。

他们在新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方式等均与过去不同,因而容易产生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负面情绪。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而妥善的解决,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那么,作为再婚家庭的父母,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呢?

1.真正尊重和接受孩子的感受。无论孩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父亲是什么态度,你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否定他们,而是要尊重和接受孩子的感受。我们要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总是最接受、最爱自己的亲生父母。

2.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孩子面前,永远不要以父亲、母亲自居,即使孩子非常爱你,愿意称呼你为爸爸或妈妈。如果可能,告诉孩子,你愿意照顾他、爱护他,使孩子逐渐相信同你的关系不会代替他们同亲生父母的关系。这样做既能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也有利于再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3.不要试图和孩子争夺“爱”。不要在孩子面前与丈夫或妻子过于亲热,也不要暗示你和他的爸爸或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和愉快,避免说“我和你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好,如何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孩子离开亲生爸爸或妈妈,已经感觉到了冷落和难过,此时应避免再刺激孩子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4.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孩子多沟通,同时也要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尽量宽容他们,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对孩子的管教尽量多由孩子的亲生父母去做。但也要避免过度的溺爱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偏差的现状研究,继父母对孩子不能言听计从,应当有理智更客观。要学会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也给自己空间。多留意孩子的优点,不要吝表扬和鼓励,要鼓励和容忍孩子情感的宣泄。

#情感情感# #t头条心理情感学院#

——————————————————————————

林红医生: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92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