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名知青:滞留北大荒41年,41年后战友来找他:跟我回京

文|浮云

编辑|议史纪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北大荒一名村民的幸运年。

这一天,邹雪生结束劳作回到家里,他刚从建筑工地回来,黝黑的面庞和身上的衣服沾满了灰尘。他正想要洗把脸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他赶忙甩甩手上的水,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门外有男有女,站着四五个人。“你们找谁?”邹雪生问。

为首的一人激动地说,“老班长,我是叶明呀!”

“叶明?”邹雪生好似犹豫了一下,“叶明呀……”邹雪生喃喃道。

几十年不见,邹雪生好似比叶明老得更多些。他将这几位曾经的朋友请进家中,朋友们看到邹雪生家徒四壁,都心酸不已。

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邹雪生回到北京。

他们就是40年前驻扎在北大荒的下乡知青,而邹雪生就是遗落在北大荒的最后一名知青。

那么邹雪生能够顺利回到北京吗?在他身上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故事?

邹雪生来到北大荒

邹雪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早年间他的父亲参加军队作战,建国以后留在了北京定居。他们一家四口过得十分幸福和安定。

但是这一切在1968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当时的形势特殊,邹雪生的父亲被打上了标签。

1968年的一天,几名军人闯进邹雪生的家中,向他的父亲宣布了一个消息,组织上要求他立刻启程回到江西老家。

父亲走了,母亲因为感到受到了奇耻大辱,郁结心头,不久后也去世了。只留下了17岁的邹雪生,和五岁的弟弟相依为命。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过了不久,中学生又接到了一个通知,组织上要求邹雪生到北大荒下乡,通过劳作接受再教育。这也就是1968年轰轰烈烈,浩大的知青下乡活动。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邹雪生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尽管父亲和母亲都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但是身为军人的父亲,从小就教导邹雪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奉献一切。

所以17岁的邹雪生,选择听从组织安排,收拾东西奔赴北大荒。

1968年的深秋,伴随着绿皮火车的轰鸣声,邹雪生带着行李、带着弟弟来到了这片黑土地上。

在绿皮火车车厢里,大多都是前往祖国边疆下乡的知青,有很多邹雪生的同龄人,在这列火车上,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都在为祖国的未来和即将开始的拓荒事业而展望着。

这也是5岁的弟弟第一次坐火车,弟弟十分地兴奋,面对新奇的火车和未知的旅途,弟弟问他,“哥哥,我们要去哪儿?”

“我们要去祖国的边疆——北大荒,那里有沃土,有草地,有淳朴的人民,还有咱们这些战士和你这个小战士!咱们一块儿去建设北大荒!”

一路欢声笑语,在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终于到达了北大荒。

刚到北大荒时,邹雪生被分配到了采石场工作,这里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劳作,夜晚,在星星闪耀的穹底下,这些20岁的年轻人们谈论古今中外的名著。

他们热爱读书,也热爱劳动。

但是,又一个巨大的问题,降临在了邹雪生的头上。

一开始邹雪生接到的通知是“他和弟弟两人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生活”,可是到了北大荒,弟弟又被送回了北京。

有一天,分管邹雪生的副团长将邹雪生叫到了办公室,面带愧疚地对他说:“小邹呀,你的弟弟才5岁,留在这里实在不太方便,组织上决定将弟弟送回北京”。

与弟弟分别,这是中学生无法料到,也无法控制的事情。弟弟才5岁,今后的路如何走?

这些邹雪生都没有办法考量,也不敢考量。怀着千万般不舍,邹雪生与弟弟分开了。

于是,他又是一个人了。

邹雪生的性格阳光,也十分勤劳,在同时期的知青中,他的表现格外得好,很快就被任命为班长。

他有一个名叫叶明的好朋友,两人十分地投缘,常常睡在一个被窝里,干活时也相互扶持。

尽管有朋友的温暖,但是北大荒的条件仍然十分艰苦。

据知青们回忆,北大荒的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气温还算正常,但是到了晚上往往能达到零下30多度。这么低的气温,知青们却还能出一身汗。

出了汗,又因为气温太低,很快又能结成冰。有一次,邹雪生的脚趾头隔着棉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如果不是早早发现,恐怕就要面临着截肢的风险。

在北大荒的日子里非常辛苦,但是也有朋友们的安慰。这些年轻人将最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北大荒。

八十万知青下乡

什么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要从1968年的《人民日报》说起。

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毛主席最新的指示下达后,全国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开始了,而“知青”也是这一时期才出现的称呼。

毛主席曾说过,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共有1700多万知青奔赴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在1700多万知青中有很大一部分来到了北大荒。

北大荒位于祖国的最北头,黑龙江。

这里衰草寒烟,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这里有嫩江流域,有三江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有着世界上珍贵的土壤——黑土地。

随着60年代,将近6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踏到这片地区后。这里就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知青们阔别城市的家人,独自一人来到这片天苍苍、地茫茫的北大荒,在这片寒冷艰苦的土地上辛苦劳作,接受再教育。

在70年代末,全国的政治形势好转,大量的知青开始返城,纷纷回到城市中家人们的怀抱中。

但是,在北大荒也有2万多名知青留在了这里,他们被称为是“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如果说知青是当时社会中的小众群体,那么这些留守北大荒的知青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那么这些小众中的小众群体,为什么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城市生活,而选择艰苦的北大荒?

返程的理由都是相似的,差不多的。但是留下来的理由却各不相同。

有的知青在这里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和家庭。因为所谓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舍不得与爱人和孩子分离。

还有的知青,看到知青大返城潮过后,当地的农田没有人播种了,当地学校的学生没有老师了,医院里没有了医生和护士,这里的一切仿佛像被龙卷风吹过,又回到了下乡之前的衰败景象。

看到这些景象,因为社会责任,因为崇高的追求,他们选择留下来。

还有的人,因为没有了家人,没有了朋友,曾经的社会关系和人事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些知青们为北大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这里安家,他们说着纯正的普通话,他们的孩子也说着纯正的普通话。

但是他们却推动了北大荒的农业、医疗和科技的发展。

几十年后,这些留守在北大荒的曾经的青年们,已经变成了一个苍老的中年人,或者说是一名老年人。

他们的生活习惯早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曾经熟悉的乡音,也已经北大荒化。

北大荒成了祖国的“大粮仓”,能够养活亿万国人。这片黑土地与半个世纪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曾经为北大荒奉献了一生的知青们。

而邹雪生就是这留下来的少数又少数中的一个。

几经波折终回故土

后来叶明离开了北大荒,回了北京,回到了邹雪生久违的家乡。随着叶明的离开,邹雪生一个班里的其他朋友也陆陆续续返回了家乡。

尽管不舍,但是邹雪生也无能为力。这里,又只剩下了邹雪生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宿舍里。

一个人的邹雪生,后来回忆说,“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同来的知青们接连离开了,邹雪生仿佛一只离群索居的小鸟。

还好他遇见了自己的爱情。在70年代后期,邹雪生与一名北大荒的女孩结为了夫妻,这个女孩温柔、善良,体贴邹雪生,两人的婚姻生活还算和美,还有了一个女儿。

但是,年轻的邹雪生融入当地的生活太难了,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他,种植技术没有,劳作体力不如当地人,婚后的生活十分贫困。

后来妻子也离开了邹雪生,他就带着女儿生活。

邹雪生为了养活女儿,做过很多工,他会一点电器维修,也去建筑工地做小工,但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因为家庭太穷了,女儿读完初中后,就没有钱再上学了。

大一点的时候,女儿买票到了大城市打工,也在外地安了家。他又是一个人留在了北大荒。

邹雪生的一生,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的。他的四十多年北大荒生活,一个人的时间占了大部分。

就在叶明上门的这一天,邹雪生还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搬砖,他想趁着自己还有力气,还能做工,赶紧赚一点钱留着养老,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叶明等人走进他的家,看到这家徒四壁的场景,不禁唏嘘,原来老班长竟然过得这样的生活。

在这群曾经的朋友中,邹雪生显得格格不入,他的朋友们回到城市里后,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的轨道上,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有的是颇具影响力的作家,有的是机关的领导,而自己,还只是一个农民。

这群朋友离开的时候,对邹雪生说,“老班长,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将你带回家!”

邹雪生热泪盈眶,没想到阔别几十年后,当年的老朋友们仍然记挂着自己,还愿意为自己的返乡之路劳心劳力。

但是邹雪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并不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朋友们,而是他这许多年并非没有想过回去,也找有关部门了解过情况,但是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答复,他也不知道该找谁处理。

更何况,自己离开已经四十多年了,户口早已经落在了北大荒,北京那边还会有档案留存吗?四十多年的变迁,要想找到谈何容易。

但他仍因为朋友记挂着自己而高兴,即便是回不去,他也知足了。

但是,叶明等人的效率非常快,也没有把那句带邹雪生回家的承诺当成戏言。

很快,在北京找到了邹雪生的知青档案。叶明立马将这一消息通过信件告诉了邹雪生,这一刻,邹雪生直到,老朋友们对自己的情谊是多么的深重。

很快,邹雪生的户口丢失证明也开好了,北京方面的户口准迁证,也办下来了。

时隔41年,邹雪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了小时候生长的地方。

邹雪生的回家之路走了整整41年,在北大荒耗尽了整个青春年华,他也被称为“最后一名知情”,在离家41年后,终于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

结语

距离这一场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50多年了,曾经年轻的知青,如今也已年近花甲,他们曾经将自己20岁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北大荒,为北大荒走入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北大荒这里,他们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甘于奉献的青年。

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邹雪生就是北大荒精神的践行者,从17岁来到北大荒,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好的41年。

他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北大荒,他是北大荒建设的奉献者,也是共和国建设事业的英雄。

邹雪生用自己40多年的北大荒生涯,构建了一个伟大的人生坐标。后来的人站在这个坐标上,看到他感人和真实的故事,也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9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