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俄罗斯男子办中国签证,理由:找爷爷刘少奇

文|小鲍

编辑|议史纪

2003年,留着俄式标准小胡子、研究尖端航空科技的前苏联工程师阿廖沙,怀着激动又颤抖的心情,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三年后,他成功定居广州,2015年,还作为侨胞代表,被邀请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天安门现场观看阅兵。

这个异国工程师为何会有这样的待遇呢?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刘维宁,正是刘少奇同志的亲孙子!

这让人十分好奇,为什么刘少奇同志会有一位俄罗斯孙子?这位近50岁的阿廖沙来中国又是做什么的呢?

时隔45年,再入故土

其实阿廖沙并不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在1958年,3岁的他曾经和自己的母亲玛拉、5岁的姐姐索尼娅为了看望父亲刘允斌,来中国住了十多天。

不过那时年纪还太小,他对中国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时隔多年,他才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因为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阿廖沙与中国的亲人们失散了20多年,这些年里,王光美和少奇同志的长女刘爱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阿廖沙他们。

但是因为中苏关系那时候十分微妙,阿廖沙的母亲玛拉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免受政治上的牵连,让孩子们跟了她的姓,阿廖沙从小到大的各种档案里父亲和祖父那一栏都是空着的。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王光美和刘爱琴想要在偌大的俄罗斯找到亲人的消息谈何容易,幸好,转机还是来了。

1987年,刘爱琴听说自己的莫斯科老同学打算来中国探亲访友,她激动坏了,赶快去问同学是否知道玛拉一家的下落,这位老同学很快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在这位老同学的帮助下,辛苦多年的她终于联系上了玛拉一家。因为阿廖沙在苏联国防单位担任航天工程师,不方便回国,母亲玛拉应邀来中国住了几天,听母亲说了中国的经历之后,阿廖沙回到中国的心每日愈强。

1990年,阿廖沙的母亲玛拉因心脏病去世,他的姐姐索尼娅也已经去了美国成家立业,这时,阿廖沙在俄罗斯已经没有至亲,他越发地想念中国的亲人们。

1998年对阿廖沙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是他尊敬的爷爷刘少奇同志的诞辰100周年。在那年年初,作为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刘少奇》采访。

在采访时,她听说电视台的相关人员要去俄罗斯,她连忙就委托他们带给自己在俄罗斯的孙子和孙女500美元,并且带话说希望他们能回中国看看。

收到王光美充满着关心的口信阿廖沙大为感动,他立马写了一封诚挚的回信,信中说道“我最亲爱的奶奶,……我十分思念中国的家人们,……我的根在中国。”

王光美收到了信,她很受她这位俄国大孙子的话触动,决定帮助他回中国看看。

王光美很快帮助他联系了相关人员,中国相关部门听说了这件事后,向阿廖沙发出了参加“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筹委会”的邀请信。

可这封对于他们非常重要的邀请函,竟然被俄罗斯官方工作人员中途扣留了。

这是因为阿廖沙工作性质保密性极强,按照国家规定,必须退役后三年才能出国。

阿廖沙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愤怒,他对去中国参加爷爷刘少奇的诞辰十分看重,他与负责人据理力争,但是最后依旧抗争无果。

于是他选择辞掉工作,提前退役,并开始多次提交去中国的申请,他下定决心,为此放弃掉自己现在的军衔也不在乎。

这天,他再次来到大使馆,对着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要申请一张中国签证。”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尝试申请回中国了,之前失败的经历让他心里有些紧张。

阿廖沙继续补充到:“我想要去中国老家看看,刘少奇是我的爷爷。”

此话一出,整个大使馆都为之惊讶,中国开国元勋之一的刘少奇同志如何会有一位俄罗斯孙子呢?

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连忙把阿廖沙的护照拿进去,向上面领导汇报情况;经过多重核实后,过了很久工作人员才真正确认,眼前这位俄国人确实是少奇同志的长孙。

2003年,阿廖沙的申请终于被批准了,这年4月,成功办下签证的近50岁的阿廖沙带着自己的妻子,几经波折后踏上了自己的故土。

他们此行主要是受自己爷爷刘少奇同志的妻子——奶奶王光美的邀请,所以他们先是到了北京见王光美。

王光美为自己的这位俄罗斯孙子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虽然王光美和阿廖沙没有实际上的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一直很深厚。

在这次难得的北京之旅中,他也见到了自己的亲姑姑刘爱琴,想到是姑姑找到了自己,他情真意切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在姑姑的提议下,阿廖沙还改了一个中国名字——刘维宁。

“刘维宁”这个中国名字象征着,刘少奇失散了几十年的长孙阿廖沙,在多年后终于落叶归根,回到了这个他无比思念的家乡。

少奇同志俄国孙子的来历

不过刘少奇同志为什么会有一位俄罗斯的孙子呢?这还要从他的儿子核物理学家刘允斌的留苏经历说起。

刘允斌在1925年出生,父亲是开国元勋刘少奇、母亲是后来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何宝珍。因为当时父母都忙于革命事业不在身边,寄人篱下的刘允斌童年过得很辛苦。

1939年,周总理因为身体原因去苏联疗伤,这次去苏联,他接受了刘少奇的托付。

于是,年仅14岁的刘允斌和12岁的刘爱琴跟着周总理,一起来到了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从此,刘允斌开始了在他第二故乡——苏联的18年生活。

1950年,刘允斌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女友玛拉顺利结婚,与他的身份类似,玛拉出自于苏联红军家庭,是一位学识优秀、思想开阔的女士。

他们是被彼此深深吸引,然后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妇,所以他们婚后感情也一直十分和谐,在甜蜜生活的同时,两人都在继续精进自己的学业。

1952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索尼娅出生,1955年,儿子阿廖沙出生。

就在小儿子出生当年,刘允斌获得了莫斯科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这时父亲刘少奇来信劝说他回祖国工作,因为中国刚刚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急需他这样的人才。

刘允斌如何可能不想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呢?他早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就选择当时的中国急需的化学和核物理专业。

但是想到让他离开自己心爱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他还是心中十分痛苦。

在那时,不少科学家很多都面临和刘允斌一样的局面,但是为了国家能够强大起来,人民不再仰人鼻息,他们还是无比心酸的放弃了自己的小家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为国奉献的道路。

刘允斌开始想劝说妻子和他回国,但之前已经尝试过在中国居住的玛拉,实在不习惯中国的语言环境,最重要的是她的父母现在已经逐渐年老,需要人在身边照顾。

1957年,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刘允斌还是独自回到了中国。回到中国的他进入了国家二机部所属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工作。

1958年,玛拉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来到中国看望刘允斌,她想劝说丈夫回到苏联一起继续经营他们的幸福小家。

在刘允斌离开后,虽然他也偶尔会回苏联看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但是玛拉和孩子们仍然无比的思念他。

而且因为父亲角色的缺失,照顾孩子,经营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玛拉一人的身上。

但是,刘允斌已经下定了决心留在祖国,中国此时正处在危难当中,如果不抓紧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那么在国际上会一直处于被动。

因此无论玛拉如何苦苦的劝说,刘允斌还是不同意和她回苏联,无奈之下,玛拉只能自己带着孩子回苏联的家里。

玛拉不想受这种两地分隔、无尽思念之苦的煎熬,所以她在离开之前跟刘允斌提出了离婚,选择回国独自抚养他们的儿女。

在苏联时,刘允斌曾经对劝说自己留下的一位苏联官员说过:“我非常非常喜欢莫斯科这座美丽的城市,但是我不能不回国,因为我贫穷的祖国更需要我,就好像一个大病初愈的母亲需要孩子的臂膀扶持一样。”

离开相伴多年的挚爱,离开抓着自己手、甜甜的喊爸爸的可爱幼子,刘允斌心中无比痛苦,但是他别无选择。

他是当时难得的人才之一,他的身上肩负着带国内的同事们攻坚克难的重要任务,玛拉离开后,他更是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中国的核物理研究上。

从航天专家到中俄交流大使

说起来,刘少奇、刘允斌、阿廖沙这祖孙三代的人生都不平凡,也许是因为父辈的影响,阿廖沙从小就学习成绩优秀。

在考大学时,阿廖沙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成功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学院。

在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被苏联分配到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在那里进行航空尖端科技的研究工作,阿廖沙从小就这么优秀,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

后来为了找寻中国的亲人,他才辞去了自己热爱的工作,选择提前退役,这才能来到中国,在走了多个城市之后,他选择广州定居。

如今已经60多岁的阿廖沙,在广州的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工作,他在联合会里担任首席代表。

阿廖沙说,他所在的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不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机构,是推动中俄的企业家友好合作实际项目的协会。

作为前航空专家的阿廖沙,现在致力于促进中俄友好的工作,在中国多年的阿廖沙,对自己祖父和父亲的事迹了解的十分透彻,他十分敬佩自己的爷爷的伟大功绩,并且很为自己的爷爷自豪。

阿廖沙在广州的办公室里有很多跟爷爷刘少奇相关的照片,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幅。

第一幅是挂在墙上的十分显眼的巨大的照片,照片上是刘少奇同志,而阿廖沙平时就坐在这里,从事着推进中俄友好关系的工作。

第二幅是五岁的他和刘少奇同志合照的黑白照片,在照片里刘少奇同志弯下腰,亲昵的地搂着自己的这个俄国小孙子,这也是刘少奇同志和阿廖沙的唯一一次见面留下的合照。

也许是一种精神继承,阿廖沙的儿子刘安东也主动和他在联合会里一起工作,女儿也是在热心的从事中俄友好的相关工作。

和爸爸俄罗斯味道的中文不同,阿廖沙的一双儿女在他的教育下不仅知道自己和中国的渊源,而且都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他们经常在大学里做讲座,给现在的大学生科普中苏友谊和当今的中俄关系的未来前景。也许在未来,阿廖沙一家会进一步的承担起,为中俄友好关系建立桥梁的重要任务。

后记

上个世纪中国的革命者和科学家为了中国的强大付出良多,就像是阿廖沙的爷爷刘少奇、父亲刘允斌一样,他们为国奋斗,和家人聚少离多。

试问大家,谁不愿意在家里享受父母亲情、天伦之乐呢?可我们安稳的生活的背后,总是有人在替大家负重前行。

在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面临危难之际,他们选择挺身而出,承担下这份社会责任,这些能做出无私贡献的科学家都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人。

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永远是以中华民族、甚至以全世界人民的幸福为优先。

林则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

像刘少奇、刘允斌、阿廖沙、这三代爷孙这样,践行了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的爱国者,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很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4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