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北京市民提出意见: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文|念慈

编辑|议史纪

“看呐,毛主席的新画像!”

1950年的5月1日,许多北京市民自发聚集来到天安门广场上观看毛主席的新画像,然而在短暂的喜悦过后,人群当中很快就传出了不同的声音。

“好看是好看,可是如何有点怪怪的?”“为何只有一只耳朵?”“是啊,而且画像当中的毛主席是看着天上,没有看向我们,和毛主席亲民、爱民的形象不符合啊!”北京市民们议论纷纷。

最终,这幅新画像仅仅在天安门前悬挂了不到一天,便被工作人员加急撤下了。

这幅令北京市民们意见很大的新画像是何人所绘?中间又有着什么故事呢?

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

1950年的3月中旬,正在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辛勤工作的辛莽接到了一通电话,放下电话后的辛莽面沉如水,立刻起身准备出门。

给辛莽打电话的是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胡乔木,而胡乔木在电话那头语气十分严肃,只说了一句话后便挂断了。

胡乔木说:“老辛,我给你安排了车接你,你现在来中南海一趟,党有任务交给你。”

为党完成过许多与美术有关任务的辛莽知道,这是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任务了。不过辛莽并没有想过逃避,圆满完成党的任务是他当时唯一的想法。

辛莽来到中南海之后,在会议室当中见到了大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大领导们。

胡乔木开门见山的对辛莽说到:“老辛,我们想要你在今年五一之前完成一幅毛主席的新画像,用于在天安门广场前的更换,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辛莽没有犹豫:“有!”

原来,上一幅在天安门广场前的毛主席画像,是大画家周令钊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月为毛主席加急绘制出来的。

画像采用的是毛主席未建国前,作战时期的形象,放在当时来继续沿用不太合适,因此中共中央宣传部便动起了换画像的念头。

而之所以决定在五一劳动节时进行更换,也是因为五一劳动节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节日,有着重要的意义。

辛莽在这次任务之前便是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副主任,更是党的干部,在革命期间是党的骨干力量,为党圆满完成了许多困难的任务。

而且他本人也作风正派,全国解放后也依旧勤勤恳恳的在工作岗位上埋头作画,画出过许多在国内外饱受好评的佳作。

这才出现了辛莽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这一幕。

接到为毛主席换新画像这一任务后,辛莽也不过多与胡乔木等领导交流,很快便回到人民美术工作室的办公室,进行起了相关准备。

首先摆在辛莽面前的,便是人手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对辛莽进行了表示——“全方面进行后援支援,物资随意调用,优先保证任务圆满完成”。

但是不管如何说,目前接受这任务的只有辛莽一个,所以他还需要一些助手来帮助他,否则以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

辛莽先是和完成了上一幅毛主席画像的周令钊进行了沟通交流,借用了几个当时协助过周令钊的学生后,又马不停蹄的找到胡乔木,借来了解放军区的左辉、张松鹤等人协助。

人手找齐了,那么就要开始着手作画了。

任务中面临的困难

新画像是要挂在天安门前的,在我们的印象中,远远看去,并不觉得画像很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画像要求加上框架后高6.4米、宽5米,画像净高就要6米、宽4.6米,将近两层楼的高度,可谓是十分巨大,在此之前辛莽从来没有过画这种巨型画像的经验。

因此辛莽借助周令钊的经历,在他第一次的绘画办法中进行了加工修改。

周令钊的办法是先从当时已经有的毛主席照片中挑出一张拍摄清楚,细节清晰的照片。

将原版的小照片放大到一张A4纸张大小后,切割成一个个正方形,之后又按照比例在固定在天安门城墙上的画布中进行作画,按顺序一次画一个正方形内的内容,最后完成这副巨型画像。

但是这种绘画方法有一种缺点,那就是进行绘画创造的只能是周令钊一个人,并且必须要尽可能的连续画很多正方形内的内容,追求一气呵成。

不然当周令钊休息后再继续绘画之时,很可能会因为角度的不连贯,颜料经过空气中水分的浸湿以及氧化作用不一致等原因出现瑕疵。

曾经周令钊夜以继日的在脚手架上面对巨型画像工作了将近一个月,中间只休息了很少的时间,当完成任务之后,原本身强体壮的周令钊肉眼可见的萎靡了不少。

有了周令钊的“前车之鉴”,辛莽决定将原本由一个人进行绘画的流程改为多人合作。

这就要求必须有人时常进行整个画像的监控,确保不会因为多人合作而出现有人跟不上绘画节奏或者图像不连贯的情况。

作为此次任务的总负责人,辛莽当仁不让的承担起了监控者的任务,他同时也是画师中的中坚力量,因此,辛莽不但要在脚手架上进行新画像的绘制,更要时不时的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跑到能够将整副画像清晰的收入眼底的地方进行监控与校准。

当任务小组将工作流程与分配都商量好后,他们便开始了进行照片挑选环节。

周令钊前一年挑选的是毛主席戴着八角帽,穿着战时衣服的照片,辛莽为了进行符合要求,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照过的照片中进行选择的,经过精挑细选后,辛莽于小组其他成员终于找到了一张他们认为合适的照片。

照片中的毛主席微微侧着身子,没有戴着帽子,双眼略微向上看着,带着一丝若有若无微笑。

这张照片能够让人感受到毛主席对新中国美好未来必定到来的自信,以及不惧任何困难,丰富向上的昂扬之情,能够给人民带来无穷的力量。

在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高层领导的肯定之后,辛莽带领的工作小组便以这张照片为模板,开始了创作。

此时距离1950年的5月1日只剩下短短的不到40天,工作小组深感时间紧任务中。

在辛莽的带领之下,工作小组便直接住在了天安门城楼,经过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交涉,天安门中有一小块地方被专门划分给了辛莽他们,工作小组在那里休息时便直接在地上铺个垫子,盖个被子随便囫囵睡一觉。

更多的时间,他们都是待在天安门外的脚手架上,口渴了喝点早就放置在脚手架上的水,饿了便等到饭点时吃后援送来的盒饭,其余时间一直在进行着绘画工作。

不算良好甚至称得上恶劣的住宿环境并没有让辛莽等人多说,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们毫无怨言,然而有一件事情,却令他们无法用良好的心态去工作,甚至经常发出抱怨。

那就是当时的颜料问题,颜料对于一个画家来讲,就像学生手中的笔、医生手中的手术刀,是最看重也是最宝贵的东西,但是对当时正在绘画的辛莽工作小组来说,他们手中的颜料成为了迫切想换掉的东西。

原来,那个时候虽然新中国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在颜料这一方面却着实有着短板。

国内生产的普通颜料根本无法有效胜任为毛主席画像的伟大任务,经常出现被空气中水分浸润或者被氧气氧化导致变色的情况,将原本鲜艳的视觉效果变得十分昏暗。

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好像是加了一个“阴间”滤镜一般。

为了改善这个情况,辛莽联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加急从全国各地调来了最高档的颜料,有些海外华侨听说了这个情况,还从海外寄来了一些高档颜料。

在多方协助之下,颜料的这一燃眉之急总算是解除了。

因瑕疵而被加急降下的新画像

经过四十多天废寝忘食的努力,工作小组在辛莽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破除了许多困难,终于在5月1日这一规定时间前完成了任务。

然而这一任务完成的并不算圆满。

5月1日的凌晨,工作人员将完成的新画像在机器的帮助下把旧画像更换了下来,而到了清晨,它便迎来了闻讯赶来的第一批北京市市民。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市民们便站在看众的角度将新画像的瑕疵指了出来。

画像中的毛主席因为是侧脸像,只画出了一只耳朵,显得不够庄重。

并且站在看众的角度,是需要对天安门上的画像进行仰视的,这令画像中本就双眼略微向上看的毛主席,在看众看来仿佛看着高处,没有看向群众,与毛主席亲民爱民的形象十分不符合。

换句话说,群众们对这幅新画像不满意。

当市民们提出的意见传到了辛莽耳朵中之时,他来不及思考这幅画花了他多大心血,而是如同那些市民一样,站在他们的角度细致观察了新画像之后,立刻请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新画像紧急降下!

随后辛莽也迅速召集了工作小组,将这一情况告知了他们,决定立刻开始进行新画像的创作,务必亡羊补牢,再画出一幅需要用“完美”来评价的毛主席新画像。

这不仅仅是对他们辛勤工作这么久的交代,更是对毛主席的交代!

领导们也十分重视这一情况,立刻安排了工作人员将那幅已经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新画像紧急撤下。

这幅耗费了辛莽与工作小组四十多天无数心血的作品,成为了建国后悬挂时间最短的一幅。

尽管这次失败有着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共中央宣传部也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安慰辛莽等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失败,没有圆满完成党交给他们的任务本身就是一件让他们愧疚到寝食难安的事情。

但是他们没有时间来愧疚、进行自我否定,最重要的,是立刻着手进行新画像的二次创作!

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第二次辛莽等人就显得轻车熟路多了,他们更加慎重的挑选了毛主席的照片作为模板,询问了多方的意见,其中也包括了群众,最终确定了新的模板。

这次的照片中,毛主席是正面照,没有戴着帽子,双眼平视着前方,让毛主席显得十分的平易近人。

随后,辛莽等人又开始了新的创作,并且此次的新画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结语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那个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为毛主席画一幅巨型画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要面对的困难可谓是超出平常人想象的,需要画家们付出十分巨大的努力。

然而每一个接受这个任务的画家们对这个艰巨任务都没有过丝毫不满,甚至将之视为巨大的荣耀。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是为毛主席画的像。

时至今日,一共有着五位大画家负责过为毛主席绘制悬挂在天安门前巨型画像的任务,其中最后一位画家是葛小光,他是上一届此项目总负责人王国栋亲手培养的接班人。

现如今,葛小光每一年都会为毛主席画一幅新的巨型画像,用来进行天安门前的更换,已经坚持了四十年之久了。

曾经有外国记者就是否会永远在天安门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这一问题问过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用坚定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会!”

悬挂毛主席的画像这件事,毫无疑问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不但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记住毛主席的面容,能够经常瞻仰毛主席,还能够让我们牢记他的精神以及对我们做出的伟大贡献。

我们每一个人,有条件与机会都可以带着敬仰的心情前去天安门对毛主席进行缅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83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