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心魔——人性与魔性

人性的根基是爱,而魔性的根基是恐惧,爱与恐惧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推动力,但发展方向与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是朝向“实现自我”,另一个是朝向“毁灭自我”。可能大脑太聪明了吧,他找到了一个化解这种痛苦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去妄想,因为在妄想中一切都是

人性与魔性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宰,但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就好像生活在独裁国家人,也会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当人被潜意识的力量所左右,他的理智反而成了陪衬,他以为理智在指引他的生活,实际上他所谓的理智不过是为了潜意识的指令找寻的各种合理化理由与借口罢了。此时,他并不是人生的掌控者,只是被掌控,他自以为了解自己,但他了解的只是意识层面的自己,对内心深处控制他的潜意识力量却不得而知。

当一个人迫于外界环境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时候,比如,被学校或公司制度所束缚,为了前途与利益而不得不妥协,屈从。此时,他知道这一切是出自于情非得已,时机成熟时候他自会试图摆脱这一切,或为了自由而抗争。他可以分清自己想要的与外界要求的不同,并不会把外界的控制,当成自身的需要。

但当一个人被内心的潜意识力量所控制,事情往往会变得复杂,因为这一切产生于内心,他分不清楚这到底是自己真实的需要,还是被控制与胁迫的结果。他会误以为产生于内心的都是自己真实的需要,他极容易把控制他的力量和自己真实的需要混淆,并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一个人往往在理智上并不认同自己的某种做法与选择,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一些人会谈到他总是感觉有两个自己,或有两个声音,让他无所适从。

这在强迫症患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他明明不想反复检查,洗手,验证,理智上他也知道这么做是徒劳的,但就是无法停止下来。因为内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和力量在驱使他,似乎在对他说:这一切很有必要。比如,对于害怕细菌的人,那个声音告诉他,多洗几次细菌就会被杀死;对于怕犯错的人,那个声音说,再检查一下就不会犯错了;对于怕得病的人,那个声音会对他说,再去一次医院就放心了……在这个声音和恐惧的威逼利诱下,他不得不一遍遍检查和询问,他不得不按照这个声音指令去做,因为他担心如果不这么做,可怕的事情真的就会发生。

他的体内好像住着另一个人,这个人在恐吓他,在逼迫他,在诱惑他,在欺骗他,并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这一切是他根本利益之所在。但这就好像传销洗脑一般,他被一步步掌控,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的行为,正当,正确,正常。

最终,他和这股力量融为一体,误以为这一切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但实际上却是对自己无情的迫害。实际上这股掌控他的力量就是一个暴君,虽然他以为这是救世主。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得了厌食症,为了不让自己再次发胖,她就开始节食和过度运动,每天徒步几万步,就算脚磨出血,也停不下来。她喜欢吃,但不能吃,如果吃多了,没有走,就恐惧,难受,最后甚至会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臂。她的身体也因此出现了问题,胃,内分泌都出现了紊乱。这已经不是理性的减肥,而成了一种苦役,一种非人的逼迫。

虽然她对自己很残暴、冷酷与无情,不过她却把这一切美化成一种向上的努力,她认为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每个女孩都爱美,都喜欢瘦。但她却没有觉察到别人是想要瘦,但并不是必须,不会不顾身体状况,更不会气急败坏的时候用刀子来惩罚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正常人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调整和选择,不会不顾一切地缠结于此而舍弃其它。但神经症患者却强烈地偏好某一种需求,把它当成生活全部,不惜一切的代价。这一切看起来是向上的努力,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病态的执着——我一定要达到,不然人生就没有意义。

但越是强求,我们便失去了做一件事的平常心,反倒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这位患者,在几年前求治的时候是因为学习的问题。她母亲是老师,所以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从小她学习不错,高中也进了重点班,之后就更加逼着自己,她要求自己要跟上老师的思路,都听懂,一句不拉,要自己想明白一切。但却也因此出现了余光强迫,她越是想百分百集中注意力,就越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比如,同桌说话,动笔,翻书,书本过界等。

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做好”,不是在学习上,就是在身材上。但事实却是她越是执着于此,就越难达到,就算达到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一个人连健康都不要了,只是为了外在的虚荣,这种“成就”根本就不值得炫耀。就如同另一位女性患者,每天工作20个小时,没有任何休息,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公司弄成世界五百强,最终她也因此累出了癌症,之后她才醒悟到,这不是上进心,只是被病态的欲望驱使而已。

但对于内心缺乏爱,内心有伤痕的人来说,就算是虚假的“繁荣”,他也甘愿付出一切,因为他的内心住着一个被嫌弃的小孩,他不被看到,不被接纳,充满了恐惧。这种生命深处的焦虑,这并不是因为某件事所引发,而是一种广泛性的对他人缺乏基本信任,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对自我缺乏价值感。因此,他就必须要做点什么让自己不那么害怕与无助。

一位男性患者的妈妈好像祥林嫂一般,总是和他唠叨她是如何被周围人欺负,命运多悲惨。而他爸爸很自私,只管自己玩,不管他们。他只能依赖妈妈,但妈妈却总是否定他,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从小他就听话,乖,自我压抑。妈妈为了生弟弟,躲着计划生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次他妈妈终于被计划生育的人的抓走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妈妈被别人拖走。他愤怒,无助,想要报复,但他又太弱小,什么都做不了。他现在都无数次梦到这个场景,想帮妈妈,他特别无助,也觉得妈妈特别可怜。从那一刻开始他感觉自己脑子就清醒了,不再是一个小孩了,他开始计划以后做生意,要想做大事,幻想特别有钱,被人看得起,幻想自己厉害,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一个神经质的妈妈,一个不管家的爸爸,还有他难以面对的生活境地,所以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痛苦与无助,他背负了太多,从他“懂事”开始,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要拯救妈妈,要拯救这个家,所以他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天真,他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这种幻想及其强烈,强烈到已经开始渗透到了他的实际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他无法接受自己任何的失败与弱小,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成功和被人看得起。

他不是想要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他不是想要被人接纳,而是一定要被人认可;他不是想要被看得起,而是一定要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此时,幻想已经不再是幻想,已经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欲念”——欲望与执念。最终欲念成了推动他人生的力量,而不是他的“心愿”。

心愿与欲念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的不同,虽然这两者都来自于内心,但一种是自然,另一种是强求;一种是起源于真实自我的需要,另一种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种是为了成为本来自己,另一种是为了脱离自己;一种代表着自由,另一种代表着专制。

当一个人被各种欲念所掌控,就迷失了自己的心。就个过程就如同被鬼附身一般,慢慢吞噬了他的人性。虽然看起来他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却成了心魔的囚徒,各种“欲念”成了支配他人生的驱力,他真实自我的力量则越来越弱,最后被边缘化。从此,他人生的驱动力已经不再是他原有的天性,他误以为自己还是自己,实际上他却成了“别人”,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一个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人,注定不能用真实的自我与这个世界相处,最终各种欲念幻化成心魔成了他人生的主宰。

“我认为因追求荣誉所引起的心理症过程,其最恰当的象征,就是‘魔鬼协定’此一故事中的内容——魔鬼或其他邪恶的化身藉着给予无限的权势,而引诱被精神或物质烦恼所困的人,但这种人只有当他出卖自己的灵魂方能获得这些权势。此种诱惑力可发生于精神内涵富有或贫乏的任何人身上,因为它代表了两种权力愿望:对无限的渴望和对脱离烦恼的便捷之径的需求。根据宗教的圣传,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佛陀与基督就曾经验过此种诱惑,但他们‘自我’的根基甚稳,认出那乃是一种诱惑,此种诱惑是能够加以弃绝的。此外,在与魔鬼的协定上所约定的条件,便恰当地表示出在心理症发展中所该偿付的代价,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说就是:通向无限的荣誉的捷径势必也通往‘自卑’与‘自苦’的内心地狱之路。走上这条路,最后他必会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他的真我。”——卡伦.霍妮

人的身体会遭遇病毒的入侵,人的精神世界依然如此,当一个人真我的力量变弱的时候,精神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原有正常的人格就会被侵蚀,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个被各种病态的欲念所吞噬的人。此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心已经被魔鬼所蛊惑,而成了一个空壳,傀儡,囚徒。虽然看起来他与常人无异外,不过他已经缺乏了人性,内心充满了魔性。

黑暗的力量一直在世间游荡,它们一直在伺机侵蚀人的身体与灵魂,让活生生的人成了它的代理,以达永生。就好像这个世界存在黑暗与光明一样,正义与邪恶的博弈与战斗没有一天停止过,会出现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在精神领域尤为如此。因此,治疗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减轻症状的范畴,而成了找回人性与自由的抗争。正如神话中魔鬼和天使的战斗,实际上正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此时表现为幻想与现实,真实与虚假,人性与魔性的战争。

在宗教定义中,魔鬼指引诱人、迷惑人、害人的鬼怪。而在心灵的领域,心魔指代的是,诱惑人的美好想象及把幻想变成现实的驱力,最终这种驱力取代了人正常的情感与思想,成了一个人主宰的力量。此时,他说的,做的,想的,已经不再是原本的他自己,他已经不是人生的掌控者,只能被掌控。

他最终被幻想所蒙蔽,被欲念所蛊惑,他误把想象的,当成现实的,误把幻想中的人当成了他自己,并按照这个形象来塑造他自己。如此的欲念非常强烈,幻想最终突破了想象的层面,开始在现实中左右他的意志与选择。“心魔”用荣誉,成功,价值与爱这些患者内心深处所渴求的东西作为诱饵,威逼利诱让他成为它的奴仆。它许诺会把精神匮乏的人变得卓越与不凡,会让被嫌弃的人赢得所有人的赞美与崇拜,会让无助轻重的感觉消失,对于内心缺失的安全与价值的人来说,这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人性”代表的是一个人原本的原始的生命力,既真实的自我按照其个人的天性与天赋成长,他将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有其独特的情感、想法、愿望,并且也会发现他的人生意义,最终他将成为他自己。

强迫症.心魔——人性与魔性

但霍妮谈到:在各种不利的影响下,小孩是无法依其个人需要及机遇而成长,结果是使小孩缺乏“归属感”与“存在感”,而代之以不安全感与莫名其妙的恐慌,此种现象称之为“基本焦虑”。是因处身于自己所认为敌对的世界之中,而产生的一种孤立或无助的感觉。这些因素让他开始脱离自我,使他不得不磨灭了真实的感情、愿望及思想。当“安全”变为主要目的时,他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就丧失了重要性——事实上已不得不被压制而变得模糊不清了。

人性的根基是爱,而魔性的根基是恐惧,爱与恐惧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推动力,但发展方向与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是朝向“实现自我”,另一个是朝向“毁灭自我”。人性与魔性从根本上来讲是对立的,是一方想消灭另一方。

一个女孩在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后,她不得不和继母在一起生活,此时,她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人,而这个时候她的人格似乎产生了分裂,在想象中她给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强大的、完美的、坚强的,是可以保护她的。因为现实中的她太弱小,太无助,所以她必须依靠这个幻想中的人来活,慢慢的这个幻想中的人有了性格,脾气,想法,她虽然知道这个人并不是真实的她,但时间长了,她竟然也分不清,或更愿意相信这个人就是她自己。结果这个原本只是存在于她头脑中的“东西”,慢慢地已经取代了她,它开始有了主导的权利。虽然它看起来像人,甚至比人类更加坚强与高尚,但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人,就好像电影中的妖怪一般,它只是一个披着人形的外皮,但骨子里没有人性的情感与理智的家伙。

慢慢地,幻想开始开始具有了生命力,患者按照幻想中的形象来塑造自己,要求自己,幻想慢慢汇成为一股强烈的欲念,各种欲念交织在一起,成了一整套控制人的体系,变成了一个“人”——他最终成了它。

它慢慢有了自己的气质、秉性与形象,此时它俨然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成了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力量。这个被他自己创造的东西,最终占据了他的身体,取代了他的精神力量,成了他的主宰。并好像吸血鬼或寄生兽一样,不断在吞噬寄主的能量,进而让寄主衰竭。

一位男性患者写到:我自己感觉自己的头脑已经被妄想和那变态的自己占据,基本上没有真实的自己了。我感觉“妄想”救了自己也害了自己,因为如果没有妄想我就要一整天全部面对那个无能,无用,没有价值的自己。可能大脑太聪明了吧,他找到了一个化解这种痛苦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去妄想,因为在妄想中一切都是按照病态的想法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妄想就是那把从悬崖中间往下搭的一把梯子,虽然救了我,但同时我也越走越深。这个比死亡更可怕,他没有在杀人但却是在诛心。

当然,他的人性并没有消失,这才是心理治疗可以起作用的基础,心理治疗的意义就是帮助其人性战胜魔性。但这个过程却是艰难的,毕竟心魔是狡猾的,它的诱惑正好迎合了一个人内心的需要。它如同妖怪一般,披上了迷人的外衣,掩盖了实际上的丑陋与狰狞,它往往会幻化出完美、圣洁,不凡的假象,似乎与之融合就可以摆脱卑微,便可以超越平凡,内心的缺失都会得以弥补。

心魔会给深处绝境之中的人灌输希望,不过它最终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拯救他们,只是想把他们变成奴隶,供它支配。但它所提供的,正是你很长时间以来寻找却没有找到的。很奇怪,它正好知道你缺什么。它越来越多地走进你的生活,逐渐形成一种引力,但进去容易出来难。它对你的要求是,不要思考,不要检验,它才是唯一正确的真理。它控制一个人整个过程是非常隐蔽,不断地渗透到人的精神领域,不仅是在大的事情上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就连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这类细枝末节方面都来左右一个人。。

因为他不能依赖他自己,不能相信他自己,黑色的幽灵最终取代他的灵魂。最终,他就会以它为荣,以它为依靠,甚至是以它为自己的生命,它的痛苦随之成了他的痛苦,它的焦虑最终成了他的焦虑。

他以为痛苦就是痛苦,但却没有细心发现,是谁在痛苦,是他,还是它。就好像专制的政府一般,它并不能代表人民,它只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发出的声音看似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但本质上来说人民只不过是他剥削的对象。在专制统治下,一旦人民被洗脑,那么就会以它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把它的伤害看成是对自己的伤害,但从本质上来说,人民只不过是被利用了,没有醒悟到它并不是他,它也不能代表他。

托克维尔论仆人中说到:“他们终于不关心自己,逐渐忘却自己,也可以说放弃自己,或者毋宁说把自己的一切全都交给了支配他们的人,并自以为由此确立了自己的人格。他们以支配他们的人的财富来炫耀自己,以支配他们的人的荣耀来为自己增辉,以支配他们的人的高贵来抬高自己,并一直陶醉于仰仗他人而来的光荣。”

看似他获救了,再也不会有恐惧,有伤害,也不会被抛弃。但这一切带来的只是表面的融合并不是正真的救赎,他最终对自己变得没有一丝怜悯和同情,或者说他更加憎恨他自己。他恨自己不能超越所有的人;怕自己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恨自己不能以完美的面目示人。此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冲突与恐惧。自我救赎的方式,最终却成了他自掘的坟墓。

一位患者用第三人称写到:一股巨大的黑暗力量,吞噬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已经没有了人性!她成了一个憎恨人类无比想要践踏他人粉碎他人、满心满眼只有成功的恶魔!她完全疯狂了,她走火入魔了!没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大的苦痛和折磨才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而她,却对自己丝毫没有半点同情!还在那满心满眼追求所谓的成功!没人知道她内心的波涛汹涌和所有情绪!当她想象着亲近的人看到了她所有写下的话,竟然才感受到了那么一丝丝对自己的可怜与同情。她还那么的不知悔改!

她还不愿承认是她自己出了问题,一切事情根本不怪别人是她自己!她自己整个心智都被黑暗力量笼罩湮没,哪怕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只要她得去面对现实承担责任她就永远不会安宁!她痛恨!为什么别人的生活那么简单,而她却要天天受到炼狱般的折磨!凭什么?!为什么?!可只要活着,只要活着!她就得去和心魔做斗争!她就得承受撕裂的痛苦!这是她的命运,这是她命运苦难的脚本。最可笑的是,她对她被无情对待的事情反倒无感,她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她怎么样胜过别人,给了别人一点好处都跟要了自己的命一样。

各种病态的欲念支配着他,他就好像吸血鬼般狂热,他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他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的就一定不能失去。但他却认为自己所追求之物不过是人之常情,或认为人没有追求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病态的欲望与健康的追求之间有三点主要的不同,第一点是根本目的,第二是表现形式,第三是现实与虚无。

从根本目的上来讲,病态的欲望是为了超越平凡,维系伟大,他所做之事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简单来说,他交友不是为了友谊,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受人欢迎;他努力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想要超越他人;他道德,并不是因为他本性善良,而是为了维系人设;他看似在自我完善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实则是怕成为他自己。

从表现形式来说,正常的追求是适可而止,张弛有度,而病态的欲望没有差不多,只有“极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永远不会被满足,永远没有够。很多患者会可怜地说:“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心理健康和普通人一样”。但不要被表象欺骗,你以为心理健康了和普通人一样他就会满足?一定不会,那时他会对自己说:“你现在都健康了,是不是该努力一下,做更好的自己?”

因为真实的自己不被爱,甚至是被嫌弃,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他必然要用这个社会所推崇的一切可以带来荣誉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逻辑上来看似乎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在于要多少成功才够?要多完美才行?要多少价值才好。患者只是单纯地认为通过外在的认可与成就可以认可自己,他却没有发觉这个空洞实际上是一只永远都喂不饱的怪兽——虽然外在的光环可以暂时减轻他的饥饿感,但却无法真正消除它的存在。例如,一个非要寻找初恋感觉的患者,就算他后来终于在28岁找了一个高中生谈对象,不过他依然不满足,认为和自己想要的初恋的感觉不同,所以他还要继续寻找下去。后来翻看了他手机的相册我才发现,除了美女还有名车,别墅,各行业成功人士的照片。此时我才明白,这只是他第一步,就算他找到了“山茶树之恋”也不会停止与满足。

所以,从结果来看他必将是一个失败者。毕竟,就算他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美女,但这也仅仅是证明自己无穷魅力的手段,他并不真的爱这个美丽皮囊下的灵魂,也不会体会到真爱的滋味。但如果他失败了,就意味着他没有能力与价值,是一个无助轻重的可怜虫,他的自负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切像极了金庸笔下的大反派,为了武功天下第一,为了九阴真经,结果走火入魔,最终把一手好牌打烂,不得善终。

大学有一门课叫做《变态心理学》,当时我觉得“变态”具有贬低的意味,但如果抛开世俗的观点,单纯的从患者的人格与价值观来看,难道他所追求的一切不是病态,甚至是变态?

这种“变态”的心理在治疗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一个男孩对待爱情,好像是一个猎人,他以睡了多少女孩为荣,当看见女孩在哭,他转头却在笑,因为他又多了一个猎物,多了一个炫耀的资本;一个男人因为无法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而焦虑不安的时候,他的朋友却提醒他:一味地想要获得领导的认可和赞许,这难道不是一种强求;一个男人为了卓越的结果,他恨不得不睡觉,就算是把自己累死,他也要出类拔萃,而他竟然也对儿子说了这样的话:只要你优秀,我死都愿意;一个女孩想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她,只要有一个人不尊重她,不以她为中心,那么她就会崩溃,歇斯底里,她认为不应该这样,她应该是能让所有人所尊重与认可的;一个老太太因为女儿的离婚陷入抑郁,她无法接受自己有任何不如人的地方,她必须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别人好;一位妇女虽然对婆婆,对同事,对身边的人也充满了委屈与怨恨,但她却把一切都压抑到了心里,结果所有人都说她好,甚至是她讨厌的人,她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以维系至善的品质;一个女孩要求自己百分百专注,上课的时候不允许自己的思想有一丁点“跑偏”,结果她无法听懂任何一节课;一个男孩总是逼迫自己搞清楚任何一个问题,要百分百理解世界万物,一个想不通就受不了,没法做事,只能卧床不起……

此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他总是和自己和他人及这个世界过不去。试想,一个人的内心被变态要求与欲望所左右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控制,那么他怎能与现实和谐相处?当病态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怎能不痛苦?

但因为一个人心理防卫机制的存在,他不能醒悟,依然执迷不悟,依然会拒不承认自己一直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他会坚持认为自己不是没有人性,只是比常人多了一些美德,多了一点执着,多了一点理想,多了一点原则。他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有多么极端,多么背离人性,还误以为自己散发着理想的光辉。

心魔是如此的的狡诈,颠倒了黑白,迷惑和欺骗人,让人误入歧途。在醒悟到这一切,并与心魔决裂之前,他必将丧失情感与思想的灵活与自由,变成了一具只会完成心魔指令的机器,并迷失自己。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7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